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共12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共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共12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授课教研室:编写执笔人: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中药学中药(营养)教研室学 时: 84 学时蔡纪平审定负责人:杨丽萍编写日期:2012-1-23 审定日期: 2012-3-6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实践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中药专业的知识结构中起 着承前启后的中药作用。 前导课程主要是 中药学,后续课程有 中药鉴定学 、中药化学 及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等,本课程通过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对药用植物学的学习,使学 生能够运用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阐明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和分类特点,培养学生掌
2、握 本课程范围内的常见药用植物科的识别要点,为后续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出发,既符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又突出大学生就业的普遍性要求。因此,采取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 合。突出 “够用”和“会用”两个原则。(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注重课程教学与现实社会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契合,力求科学性与职业性 相结合,体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具体思路如下:定位准确: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课程目标不是培养学生成为研究者,而是要体现职 业性,配合专业教育,着眼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职业生涯
3、发展奠定基础。增强实效:改变说教式、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展现现代教学的开放式特点,采用多种教 学方法,结合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教学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 极性、主动性,使课程本身就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特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设计学生的实践任务,培养 他们认识和分析复杂的药用植物的能力,并使学生的切身体验内化为能力和素质。提升品质: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 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资源条件,广泛学习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等方面不断提高质量和要求
4、。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堂讲授、实验、野外实习等使学生掌握今后学习相关学科需要的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药用植物六大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2)掌握药用植物重点科的形态特征。(3)熟悉药用植物各器官类型、各科常用药用植物特点及主要化学成分。(4 )了解药用植物研究范围、发展简史等内容。2、能力目标(1 )能够准确描述药用植物各个器官特征和内部构造。(2 )能够将待鉴定的药用植物分类到科。(3) 能够准确识别常见药用植物200余种。(4)具有发现寻找中药材新资源和继续学习的能力。3、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求知能力,热爱中药事业,爱护药
5、用植物资源。(2)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理论教学标准学生在学习药用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 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理,识别和鉴别药用植物;初步掌握 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与植物亲缘关系的规律,药用植物与环境的相关性。这将为学生完成后续课程的 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学生以后研究中药的基源,从事天然药、 民族民间药的调查等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绪论【学习目的要求】:1. 掌握药用植物学的概念及研究任务。2. 熟悉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和发展
6、趋势。3. 了解药用植物学与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和学习方法。【教学重点】:药用植物学的概念及研究任务。【教学难点】:药用植物学的概念及研究任务。【课程内容要点】:一、药用植物学性质、地位和任务二、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三、药用植物学主要相关学科和学习方法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学习目的要求】:1. 掌握细胞的一般构造和各种后含物类型、特征。2. 熟悉细胞壁的特点、鉴别方法。3. 了解细胞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分裂。【教学重点】:细胞的一般构造和各种后含物类型、特征。【教学难点】:细胞的一般构造和各种后含物类型、特征。【课程内容要点】: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一、原生质体二、细胞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三、
7、细胞壁实验一显微镜的实用及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实验二植物细胞质体后含物的观察第二节植物细胞的分裂一、有丝分裂二、无丝分裂三、减数分裂四、细胞分裂的方向第二章植物的组织【学习目的要求】:1. 掌握保护组织、机械组织、疏导组织和分泌组织的结构特征。2. 熟悉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主要特征。3. 熟悉维管束的概念及类型。4. 了解组织的生理功能。【教学重点】:保护组织、机械组织、疏导组织和分泌组织的结构特征。【教学难点】:保护组织、疏导组织的结构特征。维管束的概念及类型。【课程内容要点】: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类型一、分生组织二、薄壁组织三、保护组织四、机械组织五、输导组织六、分泌组织实验一植物组织的观察第
8、二节维管束及其类型一、维管束的组成二、维管束的类型第三章根【学习目的要求】:1. 掌握根的形态和内部构造。2. 熟悉根的变态。3. 了解根系类型和生理功能。【教学重点】:根的形态和内部构造。【教学难点】:根的内部构造。【课程内容要点】:第一节根的形态和类型一、根的类型二、根系的类型第二节根的变态一、贮藏根二、支持根三、攀援根四、气生根五、寄生根六、水生根第三节根的内部构造一、根尖及其发展二、根的初生构造三、根的次生构造四、根的异常构造实验一根的内部构造第四章茎【学习目的要求】:1. 掌握茎的形态特征、茎及变态茎的类型。2. 掌握双子叶植物茎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及根状茎的构造特点。3. 熟悉双
9、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异常构造。4. 了解芽的类型和茎尖构造。【教学重点】:茎的形态特征、茎及变态茎的类型。双子叶植物茎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及根茎的构造特点。【教学难点】:双子叶植物茎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及根状茎的构造特点。【课程内容要点】:第一节茎的形态和类型一、芽二、茎的外部形态三、茎的类型第二节茎的变态一、地上茎变态二、地下茎变态第三节茎的内部构造一、茎尖的构造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四、单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构造五、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六、蕨类植物根茎的构造特点实验一茎的内部构造第五章叶【学习目的要求】:1. 掌握叶的组成、类型及特征。2. 掌握叶脉类型
10、、单叶与复叶的区别。3. 掌握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4. 熟悉叶的变态、叶序、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5. 了解叶端、叶尖、叶基、叶缘的形态及类型。【教学重点】:叶的组成、类型及特征。叶脉类型、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教学难点】:叶脉类型、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课程内容要点】:第一节叶的组成和形态一、叶的组成二、叶片的形态三、叶的分裂第二节单叶与复叶一、单叶二、复叶第三节叶序一、叶序二、叶镶嵌第四节叶的变态一、苞片二、鳞叶三、叶刺四、叶卷须五、叶状柄六、捕虫叶第五节叶的内部构造一、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结构二、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实验一叶的内部构造第六章花【学习目的要求】
11、:1. 掌握花、花冠、雄蕊、雌蕊的形态及类型。2. 熟悉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及花程式概念、组成及其书写。3. 了解花在分类上的意义。【教学重点】:花、花冠、雄蕊、雌蕊的形态及类型。【教学难点】:雄蕊、雌蕊的形态及类型。花序的类型及花程式书写。【课程内容要点】:第一节花的组成及形态一、花柄二、花托三、花被四、雄蕊群五、雌蕊群第二节花的类型一、完全花和不愿全花二、重被花、单被花和无被花三、两性花、单性花和无被花四、辐射对称花、两侧对称花和不对称花第三节 花程式一、以字母代表花的各部分名称二、以符号表示花的情况三、以数字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第四节花序一、无限花序二、有限花序实验一花的形态及花序第七章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用 植物学 课程标准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