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共7页).doc





《文言文特殊句式(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特殊句式(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几种类型。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或者说,是用来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等于什么、具有什么属性或属于什么范围的句子。在古代汉语里,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式。这种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廉颇
2、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信陵君窃符救赵)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表示停顿,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柳敬亭传 粟者,百姓之所种
3、博鸡者袁人3、“,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样不译。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原君)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4、“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5、“者”、“也”都不用,主谓直接连接。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赤壁之战)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雁荡山)秦,虎狼之国,不
4、可信。(屈原列传)6、用动词“为”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此为何若人?(公输)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黄生借书说)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与妻书)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7、用“是”作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义较晚并且少见。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
5、陵下住。(琵琶行)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二、被动句 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训俭示康)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2、在动词前面用“见”表示被动。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不降。(汉书燕刺王传)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3、“受于”表被动 无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在动词前加介词“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者,何也?屈原列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为乡里所患。(周处)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这种句式自产生后,成了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7、5、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6、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意念上的被动)。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曹军破,必北还。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特殊 句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