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共21页).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共2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共21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总论(粤教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第一章 认识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证明地球是个球体间接证据:海上先看见归来帆船的桅杆;月食现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北极星高度的变化;直接证据:卫星照片等。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真实形状: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第二节 地球仪(见教材13-14页图经纬度划分图、半球划分图)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定义与地轴垂直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完整的圆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圆/经线圈)长
2、度赤道最长,两极最短,度数越大,纬线越短;相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赤道长度一半)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横向)指示南北方向(纵向)起始线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度数范围090 N/S0180 W/E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纬度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纬度向南越来越大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互余东经(E):经度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经度向西越来越大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互补,符号相反特殊线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N/S)、南、北极圈(66.5N/S)本初子午线(0)、180、20W、160E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赤道以南为南半
3、球/南纬。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划分五带。0以东,180以西是东经度;0以西,180以东是西经度。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40N,116E)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W/E和南北纬N/S(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标代号)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侧视:自西向东两极俯视: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约365天)中心地轴(
4、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太阳(地轴倾斜角66.5度不变)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不透明体、不停自转)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比西边早)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1、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2、昼夜长短周期性变化3、依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不同划分五带2、“二分二至”日的特点(熟记教材19页图1.21公转示意图)日期节气(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季节划分(北半球)3.21春分赤道昼夜等长3、4、5 春季6.22夏至北回归线昼长夜短6、7、8 夏季9.23秋分赤道昼夜等长9、10、11秋季12.22冬至南回归线昼短夜长12、1、2 冬季注意: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夏至北极圈完全极昼;冬至北极圈完全极夜第二章 学用
5、地图第一节 地图的发展1、地图:把全球或一个地区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不同的符号、颜色、文字、表示的平面图。类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海拔H200米200米H500米500米H1000米不定形态特征平坦、起伏小起伏小,坡度和缓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主体平坦,边缘部分陡峭四周高,中间低分层设色绿色黄褐色四周黄色,中间绿色第三单元海洋和陆地2、发展历程:陶片地图羊皮地图丝织品地图纸质地图电子地图3、卫星图像的应用:绘图、农业、林业和全球监测、天气预报等方面。第二节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1、确定方向(1)经纬网法: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2)指向标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
6、方;(3)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比例尺(1)定义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一致,均换算成厘米单位,1千米=1000米=100 000厘米)(2)地理意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3)特性: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4)不同比例尺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差异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所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所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5)表示方式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数字式:例如,1:10 000 000或线段式
7、:例如,0 100 200千米3、图例与注记(1)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线条和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说明。(2)注记: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3)常见的图例4、常见地图种类: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旅游图等。(根据需求选择)第三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的基本概念(1)绝对高度(海拔):地球表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3)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用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一般以“米”为单位;(2)同图等距:
8、同一地图,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等高距)相等,取整数;(3)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但是受图幅限制不一定完全呈现出来;(4)不交不叠: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是陡崖除外;(5)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3、等高线的基本形态地形山地山顶盆地洼地山脊山谷鞍部峭壁陡崖表示方法闭合曲线外地内高闭合曲线外高内低等高线凸向低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多条等高线重叠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四周低中间高四周高中间低从山顶到山麓的凸起部分从山顶到山麓的低凹部分相邻两个山顶间,呈马鞍形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陡崖说明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山
9、脊线最低处山谷线最高处4、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海拔500米500米200500米200米不定起伏形态面积较大外周较陡内部平缓山高谷深坡度较陡起伏较大坡度较缓地形起伏平坦宽广起伏很小边缘陡峻内部平缓等高线内疏外密内大外小相对高度大,密集相对高度小,稀疏稀疏内疏外密内小外大5、地形剖面图: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6、分层设色地图:在不同等高线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制成,可直观判读地势起伏。(1)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平原海拔越低,颜色越深;(2)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褐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10、3)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4)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7、本章世界之最(1)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2)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3)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4)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1、基本概念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分布在海洋中的四面环水的陆地;半岛:深入海洋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部分;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洋水域的较窄水道;大洲: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合称;海洋: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中心部分为洋,边缘部分为海,彼此沟通。2、海陆比例:陆地面积占29%,海洋
11、面积占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3、海陆分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南半球。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S形)、印度洋、北冰洋。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横跨东西半球的大洲:南极洲;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的全部;亚洲、非洲的大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的全部;南美洲、大洋洲的大部;赤道横穿的大陆:南美洲、非洲大陆;4、重要的大洲、大洋分界线亚洲、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
12、海峡;亚洲、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欧洲、非洲分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欧洲、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南美、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北冰洋、太平洋: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大西洋:丹麦海峡沟通太平洋、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沟通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2、大陆漂移说(1)人物与时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2)基本内容:在2亿年前,
13、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状况。(3)证据支持: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拼合;动物分布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3、板块构造学说(1)基本内容由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2)六大板块:A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欧亚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是唯一不含大陆的板块。(也可写作七大板块,把美
14、洲板块细分为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3)应用与解释: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张裂地带,因此红海在不断扩张。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相对碰撞地带,因此在不断缩小。喜马拉雅山的成因是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对碰撞地带。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是非洲板块内部发生张裂运动。(4)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第三节 人类与海洋1、海洋功能: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气候的调节器2、海洋资源: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生地、资源的宝库(世界四大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3、海洋问题:石油污染、垃圾污染、
15、过度捕捞、赤潮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更好地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开发与保护。5、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6、保护海洋的措施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实施定期休渔制度; 加强立法管理,防止海洋污染; 提高科学技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加大宣传力度,全民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四、本章世界之最1、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2、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3、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4、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5、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6、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7、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8、世界上面积最大、深度最深的海洋太平
16、洋;9、世界上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10、世界上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北冰洋;11、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本章学习建议:1、本章知识点繁多复杂、抽象晦涩、难以记忆,上课应跟住老师思路,记好笔记。2、本章知识在初中地理中占重要地位,课后应多看书、读图,认真做题,做好复习工作。3、锻炼读图、画图能力(气候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4、一切现象都有原因所在,地理学习不能以死记硬背为主,本章有些内容和成因在初中阶段不做解释,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后可多读多问。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克服这块重难点!(为了知识结构完整,加入少
17、量超纲*内容,仅作为课外学习参考,不作考核要求!)第一节 天气和天气预报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气候概念某地方短时段内的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态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区别短时间;易变化长时间;较稳定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二、天气预报1、制作过程:气象预测获取数据加工处理气象预报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制作节目2、内容:阴晴、风(风力、风向)、气温、降水3、卫星云图:白色=云区;绿色=陆地;蓝色=海洋4、常见的天气符号5、注意(1)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2)温度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3)风力风向的表示方法
1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4)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6、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压高低、风力大小、火山活动等;(2)人为因素: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烟雾等。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一、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1)气温日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两小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日平均气温:某地某日几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月平均气温:某地某月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北半球南半球海陆分布陆地海洋陆地海洋最高气温7月8月1月2月最低气温1月2月7月8月(2)气温年变化海陆分布北半球南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地理 知识点 总结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