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经典回顾】一、(台州中考)阅读下面图片,完成1-4题。(图片来源于钱江晚报2016年5月13日)1.阅读图片中的数据及与数据相关的文字,你得出哪些结论?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整合图片中的数据及相关文字等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2.下列对图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图中漫画的主要意思是告诉人们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防被偷走。B.图中设置锁状图标“ ”的用意是提醒人们不要将手机、电脑等通过网络连接。C.上网时不点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浏览不健康的网站。D.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要妥善保存身份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图表的准确性。
2、阅读图表要注意的事项有:表头;分类、图例;数据;注释性文字。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你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对材料中某小伙的做法加以分析。(4分)2016年4月8日,北京某小伙莫名其妙地收到一条“订阅增值业务”的短信,他根据提示回复了一条“取消+验证码”的信息之后,自己的手机SIM卡被恶意复制,卡中的个人信息全部被盗用,半天之内支付宝、银行卡里的钱被席卷一空,而最后他也没用完全明白自己的钱究竟是怎样被黑客盗取的。(材料来源于北京青年报2016年4月13日)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材料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前提仍是要准确阅读图片与所给材料,找出共同点,针对小伙的做法进行评析。4.如果把上面的图片张贴
3、在公共场所的宣传栏中,你认为此图片对网民能达到宣传目的吗?请说明理由。(4分)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材料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从图片特点和宣传效果两方面来回答。二、(大连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12分)【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
4、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摘编自早春的风筝)【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遍富”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到
5、了明治时代,浮世绘的画风成为日本风筝的独特风格。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鸟筝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鱼筝形如钻石,也称“白宝”,放飞时要由七个女子操控。 (摘编自网络)【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六人。其中,两个着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摘编自中看清明民俗)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关于风筝的哪几方面内容?(4分)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
6、容的理解和概括,细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2请简析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能力。运用已掌握的说明文的答题方法和技巧答题。3材料二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能力。运用已掌握的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结合具体语境答题。4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2分)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提取文本信息。根据题目指向,到材料一中寻找对应的信息。【真题在线】一、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13题。(10分)【材料一】论 美培根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又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
7、的。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给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
8、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美貌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选自培根随笔,有删改)【材料二】没有污染的地方是心灵最好的栖息地没有污染的心灵是都市最美丽的风景(节选自汪国真经典诗文)【材料三】 1.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说说你对“美”的理解。(3分) 2.品味语言,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9、。(4分)(1)“材料一”中“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材料一”中作者写“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给彼”有何用意?(2分) 3.在“材料一”第五段中,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3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12分)【材料一】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
10、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 (节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读书) 【材料二】现在的书真叫多,读书的可选择范围非常之大,倒容易弄得读书人手足无措,不知该读什么,该取怎么个读法了。面对这一形势,我现在多取“猫式读法”。我家养了三只大猫,注意观察,发现它们进食有几
11、个特点,都足资我读书时借鉴。一是它们进食前先要以目巡查左右,并对食盆中的食物以鼻检验,绝不轻易下嘴,这启发我选一本陌生的书来读时要十分慎重,不能因此白白耗费宝贵的时间,更不能误食腐物影响心灵健康;二是它们吃东西时不仅细嚼慢咽,还往往摆头晃脑,能十分精确地将鱼肉中的小刺剔除,这启发我读书要善于汲取精华、唾其糟粕;三是它们一般都不贪食,胃口大开,却能适可而止,我们常用“猫食儿”形容量虽小而已他足,由此启发我:面对的书越繁杂,越不能贪多求广,还是要先确定好一个时期的读书目的,依次列出必读、可读、可读可不读(即机动安排,时间有富裕则读,无富裕则放弃)的书名,订出相应的计划,配置好时间份额,一周或半月检
12、查一下自己的执行情况。“猫式读法”实践下来,尤有读书乐、乐融融的效益,故不揣冒昧,写出以供读友们参考。(节选自刘心武狼蟒牛猫读书的四种方式)【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1.材料一中说“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能否用孙权劝学中吕蒙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这个观点?为什么?(3分) 2.依据材料二,简要介绍“猫式读法”。(3分) 3.依据材料三,说说国民利用各种媒介阅读的时长有什么特点。(3分) 4.初三同学时间紧、课业重。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向同学提出三条阅读建议。(3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参考答案:【经典回顾】一、(台州中考)1. 中国网民信息泄露严重,
13、网民因信息泄露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移动端病毒感染严重,被篡改的应用多。(2分,一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2.C3.示例:小伙的做法应该引起大家的警惕。他的受骗,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慎泄露验证码等信息,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在使用手机时,对于可疑的短信,不要回复,保护好认证信息和验证码,不要随意告诉别人,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4分,言之成理即可)4.示例一:能,因为这张图片图文结合,形象生动,易于大家接受;数据准确,条理清楚,一目了然;简便直观,利于快节奏时代的阅读;整张图片警示作用突出,利于网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4分,一点2分,两点4分。每点都要从图片特点和宣传效果来答,仅答一方面
14、得1分)示例二:不能。图片中的有些专业性图标因配上文字说明,便于人们理解,图片与文字结合还不够紧密,设计成图表会更清楚明白;图文中出现了一些专业术语,应采用更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4分,一点2分,两点4分。若有学生只回答类似“有些人看不懂图片”或“不喜欢图片”的答案给1分。只答“能”或“不能”不给分)二、(大连中考)1风筝的起源、发展过程、图案寓意、各国风筝的独特风格。2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中国人常把蝙蝠图案绘制在风筝上,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3 “一般”是“通常”的意思,表限定你,说明学界对风筝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间并没有定论,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4(2分)到了宋代,放风筝已
15、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真题在线】一、1.(3分)“美”要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要有纯洁的心灵,要有具体的行动。2.(4分)(1)(2分)运用比喻论证,将“美德”比作“宝石”,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又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2)(2分)作者想告诉我们美貌的人并不一定有其他方面的才能,但不可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3.(3分)先运用道理论据,论证了“老人的美体现在他们优雅的作风”,再运用举例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法论证了美貌没有美德重要,最后得出“只有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这一结论。二、1.(3分)不能,吕蒙读书后虽才智大有长进,但他读书只是为了扩大视野,“见往事耳”,并不是为了研究学问。或:能,吕蒙作为军中主帅能在百忙之中注意学习,大有长进,最终成为一代名将,受到鲁肃赞赏。(言之成理即可)2.(3分)“猫式读法”意指读书时要像猫一样慎重选择、细嚼慢咽,并注意适可而止。 3.(2分)新兴媒介的阅读时长整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传统媒介阅读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4.(3分)示例:抽空每天读几页书;阅读对象要有选择;阅读时汲取精华、唾其糟粕;阅读要有计划;采用多种阅读媒介。(一点1分)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