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练习学习精品(共10页).docx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练习学习精品(共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练习学习精品(共10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3科学观察练习一、选择题1.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食物腐败生成新的分子D. 荷叶上的水珠是滚圆的水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A【解析】【分析】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是如何从分子的性质中选取适当的性质来解释相应的现象,因此要熟练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再分析利用。【解答】A.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A选项解释错误,但符合题意;B.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B选项解释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食物腐败,
2、是因为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新分子,故C选解释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荷叶上的水珠是滚圆的,是由于水分子间具有引力使得水珠呈现滚圆的形状,故D选项解释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A. 没有控制变量B. 水量过多C. 水温太高D. 水中没有水草【答案】A【解析】略3. 为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
3、据并作出结论。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C. 获取事实与证据D. 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中具体实施步骤,根据小明做研究的过程进行判断。【解答】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的过程。故选C。4. 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B. 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C.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物质吸热较多D.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
4、同的温度,乙物质吸热较多【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能力,把握住关键的时间点与温度点,并能进行有效的分析比较,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解答】A、读图可知,甲熔化持续的时间为18min-10min=8min,乙熔化持续的时间为27min-17min=10min,二者融化时间不相同,说明吸收热量不相同,故A错误;B、读图可知,乙图象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高,即乙的熔点高,故B错误;C、从图象可以看出,在前10min之内,甲乙均为固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故C正确;D、从图象可以看出,甲在18min之后为液态,乙在27min之后为液态,两条图线平行,说明甲
5、、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热量相同,故D错误。故选C。5. 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建立假设B. 获取事实与证据C. 制定计划D. 提出问题【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获取事实与整理、得出结论、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医生采取的这些行动都是为了获取事实与证据,进而得出结论。【解答】医生的望,闻,问,切等都是为了获取事实和证据。故选B。6. 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
6、,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问题B. 建立猜测和假设C. 设计研究方案D. 获得事实与证据【答案】D【解析】【分析】 本题关键要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科学探究的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
7、流与合作。【解答】科学探究的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通过观察法收集证据,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得事实与证据。故D正确。故选D。7. 2019年5月,由谷歌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以三战全胜
8、的纪录赢了名列世界第一的棋王柯洁。下列选项中能判断“阿尔法狗”是否为生物的是 A. 能否下棋B. 能否说话C. 能否运动D. 能否生殖【答案】D【解析】【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A.阿尔法狗虽然能像人一样下棋,但是机器狗不属于生物,所以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因此A不符合题意;B.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因此B不符合题意;C.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因此C不符合
9、题意;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生殖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8. 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为了了解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某同学根据实验方案绘出实验设计示意图(甲乙幼苗完整,丙、丁、戊切去尖端,丁戊琼脂中含有等量的、由玉米幼苗尖端提供的生长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B. 乙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C. 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D. 丁和戊的结果分别是丁向右弯曲生长(或弯向光源
10、生长);戊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判断能力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外因是:有单侧光照;内因是有感光部位-尖端。【解答】A.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单侧光照,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乙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尖端,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七 年级 科学 上册 1.3 观察 练习 学习 精品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