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梳理精华(共18页).doc
《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梳理精华(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梳理精华(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综合应用能力C类目录第一章概述综合应用能力C依据大纲的要求,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大基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应用能力C的考试内容和要素要求如下: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自然科学文献中的数据、事实和观点,全面准确领会材料含义。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现象、数据、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数据加工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识别、收集、
2、分析和评价,并将数据处理结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准确清晰地陈述意见、论证观点、表达思想。一、试卷结构作答题目以主观性试题为主,有可能包含一定数量的客观题。主要题型包括科技文献阅读题、论证评价题、科技实务题、材料作文题等。C类试卷在考察中由以上四种题型随机抽取组合而成。二、题型分布与具体分值C类考试历次都是由3道大题组成,从分值的分配情况来看,科技文献阅读题分值50分保持稳定;论证评价题由40分升至50分;材料作文题由60分降至50分。考试时间保持稳定。第一题都是科技文献阅读题,此题可以说也是综合应用C类考试的必考题型。通常有客观题和主观题共同构成。客观题为
3、选择(单选、匹配、不定项)或者判断,主观题为辨析题、概括类、摘要等。第二题的考察中,出现过两类试题,分别为科技实务题和论证评价题,其中2015年5月31日的考试中为科技实务题(由两问构成),剩余的三次考试均为论证评价题。第三题均为材料写作题,其主题通常围绕科技创新、科学精神、生态文明等方面。例如“科学的人性化”、“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等。第二章科技文献阅读题第一节 阅读方法在阅读中,需要用下面讲述的阅读方法在原文中进行勾画和批注,即勾画出关键词语,并且进行批注,概括其主要内容。一、首尾处和小标题在文段或材料的首尾处经常会出现关键的信息,例如总括句、总结句,所以在阅读时应把握好首尾处。此外,如果
4、材料中各个段落之间有小标题,这些小标题本身就概括了相应段落的主旨,对解题有重要意义。二、关联词关联词前后一般会出现关键信息,需要我们重点阅读。常见的关联词主要表示转折、因果、并列、和递进关系。在科技文献中掌握关联词,目的在于明确这类词语对于解题的意义。1、转折关系虽然但是,但,然而,不过,其实,实际上,事实上.转折关联词的后面是阅读的重点。2、因果关系勾画出因果关联词,理清自然科学现象的原因和结果,有助于解答辨析题等。辨析题往往是题干观点与原文部分一致,但得出题干观点的原因错误。3、并列关系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也,还.首先,有助于全面寻找答案要点。其次,有助于了解整个材料的段落结构,便于考
5、生快速阅读。4、递进关系递进关系表示程度的加深,但这并不意味着程度较浅的信息可以被忽略。递进关联词所连接的部分之间都很重要,在作答主观题时不能遗漏。常见的递进关联词有:不仅,而且,甚至;不仅,更.三、观点提示词观点提示词是引出某种观点或结论词汇,在阅读时关注这类词汇,能够快速发现科学研究的结论,而这些结论往往是答案的来源。常见的观点提示词有:“说、讲、指出、认为、以为、建议、介绍、统计、解释、相信、觉得、显示、分析”等。四、数据(1)如果在数据前后有明确的结论或观点,这时数据只是解释说明作用,阅读时浏览即可。(2)如数据前后无结论或观点,需要对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论的表达方式如下:主体+事
6、项+怎么样。第二节 客观题科技文献阅读题中的客观题部分一般都为选择题或判断题。其中,选择题又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匹配题等。客观题的解题思路如下:审题锁定范围检索信息对比或推断得出答案客观题常见陷阱及应对方法1、随意扩大或缩小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作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或者缩小概念范围。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原文和选项中的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2、将来变现实题干有时会
7、故意将“即将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抓关键词语,主要是:“目前、将会、已经、大概、也许、可能”“差不多”“将来”等。3、原因或条件之间关系错误事物产生某种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条件,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之间是选择关系,任何一个原因或条件都可产生这种结果;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是兼备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了才会产生这种结果。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将“选择”关系表述成“兼备”关系,有时将“兼备”关系表述成“选择”关系。4、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
8、加因果关系。5、歪曲事实或无中生有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第三节 主观题主观题有辨析题、简答题、内容摘要题等。此类试题的答案来源于材料中,切忌主观添加信息。一、辨析题辨析题的题干一般都会明确要求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辨析的内容是某种观点。根据题目要求,采用如下的作答步骤:审题锁定范围检索信息判断并找出理由得出答案作答思路:从原文查找并比较题干所需辨析的内容全部出自原文,在弄清题干要求辨析的内容后,必须回到原文中去查找内容,可能是直接与原文内容进行比较,也可能是找到出处内容后,与题干信息进行比较给出合理的判别,然后阐述理由。作答形式:题干观点(句子)
9、正确(错误)。2.理由:1、.;2、.。1、常见辨析错误因果错误在辨析题中,绝大多数辨析题的题干是错误的,而最常考的就是因果错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强加原因是指论据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B.多因一果是指当一个特定的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时候,命题人只强调其中的一个原因导致了某种结果。C.因果倒置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无中生有: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二、简答题简答题分为题干和要求两部分。题干会有明确的设问,通常要求回答某种现象的原因、经过、影响或趋势等,或回答质
10、疑某一观点的理由。简答题要求部分会告诉考生作答注意事项,字数限制一般在100-150字,作答基本要求是题干问什么,就回答什么。简答题可采用如下的作答步骤:审题锁定范围勾画信息提炼整合得出答案1、紧密结合材料,提炼观点简答题要求中一般有“紧密结合材料,提炼观点”的要求。这是指答案必须完全来源于材料,同时可能需要概括。概括原则:问什么答什么,有什么答什么,分条作答常见方法:A.对于实验研究型文章,去实验过程细节,留实验方法和结论B.对于介绍应用类文章,去数据、去案例,留观点,按照主体+事项+怎么样的方得到结论。2、呈现答案总体概括分条列点,或直接分条列点。三、内容摘要答题步骤如下:审题锁定范围勾画
11、原句缩句列出提纲誊写答案。1、首先要运用阅读方法,注意首尾句、关联词、提示性动词和观点,从原文中勾画出要点句;其次要删除要点句中的形容词,保留主语、谓语、宾语和修饰程度的词语实验研究类这类文献的特点是原文中包含大量科研成果、观点、实验数据。写这类文献的摘要,基本思路就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介绍应用类这类文献的特点是原文主要介绍某科学技术的应用。写这类文献的摘要,基本思路是先描述某项科技学术,其次描述其应用范围、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例题科技文献阅读题:请认真阅读文章,按照每道题的要求作答。(50分)石墨烯(Graphene)是一
12、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形蜂巢晶 格的平面二维碳材料。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曾经,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热力学涨落不允许任何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存在,石墨烯不过是一种假设性结构。受此理论影响、科学家们对从石墨中分享出单层独立存在的石墨烯持悲观 态度。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的研究改变了人们 的认知。他们发现了一种得到石墨薄片的简单方法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片,将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胶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重复这样的操 作,最后就得到了仅同一屋碳原子构成的薄片,即石墨烯。该方法及单
13、层石墨烯的获取震撼 了凝聚体物理学界。随后三年内,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单层和双层石墨 烯体系中分别发现了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及常温条件下的量子霍尔效应,这为石墨烯的工业化 生产进一步铺垫了理论和方法道路,两人也因此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具备极强的稳定性、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承受力,石墨烯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二维 纳材料,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在美国,2011年,IBM公司向媒体展示了其运行速度最快的 石墨烯晶体管,为石墨烯芯片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方向,从而使之应用于无线通信、网络、雷达和影像等多个领域;2012年,Nanotek仪器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储能设备,可以将电动 汽车的
14、充电时间从过去的数小时缩短至不到一分钟。在中国,2014年,山西煤化所系统地研 究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在炭化过程中的导热性能演变机制,并获得高性能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薄 膜,它能够满足LED照明、计算机、卫星电路、激光武器,手持终端设备等高功率、高集成 度系统的散热需求;2015年,全球首批3万部石墨烯手机在重庆发布,该手机采用了最新研 制的石墨烯触摸屏、电池和导热膜。在日本,2016年,日本东北大学与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 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开发出了石墨烯中孔海绵体(GMS)。这项研究解决了二维片状石墨烯 结构在制成同样的多孔体时,同于会形成小断片状的构造面而产生的导电率下降的问题,还 解决了大量石墨
15、烯端部(边缘)容易腐蚀的问题,该研究成果有望构筑基于新原理的能量转 换元器件。2015年11月,某公司发布手机新品,宣称采用全新的石墨烯电池,其快充技术5分钟 即可将3000mAh电池的电量充至48%。但是,有研究报告称,该手机采用的是改良的聚合物 技术,并未直接使用石墨烯材料,发布新手机的公司对此也表示了认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 院的刘工程师认为,“即使电极材料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也不能就简单定义为石墨烯电池。现 在关于石墨烯电池的新闻报道都仅限于一些皮毛,没有电池的结构和反应机理示意图,也缺 乏能量密度、电压、循环寿命等具体技术参数。对于电池工业说来,没有这些信息,报道缺 乏最基本的可信度,虚
16、假夸大宣传的可能性极大。”刘工程师称:“石墨烯成本过高,本身具 有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等性质与现在锂离子电池工业技术体系不兼容,这使得石墨烯电池这个技术接近于不存在,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业内人士指出,制备技术难题是 阻碍石墨烯实现其潜在价值的最大“拦路虎”。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们首次提取出的石墨烯, 是直接从石墨中剥离的,这种原始方法不可能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此后,人们虽然通过化 学气相沉积法、溶剂剥离法、液相氧化还原法等多种手段制备出了石墨烯,却在质量、成本、 产率等方面各有劣势,无法实现批量生产,科学家们还在继续探寻真正适用于产业化生产的 制备工艺。尽管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涉足石墨烯领域
17、,但真正的高端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内, 而多次被拿来炒作的“石墨烯电池”,更是被一些业内专家称为“弥天大谎”。不过,在清华 大学材料学院的朱教授看来,说技术完全不存在的观点也过于绝对,“随着技术和工艺成熟, 未来通过石墨烯提升电池性能不可以实现的”。中国石墨烯联盟秘书长表示,石墨烯概念股股份已经开始透支部分预期,但他依然相信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概念也可能变为现实。根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3辨析题:对下面的句子作出正误判断,并进行简单解析,不超过150字。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为推翻了热力学涨落理论中“石墨烯无法存在于自然界”的传统认知而获得了 2010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错误。理由
18、:1、石墨烯本身就存在于自然界,并非无法存在自然界。2、两位科学家获奖是因为发现了石墨烯霍尔量子效应,并非推翻热力学涨落理论。3、热力学涨落理论不允许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存在,并非石墨烯无法存在于自然界。4根据材料,简述目前业内质疑石墨烯技术商业开发的主要观点。要求:紧密结合材料,提炼观点,不超过150字。1、技术存疑,只是改良聚合技术,并非直接使用石墨烯材料。2、成本过高,与现有电池工业体系不相容。3、制备技术难,无法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4、真正的高端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中。5、过度炒作,夸大石墨烯的应用。5.请给本文写一篇内容提要。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不超过250字。石墨烯是
19、一种剥离自石墨材料,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二维碳材料。因其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承受能力,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二维纳米材料。在无线通讯、网络、储能设备等多个领域应用广阔。但与此同时,由于制备困难,成本高昂,炒作严重,以及许多成果搁置实验室等问题,导致目前石墨烯的商业开发前景不明。第三章科技实务题考察形式是以文字材料加图表形材料出现,并在题干部分配两道题。一、题型分类1、第一种题型由图表总结成文字并提出意见、对策和建议2、第二种是加工和整理文字材料,并绘制成表/图二、绘制表/图1、统计表的构成:标题、标目、线条、数字、备注(一般出现在表格最下方,需要备注的内容为表格内无法全部显示的信
20、息。)2、制表步骤:第一步全面获取材料信息第二步标题 第三步标目 第四步填写数据 第五步备注3、注意事项:A.根据资料性质和分析目的正确选用适当的统计图。B.必须有标题,概括统计图资料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C.统计图一般有横轴和纵轴,要说明横轴和纵轴代表的指标和单位。D.统计图用不同线条和颜色表达不同事物和对象的统计量,需要附图例加以说明。第四章论证评价题第一节 论证论证就是用一个或几个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论证可分为事实证明和逻辑证明。1、所谓“事实证明”,也称“实践证明”,是指根据事实或实践所得真实材料,确立某一判断真实性的证明。【例】要证明盐是咸的,
21、尝一尝就知道。要知道桂林的山水是美的,亲眼看一看就能证明。2、而“逻辑证明”,是根据已知的真实判断,来确立某一判断真实性的证明。【例】要证明“鲸是用肺呼吸的”,根据“哺乳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和“鲸是哺乳动物”,两个已知的真实判断,即可推证出“鲸是用肺呼吸的”是真判断。一、论点在论证中论点又可以称之为观点、主张、结论。论点是论证的最终目标,一个论证的论点具有唯一性。论点前置【例】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适量饮酒对妇女的心脏有益。”研究人员对1000名女护士进行调 查,发现那些每星期饮酒315次的人,其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较每星期饮酒少于3次的人要低。因此,研究人员发现了饮酒量与妇女心脏病之间的联系。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业单位 统考 综合 应用 能力 梳理 精华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