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共14页).doc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演示实验1 水的蒸发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热量变化。实验材料:温水、相同的温度计两支、烧杯实验过程:1选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分别记下当时所显示的温度。2将其中的一支温度计在烧杯中的温水中蘸一下取出,仔细观察两只温度计的变化。3整理材料。实验现象:浸湿的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会下降。没浸湿的温度计的示数没有发生变化。实验结论:蒸发吸热。使用温度计注意: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3、读书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2雨的形成实验目的:模拟雨的形成(认识水的循环)。实验材料:烧杯2个、玻璃片2、温水
2、、试管夹实验过程:1、向同样大小的两个烧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2、将其中一个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均匀受热)3、同时盖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玻璃片,观察两片玻璃下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冷的玻璃片下有水珠生成,并有水滴落下。实验结论:雨可能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0C以上)凝结成小水滴,并不断地从空中落下来形成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使用应用外焰加热,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使用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酒精灯的使用步骤演示:左手扶灯身,右手摘下灯帽,口朝下扣放在桌上。划着火柴,从侧面接近灯捻点燃酒精灯。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使用外焰。熄灭酒精灯时,
3、左手扶灯身,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2)注意: 使用前检查灯捻,除掉烧焦部分,剪齐灯捻。 灯身内酒精,最多不要超过灯身的2/3,不能少于1/4。取灯盖或熄灭酒精灯时,一定扶好灯身,以免将酒精灯弄倒。 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灯身内的酒精燃烧而发生爆炸。 万一灯内酒精洒出,使桌面或其它物体着火,不要慌张,要迅速用湿抹布盖灭。还可以按如下操作:实验目的:模拟雨的形成(认识水的循环)实验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小金属盘、水、冰、试管夹、没尖的钉子等。实验过程:(1)用钉子在金属盘面向下冲些小坑。(2)将酒精灯放在三脚架下,石棉网放三
4、脚架上,烧杯放石棉网上,向烧杯中加约15的水,在小盘中放上冰块。(3)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有雾出现时,用试管夹夹住小盘置于烧杯口的上面,注意盘底要距杯口约0. 5厘米。(还可以直接观察现象)(4)整理材料。实验现象:金属盘下面有水珠,并有水滴落下。实验结论: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0C)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越来越大,当空气托不住它的时候就会掉下来,从而形成雨。(雨的形成:地面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聚集在云中不断变大变重,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时就会从云中降落下来,如果这时低空气温在0以上,就形成了我们常见的雨水。)3 物体的热
5、胀冷缩实验目的:研究物体受冷受热而发生变化的规律。一)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实验材料:500ml烧杯两个、烧瓶、带玻璃管的胶塞、热水、冰水、橙汁、酒精、酱油、记录表实验过程:1将烧瓶中倒满橙汁,盖好胶塞,做好液面标记。2将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冰水。3先把烧瓶放在装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液面变化并记录。4再把烧瓶放入冰水中,观察液面变化并记录。5把烧杯中分别倒满酒精、水和酱油重复上述操作。6整理材料。实验现象:即液体受热时液面(玻璃管中液柱)上升,受冷时下降实验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时的现象受冷时的现象变化规律橙汁酒精酱油水二)固体受冷、受热的研究实验材料:膨胀球(铁球、塑料球
6、各一)、酒精灯、烧杯、一杯热水实验过程:第一组:1.将铁球放在金属环上方,观察球是否能穿过金属环。2.将铁球用酒精灯加热。(小心烫手)3再将铁球放在金属环上方,观察铁球是否能穿过金属环。第二组:1. 将塑料球放在金属环上方,观察球是否能穿过金属环。2. 将塑料球放在热水受热。3. 再将塑料球放在金属环上方,观察塑料球是否能穿过金属环。实验现象:膨胀球不受热时刚好能穿过,受热后不能穿过。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实验材料:烧瓶、小烧杯、带玻璃管的胶塞、红墨水或水实验过程:1.组装仪器(将胶塞塞在空烧瓶上,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在装有水或红墨水的小烧杯中)。2.用手捂住烧
7、瓶(加热),观察小烧杯中的现象。3.松开手,过一会把玻璃管拿出水面,观察玻璃管中现象。实验现象:受热时小烧杯中有气泡冒出,在玻璃管上有一段水柱。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最后整理材料。注意事项:使用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分组实验4制作简易观测仪实验目的:培养学生按图示和文字说明制作简易风向仪的能力。实验材料:硬纸片、胶水、陶制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铅笔、一支竹签、两根吸管实验过程:1将硬纸片剪成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使用剪刀注意安全)2将三角形(中位线处)剪成两部分,将吸管两端剪开口,一端插在三角形的上半部分,另一端插在三角形的下半部分,做成一支箭。3将竹签插在吸管中间。4
8、将方形纸画出两条对角线,把花盆放在纸上,沿花盆外沿和内孔画两个圆。5剪去外圈以外和内圈以内的部分,将圆圈用胶水粘到花盆底部。6将一根吸管插在花盆的洞中,并用橡皮泥固定。7将箭插入吸管,就制成了简易风向仪。8. 整理材料。5制作简易量雨器实验目的:培养学生按图示制作简易量雨器的技能。实验材料:剪刀、饮料瓶、刻好刻度线的胶带、胶带、水杯、水实验过程:1剪开饮料瓶(在距瓶口约1/3处)。2将剪下的瓶顶倒扣在瓶的底部,用胶带封好。3从瓶底向上贴好标有刻度线的胶带。4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0”刻度线。5整理材料。注意事项: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6研究物体的主要性质一)研究固体的性质实验目的:研究
9、固体的主要性质实验材料:纸、木块、棉球、橡皮、硬塑料、天平、石块实验过程:1仔细观察比较几种固体的形状、硬度、大小、透明度并记录。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天平(已经调节平衡)。3分组测固体的质量并记录结果并记录。4. 整理材料。实验现象:物体名称形状体积软硬质量透明木块橡皮硬塑料石块即不同固体形状、体积、透明度质量不同。实验结论:固体有形状、质量、体积。正确使用天平:(1)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砝码放右盘。(2)待天平平衡停止加减砝码。(3)计算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4)实验完毕,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回零。使用天平注意:(1)估测被测物体质量,选用适当的砝码。(2)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册 科学实验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