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共4页).doc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二)(本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家眷(qun) 亢奋(kng) 褶皱(zh) 干预(gn)B.迁徙(x) 堕落(du) 粗糙(co) 埋没(m)C.行辈(hng) 叉港(xing) 门槛(kn) 女佣(yng)D.追溯(shu) 拙劣(zhu) 虔诚(qin) 穹顶(qi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雾霭 驰骋 自圆其说 哥物致知B.腐蚀 潮汐 风云变换 平易近人C.元霄 翩然 相辅相成 瞬息万变D.偏僻 羁绊 震耳欲聋 目眩神迷3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是辨别青铜器的最好方法。B.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推求,而应重在感受和体会。C.数博会6号VR馆内,观众摩肩接踵,人气爆棚,不少市民就是为体验VR而来的。D.这里风光独特、壮美,特别是从神女峰直流泻下的“神瀑”,更是显之神灵,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藏民、香客、朝圣者前来朝拜。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即使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B.柔情史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但是导演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并有不错的完成度。C.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
3、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D.最近,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新闻,无疑是西安收到的最好“礼包”。5.请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写一句话。(4分)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 , 。时间好像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时间如同 , ;时间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6.古诗文默写。(6分)()关关雎鸠, 。(诗经周南关雎)() ,白露为霜。(诗经秦风蒹葭)(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6) ,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回答问题。(6分)“你们看”A用手指按着摊开的地图说,“这是博亚尔卡站,离车站七俄里是伐木场。这儿堆积着二十一万立方米木柴。一支劳动大军在这儿干了八个月,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结果呢咱们被出卖了,铁路和城市还是得不到燃料A紧握着的拳头沉重地落在打了蜡的地图上。(1)片段中A的名字是 。(2分)(2)片段中的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片段内容说一说。(4分) 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6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5、,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8.“ ”字是全诗的诗眼,整首诗的内容都在表现 的追求过程。(2分)9.说说诗歌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B.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C.诗中的“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有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的。这里“君子”追求“窈窕淑女”,代表了古代的一种生活追求。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一句话是孔子点评关雎的话。其中的“
6、不淫”是“有节制”的意思,“不伤”是“不至于过于悲伤”的意思。(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甲】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读书忌“二物”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饮酒滑稽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
7、此二物也。(选自精骑集序)【注释】暗疏:默写。滑稽:诙谐善辩。指行为放荡、玩世不恭的酗酒者。旬朔:古时十日为一旬,泛指较长的时间。旬,十天。朔,农历的每月初一,也指一个月。囊时:昔日。必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阅数次。寻绎:思考。数终:多遍,多次。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教然后知困 (2)然后能自反也 (3)然负此自放 (4)殆不如囊时十一二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13.【甲】文的结论是什么?【乙】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分) 14.读完上面两则短文,请你就“学习”
8、谈谈你的切身体会,谈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6分)年衣马海霞在我幼时的印象里,父亲是极其不喜欢孩子穿新衣服的,对我尤其不喜。母亲缝制衣服都背着父亲,一旦被父亲发现,肯定会雷霆大怒。母亲悄悄跟着二大爷学做锅饼,做好了推到集市上卖;后来母亲还卖过冰糕,卖过煎饼,养过鸡卖过鸡蛋。因为母亲悟出了一个道理:父亲就是怕花钱,根源是家里不富裕。母亲说,日子不是靠节衣缩食过好的,没钱就想办法挣。我六岁那年,母亲攒钱买了一台二手“马达”牌缝纫机,那时的缝纫机除了村里缝纫组里有两台,再就是我们家的那台了。告别了手工制衣后,母亲给我们做新衣更勤了。我上小学时,进了腊月母亲便着手
9、给我们准备新年衣。领样、口袋样子家里一大摞,母亲让我自己选,我选了个蝴蝶形状的领子,小鸭子形状的口袋,母亲用了两天时间便给我做好了。临过年时母亲又变戏法似的递给我一件衣服,母亲指着上面的“双排扣”说,这是列宁服。这衣服听名字就带着洋范儿,我穿在身上立马变成了“小洋人”。那个年代,大家平日都穿旧衣,衣服上有时还打补丁,就盼着过年穿新衣,如果谁过年有两套新衣服,真是无与伦比的幸福。那个春节,我上午穿一身,下午又换了一身,去谁家拜年都引来一阵夸奖,“娃俊,衣服也俏,海霞娘就是手巧哩。”父亲听后脸上黑成了一片,嘴里却不敢冒出半句怨言。后来,母亲农闲时还去学了个裁剪,裁制衣服的水平更高了:画册上、电视上
10、那些时髦的款式,母亲看看就能比葫芦画瓢。母亲每次做完新衣,我都立马挂身,围着村子大小胡同串,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挤。唯独不敢站父亲面前炫耀,我心有余悸,害怕他真拿起家里那把剪刀。长大后,我问父亲,当年为何那么不待见我穿新衣呢?父亲反问我,你见过你娘穿过新衣服?这个还真没有,印象里的母亲一直就穿那几件旧衣服,还都是会计媳妇替换下来送她的。母亲过年都没给自己做过一件新衣服!对呀,父亲说,你娘就知道打扮孩子,从来不舍得给自己添置新衣服。有一次我赶集给她扯了一块深色的布,想让她做件新衣服,谁知道她还是给你裁了做成了小外套,也真有她的,那么老气的布,她竟然做成了大翻领还在上面用了双排扣子做点缀,别说,穿在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期末 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