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基础理论病理生理部分.doc
《第4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基础理论病理生理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基础理论病理生理部分.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什么是疾病?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多数疾病中,机体对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防御性的抗损害反应,从而表现出功能、代谢、形态上的改变,临床上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 2试述病理过程与病理状态的概念。 (l)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多种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变化。如肺炎以及所有其他炎性疾病都有炎症这个病理过程。一种疾病可以包含几种病理过程,如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时有炎症、发热、缺氧甚至休克等病理过程。 (2)病理状态:是指发展极慢的病理过程或病理过程的后果。病理状态可以
2、在很长时间内(几年、几十年内)无所变化。例如皮肤烧伤治愈后形成的瘢痕即为病理状态。 3何谓亚健康?亚健康有哪些表现? 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又称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亚健康的表现错综复杂,可有下述几种表现形式:躯体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心理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严重时可伴有胃痛、心悸等表现。这些表现持续存在可诱发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的发生。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不稳定状态,心理距离变大,产生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孤独感。 4近代死亡概念的主要
3、内容是什么? 近代认为死亡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丧失。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判断脑死亡的主要指征是:深度的不可逆昏迷和大脑全无反应性、所有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停止,瞳-7L散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和脑血液循环停止等。脑血液循环停止是判断脑死亡的重要指征,脑血管造影或同位素检查一旦证明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即可立即判定死亡。 5列表鉴别脑死亡与植物状态。脑死亡与植物状态的临床鉴别项目 脑死亡 植物状态定义 全脑功能丧失 脑的识知功能丧失自主呼吸 无 有意识 丧失 有睡眠醒觉周期,但无意识脑干反射 无 有回复的可能性 无 有 6小儿体液含量与水代谢有何特
4、点? 人体体液含量因年龄而有差异,新生儿体液含量最多,约占体重的80%;婴幼儿次之,约占70%;学龄儿童又次之,约占65%;成人体液含量只占体重的60%。小儿体重轻,体积小,相对体表面积比成人大,蒸发水分多。小儿代谢旺盛;但机体发育不全,各种调节功能较差。因此,小儿比成年人更易发生水代谢紊乱。 7试述正常成人机体每日进出水量的平衡情况。 正常成人每日饮水约1200mL,食物含水约lOOOmL,机体代谢产生水300mL左右,总共约2500mL。每日通过肺排出水约350mL,经皮肤蒸发和出汗排水约500mL,随粪排水150mL,随尿排水1500mL左右,总共排出约2500mL。机体每日进出水量大致
5、相等,从而保持动态平衡。 8低渗性脱水与高渗性脱水各有郦些基本特征? (l)低渗性脱水:基本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低渗,血清钠浓度小于135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90mOsm/L。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2)高渗性脱水:基本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高渗,血清钠大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大于3lOmOsm/L。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9引起高渗性脱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水摄入减少:多见于水源断绝、进食或饮水困难等情况;某些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人、严重疾病或年老体弱的病人因无口渴感而造成摄水减少。 (2)水丢失过多:可经胃肠道、皮肤、呼吸道及肾脏等途径丢失。 10
6、高渗性脱水病人尿液有何变化?为什么?因为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高渗,反射性引起抗利尿素分泌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强,重吸收增多,从而引起尿量减少和尿相对密度增高。 11什么是脱水热? 高渗性脱水病人因细胞内液明显减少,使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减少,散热功能受到影响,可出现体温升高,称为脱水热。 12低渗性脱水病人为什么早期就易发生周围循环衰竭? 低渗性脱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水分向细胞内转移,使本来减少的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血容量随之减少,因而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甚至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病人在早期就易发生周围循环衰竭是本型脱水的主要特征。 13等渗性脱水的基本特
7、征是什么? 等渗性脱水时,钠与水成比例地丧失,细胞外液保持等渗状态,血清钠浓度仍在正常范围,渗透压也可保持正常。 14.等渗性脱水病人为什么既有低渗性脱水的症状,又有高渗性脱水的症状? 该类病人血容量和组织间液均显著减少。由于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由于组织间液明显减少,可出现组织脱水症状,如皮肤弹性下降、眼眶内陷等症状。这些是低渗性脱水的主要症状。如果病人未得到及时治疗,由于经皮肤的蒸发以及经肺脏通过呼吸等途径不断丢失水分,常可转变为高渗性脱水,而出观口渴、尿少等症状。 15什么是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有哪些影响?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点是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5m
8、mol/L,血浆渗透压16提示可能有代谢性酸中毒,AG30则肯定有代酸性酸中毒。AG对诊断某些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有重要价值。 38试述代谢性酸中毒的基本特征及产生原因。 代谢性酸中毒的基本特征是血浆HC03浓度原发性减少,血浆SB、AB、BB均降低,BE负值增大,在失代偿时pH值下降。PaC02代偿性降低。 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固定酸产生过多。肾脏排酸功能障碍。体内碱丢失过多。血清钾增高。含氯制剂的过量使用。 39试述低钾血症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的机制。 低血钾时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而细胞外液中的H+向细胞内移动;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K+缺乏可导致H+分泌增多,H+-N
9、a+交换增加,HC03重吸收增加。由于上述两个因素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40某肾盂肾炎病人,血气分析测定pH 7.32,PaCOz 30mmHg,HC0-15mmol/L该病人应是哪型酸碱平衡紊乱? 根据血气分析,结合病史可诊断为代谢性酸中毒,即原发性HC03降低导致pH值降低。PaC02降低是呼吸代偿性变化,而不是并发呼吸性碱中毒。因根据代偿性酸中毒预计代偿公式计算得出: PaC02 =1.5HC03 +82=30. 5mmHg+2mmHg 实测的PaC02落在此范围内,故可诊断为单纯代谢性酸中毒,而非混合性酸碱中毒。 41试述呼吸性酸中毒的基本特征及产生原因。 呼吸性酸中毒的基本特征是血浆
10、H2 C03浓度原发性增高,PaC02大于46mmHg,AB升高,AB大于SB,肾脏代偿调节后SB、BB也可增高,BE正值增大。 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不外乎是C02排出障碍或C02吸入过多。临床上多数是由于通气功能不足而致C02排出受阻,常见于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呼吸道阻塞、胸廓病变和肺部疾病。 42酸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何影响? 酸中毒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如乏力、嗜睡、反应迟钝,严重者可致昏迷。其机制为:H+对部分生物氡化酶有抑制作用,使氧化磷酸化过程减弱、ATP生成减少,以致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H+使脑组织中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强,引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7一氨基丁
11、酸生成增多。 43酸中毒对心血管有哪些影响? 酸中毒时,血浆H+浓度增高对心脏和血管产生严重影响:H+可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及小动脉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导致阻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休克。H+使心肌收缩力减弱,甚至引起心力衰竭。 酸中毒时常伴有血清钾增高,后者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室纤颤。 44为什么对严重呼吸性酸中毒病人在通气改善之前不能用NaHC0? 呼吸性酸中毒时,由于有肾保碱的代偿作用,HC03本来已经很高,若在通气功能改善之前用NaHC03,NaHC03进入体内后,离解成Na+和HC03,而HC03与H+作用生成H2 C03,可加重呼吸性酸中毒,故对
12、这类病人必须保证有足够通气,使过多的C02能及时排出,方可慎用NaHC03治疗。 45试述代谢性碱中毒的基本特征及引起原因。 (1)代谢性碱中毒的基本特征:血浆HC03浓度原发性升高,血浆中SB、AB、BB均增高,同时PaC02也可发生代偿性增加,BE正值增大。 (2)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为:酸丢失过多,如胃酸丢失过多或经肾丢失H+过多。碱性药物输入过多。血清钾降低。血氯降低。 46何谓反常性酸性尿?试述其产生机制。 代谢性碱中毒时,通常因肾脏的代偿作用,使NaHC03重吸收减少,病人的尿液呈碱性。但在低钾性碱中毒时,病人尿液反而呈酸性,称为反常性酸性尿。其产生的主要机制是由于低钾引起的
13、碱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缺K+而使H+交换占优势,尿中大量H+排出,从而使尿液呈酸性。 47简述呼吸性碱中毒的基本特征及产生原因。 (I)呼吸性碱中毒的基本特征:因通气过度所引起的血浆H2 C03浓度原发性减少,PaC02下降,AB小于SB,经肾脏代偿调节后,AB、SB、BB均降低,BE负值增大。 (2)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低张性缺氧。精神性通气过度(如癔症发作时)。代谢过盛(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某些药物的作用(如水杨酸)。呼吸机使用不当造成通气量过大等。 48何谓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有哪些主要类型?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是指在多种原因酌作用下,同一病人同时出现两种或三种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14、的状况。混合型酸碱失衡的主要类型见下表。 临床混合型酸碱失衡的主要类型双重性酸碱失衡三重性酸碱失衡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高AG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高AG代谢性酸中毒十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高AG代谢性酸中毒十代谢性碱中毒 49简述分析判断单纯型和双重型酸碱平衡紊乱病例的简易方法。 某病例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常为多因素多种变化所致。在复杂的情况下一定要理解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中3个变量的关系,即pH。CHCCOO。也就是说首先一定
15、要看准pH、HC03、PaC02三个主要指标的变化,而SB、AB、BB、BE等多种指标都是由HC03变化引起的,这样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具体再经下述3个步骤进行分析,对单纯性和双重性酸碱紊乱即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l)根据pH值或H+的变化,可判断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凡pH7. 45则为碱中毒。pH值在正常范围(7. 357. 45)又有3种可能:即正常人,代偿性酸碱紊乱或混合型酸碱紊乱。因此,在分析病例时,千万不要一看到pH值在正常范围,就诊断没有酸碱紊乱。 (2)根据病史和原发性失衡可判断为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紊乱。如为原发PaCOz十引起pH,称为呼吸性酸中毒。如为原发PaC02+引起pH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临床 训练 医师 分册 基础理论 病理 生理 部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