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显现出来的历史观和小说观(共10页).doc
《论《三国演义》显现出来的历史观和小说观(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三国演义》显现出来的历史观和小说观(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论三国演义显现出来的历史观和小说观绪论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一段故事,说两朝事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特点。三国演义把这种艺术方法发挥得很好,一方面,既尽量地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是“用浪漫主义的想象改造史实的范例”,在唐传奇故事把佛教文学艺术初步本土化基础上,进一步把佛教文学艺术应用到历史演义小说领域。我们看这篇论文,主要来探讨一下历史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历史观和小说观。通过本文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历史,什么是历史小说,我们要怎么区分历史和历史小说中所记载的事情
2、。历史是真实的,而历史小说它不同于历史著作,可以有细节上的想象和虚构,允许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集中,但在大的史实方面不能杜撰、篡改、违背。澳大利亚学者马兰安宋元时代改写三国志之风与三国演义本事探讨一文,在参考蔡东洲、李纯蛟的史学论文宋儒的魏蜀正伪论争与改修三国志之风(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的基础上,考察了萧常的续后汉书和郝经的续后汉书,认为这两部史书将分散于三国志不同传记中的史料予以归并、提炼、删改,或加以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改塑了历史人物形象,如刘备的英雄形象,刘备、关羽与张飞的兄弟关系,曹操的奸佞形象等。这种对三国志的改写,无论是在主题的处理上,还是在技巧与手法上都为三国演义
3、的改写提供了营养。胡小伟虚构的“赤壁之战”及其历史演变从陈寿三国志到罗贯中三国志演义,则考察了史书中有关“赤壁火攻”的记载,认为各史书之间存在模糊与差异;而从科技可行性上考察,这种大型的火攻在三国时期可能并不具备成熟的条件。三国演义中于“赤壁之战”虚饰最多,但其夸饰描写有宋金元明水军的几次水上战略决战为之提供素材。吴书周瑜传有关“赤壁火攻”之记载有可能出于吴人的虚构。关四平千古知音的心灵共鸣论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道德评价的深层契合分析了三国演义之“拥刘反曹”的演变趋向,认为:由陈寿尊刘抑曹倾向发轫,裴松之注释又推波助澜,至宋元时期演进为拥刘反曹,最后罗贯中集前人之大成,将这一道德评价倾向汇集于三国
4、演义之中。 通过这篇论文,我们要知道历史小说是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读者从中了解历史并受到启示。并不是对历史最真实的描写。另外还对罗贯中的创作缺点进行批判。摘要 历史小说,是描写历史题材的小说。它既不是历史教科书,也不是脱离史实的创作,而是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的有机结合,因而它的生命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对历史小说,历来评论者的意见不一。但总的说,无外乎两种,或说过于拘泥史实,缺乏艺术创造;或说离开史实太远,违反历史真实。对三国演义一书,也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它“拘守历史的故事太严,而想象力太少,创造力太薄弱”,“所以只能成一部通俗历史,而没有文
5、学的价值”。与此相反,有人却说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绝大多数不符合历史事实。有些只是传说,或作者的创造,在正史中无记载。所以我们也在一些问题上对罗贯中的创作进行批判,也算提出一些不同意见、关键词:三国演义 批判 历史观 小说观 对比Abstract Historical fiction is the theme of the novel about history. It is neither history textbooks, also is not from the creation of the historical facts, but history science and the
6、art of fiction, so it organic combination of life is real and art history the unity of the real. For historical novel, has always been the critics disagree. But on the whole, not two, or said strait-laced historical facts, lack of artistic creation; Or say leave historical facts too far, in violatio
7、n of the historic truth. Of The Three Kingdoms , the book also have different evaluation. Some people think that it observe the history story too strict, imagination, creativity and too little too weak, so can only into a popular history, but not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in contrast, someone sai
8、d The Three Kingdoms inside story, most do not accord with historical facts. Some just was legend, or the authors creation, in no record history. So we also on some issues on Lou Guan Hongs criticism, it puts forward some different opinions.Keyw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Criticism,Historical View ,
9、contrast, 一、三国演义其书 (一)三国演义其书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赵云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恶搞、丑化等等。其实这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历史演义小说都是虚实相间,穿越恶搞;古今兼顾,讽古说
10、今;一段故事,说两朝事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特点。三国演义把这种艺术方法发挥得很好,一方面,既尽量地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明朝社会肯定有与三国人物相似类型的人,所以又尽量去符合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恶搞、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启发或引导,照顾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从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套路可以知道,三国演义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三国时代是迥然不同于明朝的一个时代,三国时代没有青楼和赌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奉行儒家文化,宣扬仁、
11、义、道、德、礼、信、忠、贞、孝、廉、真、善、美,是很单纯、很典型的汉文化;而明朝有大量青楼和赌场,虽然儒家文化是官方推崇的文化,但佛教却是朝廷把控政局的定海神针,在佛教超越国界的强大影响力面前,宋朝、元朝时代的官场和战场都成了游戏场,浪漫主义风行,岳飞遭遇莫须有罪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民间实际奉行的更是以市井文化为主,骄、奢、淫、佚、假、丑、恶、作奸犯科、强取豪夺思想在民间可以广泛宣扬。三国时代与明朝时代相比,统治思想、官场风气、社会生态、世态人心差别巨大,古今对比强烈,能充分发挥历史演义小说穿越、恶搞的艺术特点,让文字更诙谐有趣,人物形象更有艺术张力,知识含量更丰富。三国时代最适于作历史演
12、义小说,所以三国演义是第一部被集结成书的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五分史实,五分虚构,虚构情节有许多恶搞内容,以第一回为例:玄德看招兵榜文时,张飞在背后历声说话,是恶搞刘备。张飞对刘备说:“吾颇有资财”,是恶搞张飞和刘备。刘关张结义配桃花,是恶搞刘关张和“结义”两字;张飞说:“我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是恶搞张飞,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最多只会说“我庄后有一园”。“桃园结义”桃园两字还昭示了更恶毒的恶搞行为,一般人想不到,与上火有关。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是“用浪漫主义的想象改造史实的范例”,在唐传奇故事把佛教文学艺术初步本土化基础上,进一步把佛教文学艺术应用到历史演义小说
13、领域。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大部分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演义小说,但成就都没有超越三国演义。(二)三国演义的历史地位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章回体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思想成就与艺术价值都是不容低估的。特别是作为历史小说,达到像三国演义这样既高度地忠实于历史真实,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也还不能与之相比。当我国出现了像三国演义这样结构完整严谨、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辉煌巨著的时代,世界上还没严格意义上的长篇小说。与红楼梦一样,三国演义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珍品。我国的小说遗产是很丰富的,但保留下来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也就只有三国演
14、义、水浒、红楼梦这么几部,这说明它们是通过了人民与历史的检验的。在我国文学史上,也许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像三国演义那样长时期地吸引着如此众多的读者,几百年来它一直为我们整个民族所宝爱。它对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于促进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推动民族精神的高扬,都起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二、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观与小说观分析 (一)历史性 1. 从宏观角度描绘近百年社会生活 三国时期是乱世。分为三大势力。一是曹操为代表的汉相集团,二是刘备代表的宗室反对派集团,三是孙权,刘表,公孙瓒,刘璋等人的地方割据集团。各占一州,各自为政。其中曹操,袁绍代表的中原势力,也就是长江以北,黄河流域
15、势力最大。江南势力相对较小。后来曹操扫平袁绍,奠定了北方的稳定局面。而孙策平定了江东,刘璋据守益州,刘表平定荆州。当时唯一没有战乱,还比较富庶的地区是刘璋统治的益州和刘表占据的荆州。后来曹操南下。刘表小儿子刘琮投降。孙权找刘备联合,刘联军于赤壁击败曹操,刘备遂坐稳荆州。后刘备入蜀击败刘璋,天下遂三分。人民的社会生活:魏国:魏国占据中原,很多男人当兵战死,寡妇非常多。曹丕身为君主,都不免泪下。又因为长年要防守蜀汉和东吴的军队,所以男人的负担特别重。而曹丕手下人才很多,曹丕先是稳定了官僚集团,实行九品中正制。再减轻赋税, 体恤人民。同时适时东征孙权,试图统一国家。蜀汉:蜀汉的情况最好,诸葛亮将战火
16、引到了魏国的境内。而蜀中人民始终保有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成都一时成为繁荣的经济中心。而诸葛亮军法严明,实行蜀军分班制。一次北伐只带三五万人。另有三五万人在后方屯田休养,每三个月一换班,让前线的军人回家省亲休息。所以诸葛亮死后数十年。蜀人仍然对诸葛亮思念倍至,如周人之歌思召公。东吴:东吴的人民生活最为水深火热。张昭,陆逊等重臣屡次劝孙权减轻赋税,孙权不听,导致民众起义非常普遍,而且动辄万人。到孙权晚年,尤为严重。东吴境内武陵蛮,山越人叛乱始终未能平息。各部将多有领部曲降魏者,甚至孙家宗室都向北降魏,所以三国治理最差是东吴。但由于东吴与江东士族结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所以东吴的统治反倒是最牢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 显现 出来 历史观 小说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