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共8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心理学知识点归纳专心-专注-专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1. 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研究物性。2.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学科性质)3.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冯特(心理学之父)。4. 心理学诞生标志:莱比锡心理实验室。5. 心理学研究中的七大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研究对象是意识的结构和内容。.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詹姆斯。 观点: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传统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主张研究行为和用实验方法。.格式塔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魏特墨
2、、考夫卡。 观点: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的行为源于欲望与动机;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认知心理学派 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6. 心理学是通过研究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7. 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的维度看,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动态的)、心理特征(稳态的)、心理状态(暂时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惧),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兴趣,信念,动机,世界观,需要),个性心理特征(能
3、力,气质,性格)。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灵感。8. 认知,情感,意志,简称知、情、意,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情绪、情感和意志影响认知活动;.情绪、情感和意志相互作用。9. 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密切联系。 首先,心理过程是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基础;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影响制约心理过程;最后,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 如果某类心理状态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就转化为心理特征。10. 意识即心理,意识是人类独有的。意识是我们现实觉知到的心理现象。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前意识、潜意识。11. 对人影响
4、较大的四种生物节律:.年节律;.月节律28天(月亮的圆缺);日节律(24小时节律);90分钟节律。12. 睡眠状态是一种心理现象,有两种状态即快速眼动睡眠和非眼动睡眠相互转换。13. 唯物主义心理观: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是社会化的结果(心理的实质)。14. 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及构造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15. 左脑:意识功能,通过语言和逻辑表达内心世界。 右脑:潜意识功能,通过情感和形象表达内心世界。16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遗传的,生来就有的,保证机体适应固定环境)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机体在无
5、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产生的。17. 条件反射的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信号刺激(光线,铃声)而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动物与人共有)第二信号系统:与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人类独有)18.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案例:狼孩.19. 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结果。20. 注意一切心理活动的门户。 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1. 注意的功能:选择,维持,调节。是一种心理状态。22.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不受意志控制的。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
6、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23. 无意注意的规律(条件):刺激物的特点、个体的主观状态。有意注意(随意注意)规律(条件):明确目的任务;组织有关活动;激发、培养间接兴趣;用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因素之一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制约有意注意的是间接兴趣,即对活动目的和结果感兴趣,活动本身并不直接吸引人。24. 有意后注意规律(条件):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25. 注意的品质(特征):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注意的起伏(动摇):当人专注于某一现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26. 感觉:人脑
7、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联系: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属于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27.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通过实践、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28. 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29.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短暂的时间。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
8、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继时对比)。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30. 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原则(格式塔原则)接近律、相似率、连续律、封闭律。选择性原则:人们能迅速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理解性原则:在知觉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经验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恒常性原则: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保持相对不变。包括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声音恒常性、形状恒常性。31.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三个基本过程。32. 记忆的信息加工: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知识点 归纳 知识 讲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