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营销文献综述(共5页).doc
《饥饿营销文献综述(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饥饿营销文献综述(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 献 综 述题 目 论饥饿营销在罗辑思维中的运用 学 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 专 业 广告学 班 级 12广告 学 号 姓 名 郑方其 指导教师 汤志耘 论饥饿营销在罗辑思维中的运用摘 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自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互联网既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一个获得信息、了解世界、发表言论、表现自我的平台,也为自媒体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可能。而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大环境下,自媒体如何脱颖而出,又不被同化或腐败,就成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研究自媒体的代表罗辑思维中饥饿营销的理论成果和现实案例,探究饥饿营销理论在自媒体中的实践和
2、运用,以图能获得些许的收益。关键词:互联网;饥饿营销;自媒体;罗辑思维文献综述正文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地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饥饿营销对于提升顾客的产品满意度、影响顾客的消费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对饥饿营销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分析饥饿营销对顾客行为的影响,如消费者购买行为、顾客行为意向等等;二是通过剖析具体案例,如汽车销售、地产销售、以及电子产品中的苹果手机等等,来研究饥饿营销的运作条件、模式以及技巧等。本文以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剖析小米手机的饥饿
3、营销策略。首先,在文献综述中对饥饿营销的概念、原理、实施条件等作出概括性的总结。1、饥饿营销概念在市场营销学中,饥饿营销还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具体有以下学者对饥饿营销进行了界定: 景明(2000)认为,企业应该着眼于长远利益,在营销时要想保持续畅销,则应采取吊消费者胃口的“饥渴式”营销策略。平原(2005)提出,企业在进行销售时,不要搞铺天盖地式的促销,而是应该寻求适量、甚至于限时的销售,来给市场留点“空”,使得顾客对其产品保持一定的“饥饿感”。这种营销方式不仅能够满足顾客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购买欲望,使企业的产品持续保持旺销势头。李晓莹(2011)则明确指出,在市场营销
4、学中,“饥饿营销”是指:生产商或销售商通过限量生产或限量销售的营销手段,有意调低产量或销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根据饥饿营销的概念,她将饥饿营销的具体属性分为两种:一是延时;二是限量。2 饥饿营销原理稀缺性原理经济学上认为,有限资源和无限欲望之间的冲突,产生了经济活动,它是为帮助人们合理分配稀缺资源而进行的一系列行动。稀缺性理论认为:稀缺性导致竞争性使用, 需要通过价格来对供求关系进行调节, 这就产生了价值。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用价格来衡量资源或商品的相对稀缺性, 反映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当某种资源或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
5、 就造成了消费者对这种资源或商品的需求。然而,如果这种资源或商品不具备稀缺性并且供给充足,则即使有需要,也无法产生价值,就像空气。但是,如果该资源或商品是稀缺的、供给有限的,这种资源或商品就有了价值。在具体的营销实践中,常常出现某个企业通过限量销售或者延时销售的策略,人为地制造某种产品的稀缺效果,从而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提升企业的利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稀缺的产品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顾客的购买行为:一方面是人们潜意识的“物以稀为贵”观念,很多顾客都会将产品的有限性和购买产品的可能性当做产品价值的评价标准(Lynn, 1992);另一方面是根据Brehm (1981)提出的“心理抵抗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饥饿 营销 文献 综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