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共5页).doc
《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首先说教材1.内容 角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的第三节,其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表示、单位和换算.2.地位角既是最简单的图形之一,又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体现了几何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同时,角的不同表示方法及每种表示方法的适用条件,体现了数学的发散性和严谨性.3.作用记得曾经有位老师说过,课本是一课之本,如果老师是导演,那么学生就是演员,而课本就是剧本.因此,整节课我将指导学生通读课本,理解课本上的定义,并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再说学情从知识上,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点、线、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只是直观经验,并未作深入研究;从能力上,
2、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有较好的参与、合作意识,并能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探究. 困难预设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意识都比较薄弱.因此,如何在不同环境下正确表示角,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这也将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三说学习目标 “目标导引教学”是我市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一节好课,首先要解决的是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问题,所以我对课标中的要求做了详细的分解.课程标准第31页显示本节课的要求为:理解角的概念;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首先,我从认知层次的三个维度对课标进行了分解,请看大屏幕,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分类、学科内涵以及认知水平.知识分类:角的概念、表示方法、单位换
3、算认知水平:理解行为动词有探索、猜想、归纳、类比、体验、运用学科内涵:角的两种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得出角的定义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要求,教学内容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同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依据行为动词,我又从能力层次将课标进行了再分解,请看大屏幕.角的定义、表示理解类比、体验探索、猜想、归纳经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理解角的表示方法及适用条件通过测量、类比,认识角的单位并会换算角的单位及其换算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图形中的角 角的表示角的单位换算能用60进制解决简单的问题运用 通过以上对目标的细化解读,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1.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情
4、景,认识角的两种定义,实现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综合描述角. 3.通过测量和类比的学习方法,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四说教学策略为了顺利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采用了以下3条教学策略:1.遵循概念的认知规律,采用:引入概念形成概念辨析概念应用概念的教学流程;2.注重学生体验、突出合作探究,实现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3.本节课我从 “换个角度看人生”的话题开始,以在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结束,既首尾呼应,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最后和大家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任何一节课都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1)要把学生带到哪
5、里去?(2)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3)如何确定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按照以上要求,本节课我采取“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同时采用“点拨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人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具体如下:学习环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为了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我设计了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即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这一环节,我采用的学习评价是:通过师生交流,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己得出角的定义.本节课的开始,我会和孩子们聊一本关于换个角度看人生的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我会让孩子们观察课本第114页的三幅图片,找到并在图上画出角,同时,请同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 级数 上册 4.3 角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