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共84页).doc
《《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共8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共84页).doc(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含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它包括了系统研究和个体研究两方面。系统研究是指从人类心理的种系发展的角度或动物演化的过程来研究,也就是研究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的心理,人的心理又是如何从原始人的心理演化到现代人的心理,这种研究由比较心理学或动物心理学来进行。个体心理的研究一般是指从人类个体的胚胎期开始至直衰老的全过程中,个体心理如何从简单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方面的研究,主要由学
2、前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及一般的发展心理学来进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以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范围是指从06、7岁的学前儿童心理。二、如何理解研究对象在理解学前儿童心理研究对象时应搞清:1、学前儿童与动物不同2、学前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学前儿童心理本质上与成人一样是人脑客观现象的主观反映,具有能动性。不能把学前儿童心理与成人心理完全等同,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其特点,低水平。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发生指心理什么时候出现。(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发展一词有时与发育、成长交替使用,但含义不完全等同。发育、成长更多
3、指身体、生理方面的生长成熟,且更意味着量的增长。发展含义更为广泛,指个体身心整体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三)学前时期各种心理与行为的发展。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心理状态(注意、情绪、意志)人格特征(个性)(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四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略讲)(一)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个体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我们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时候,应该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
4、料和成果,又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三)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同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又可以而且应该为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四)儿童解剖生理学儿童解剖生理学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科学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同时,学前儿童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根据。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P4)概括说有两大方面:1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包括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出
5、现的顺序和发展的趋势,以及随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各种心理活动所出现的变化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2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即揭露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机制,说明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儿童心理的变化,这些因素又如何制约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含两方面)1学前儿童心理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个体心理从简单到复杂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揭示认识从感知到思维的形成过程。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认识与实践等关系提供有力的心理学的科学依据,研究心理是如何产生,在什么条件下变化
6、,都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证明2学前儿童心理学丰富和充实发展了心理的一般理论意识的起源问题: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意识发生发展和语言。语言与思维问题:通过对儿童思维和语言发生发展的研究,有助于对二者关系的认识提供不可少的依据。(二)实践意义学前儿童心理学对于实际工作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一切与学前儿童有关的实际工作都需要有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理论与知识,具体是:1.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教育中涉及到的许多:入学年龄、教材编排、课程设计、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早期教育、异常儿童教育等,只有了解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的
7、心理特征,才能使这些工作收到好的效果,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一个幼教工作者,一个幼教管理干部,只有很了解掌握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才能提高工作质量。2.为幼儿家庭教育,父母提供教育儿童心理学知识很多研究证明,儿童将来个性发展的性质、方向往往与早期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包括家庭气氛、父母对孩子的言语方式等)有密切的相关。父母掌握的育儿知识越多,孩子发展就越好。做父母的知道一般儿童发展的程序,不同年龄应该达到的发展指标,他们就能更有意识地预期自己孩子成长的水平,是正常?超常?或落后,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施以最适当的教育与教养措施,而不是盲目地“揠苗助长”或埋怨自己的孩子笨,不长进等。3.为其它儿童
8、工作提供学前心理学的理论帮助婴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儿童文艺创作(电视、图片节目等)儿童玩具、服装设计等。学前儿童心理的学习可望可以下收获,教P8,4方面学生自学。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任何研究方法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一定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普通心理学提出的原则也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应该遵循的原则。针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特点,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性原则学前儿童心理活动是由客观存在外界事物引起的,是一系列生理变化实现的,是表现在幼儿的实践活动之中的,因此,必须依据幼儿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及幼儿机体
9、的发展,特别是幼儿高级活动的发展来研究,才符合幼儿的真实情况,而不能附加任何主观臆测。此外,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研究儿童心理,应尽可能广泛收集材料,收集过程中应对观察到的材料作客观、真实记录、全面分析,不可凭主观同意想来给儿童心理下结论。二、发展性原则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学前儿童,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品质,更应该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征和品质以及心理发展的趋势。三、教育性原则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而不允许进行任何有损于其身心健康的研究,我们在进行学前心理研究时,必须绝对禁止有定儿童身心健康的实验。从设计步骤、时间安排、举止言谈都考虑 。第二节 学前儿
10、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一、纵向研究与横断研究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的不同,在幼儿心理学发展上也会有个性差异,所以在研究时,应考虑既要照顾到一般情况,又要照顾到个别,比如对一些超常儿童或弱智儿童的研究要考虑到他们的个性差异,分别对待。(一)横断的研究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某一心理特征或若干心理特征的研究,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比如,对3岁、4、5、6、7岁5个年龄共200人进行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年龄阶段言语发展水平,或者对大、中、小班4、5、6岁儿童无意记忆的研究等等。这种方式的优点:一是省时间,能在较短时间内对不同年龄儿童进行比较研究,以
11、了解某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典型特征,从而找出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二是可以收集大量的资料。不足:不容易看到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及关键性的情况。 (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一个或一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变化。 这种追踪可以是一方面的,也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研究某个儿童从开始学说话1岁半开始到6、7岁时言语发展情况,可以对某个或几个幼儿进行追踪研究等,一般是间隔一定时间,不太长时间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研究,儿童年龄越小,发展变化越快,时间间隔应越短。这种方式优点在于能较祥细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中质变的过程。不
12、足是费时较长,不易同时对大量对象进行研究,而且研究过程中不可控制的因素可能干扰甚至中断研究。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也称系统研究与专题研究)陈p12-13(一)整体研究整体研究又称系统研究,即把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二)分析研究分析研究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一)差异研究 差异研究主要是指对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的研究。(二)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或心理现象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3、并不能说明关系的性质。(三)因果研究 因果研究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四、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一)双生子研究 是指通过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二)跨文化研究 主要是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以查明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第三节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一、观察法(一)定义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劳动中的言语、行为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征的方法。”这是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在儿童心理学史上,早期的研究大都
14、是采用此法。(二)种类从观察的时间上分为:长期的、定期的;从观察的内容上分为:全面的、重点的。(三)观察法的运用要运用观察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观察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制定好的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作好观察准备。2观察时必须尽量使幼儿感到自然,注意尽量减少对被试幼儿的干扰和影响,免得他们不自然,而使观察结果没有价值,为了避免干扰,在有条件的地方,观察都可以在另外的房间里通过单向玻璃进行观察,也可以利用现代化装置,如录音、录像电视设备等进行。3观察时要作详细、精确的记录,切忌大概记录,这样做容易以成人的言语或想法来主观的修改幼儿的言语行为表现。作了详细记录是为了日后分析作为依据。4由于
15、儿童心理不稳定,其行为往往表现出偶然性,因此对儿童心理观察一般要反复多次进行。二、实验法(一)定义就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的实验,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活动的条件,引起儿童一定的心理活动,以便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二)种类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这三种方法。(三)简介1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专门装置的实验室中进行的, 2自然实验法是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控制或改变某些条件来进行。3教育心理实验法在幼儿心理研究中也是常用的,它是一种结合教育和教学来研究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三、测验法(定义是陈p20)(一)定义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测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
16、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二)测验法的运用运用测验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学前儿童的独立工作能力查,模仿性强,对学前儿童的测验都是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2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不仅要掌握测验技术,还应掌握对学前儿童工作的技巧,以取得幼小儿童的合作,使其在测验中表现出真实的水平。3学前儿童的心理尚不成熟,其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差。因此,切不可以仅以一次测验的结果作为判断某个儿童发展水平的依据。四、调查法与问卷法(陈p22-23)调查法和问卷法又统称间接观察法(一)调查法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
17、解儿童的心理表现。包括当面访问和书面调查两种形式。调查法在运用时要注意:一是访问须拟定好调查提纲;而是访问人员应熟练访问技巧。调查法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有特殊作用,因为:1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常常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地自然表露,而不能在研究者规定的时间和场合被诱发出来。2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变化大,研究人员和学前儿童接触的时间毕竟有限,他们所观察到的往往只是一时一事。缺点是:当面调查访问费时,调查结果缺乏准确性;书面调查由于被调查者不能较好把握调查意图而影响资料的提供。(二)问卷法可以说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即请被调查者按照拟定的问卷表做书面回答。既可以运用于与学前儿童有关的成人,也可以运用于年龄较大的
18、幼儿。优点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便于统计的资料;缺点是问卷的信效度难以把握,主观因素太多。五、谈话法与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谈话形式自由,但目标明确。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第三章 儿童心理学发展简介第一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盖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算起的,这是在儿童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比较系统科学著作,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氏的儿童心理一书是世界公认的第
19、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著作。(建议参考材料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条件(一)近代社会的发展近代社会发展及近代思想家的儿童观,为近代儿童心理产生打下了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准备了直接的前提。(三)近代西方的教育发展要求近代西方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在教育理论中还有一种叫“心理学化的教育”观点,主张教育应以心理学规律为依据,(四)研究方法的突破 杨利珠P41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等因素,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也就成为
20、历史发展的必然了。二、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近代西方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是从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出版的儿童心理一书算起的,这是儿童心理史上第一个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较系统的科学著作,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的诞生。一般认为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第二节 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派别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两大派别:一是天性论,一是习得论。一自然成熟理论自然成熟理论强调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身心的发展变化是受机体内部因素即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所制约,外部环境的作用不是不重要,但它只是为正常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成熟
21、程序。代表人物美国的盖赛尔(AGesell 1880-1961)。二环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在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行为是由环境力量塑造的,任何正常儿童都能学会任何事,只要具备或施加适当的环境条件,认为发展是个连续的过程,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不是意识等。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创始人毕生(J.B.Watson 1878-1958),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R.Skinner),西尔斯(R.R.Sears)及社会学习理论者班杜拉(A.Bandura)等。三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是著名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依德(R.Freud 1856-1939),他的理论对儿童心理影响较大
22、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的人格结构理论;二、是他的性欲阶段理论。在他的人格结构论中,提出一个人的人格是由处于意识的三个层次上的本我、自我、超我构成,各自遵循不同原则。李丹P11。四认知发展学派主要代表有 皮亚杰(J.Piaget 1896-1980)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用发生认识论的观点研究儿童心理,且其发展认识论也是通过儿童心理研究建立的,他在儿童心理学上主要贡献是他的发展阶段理论,他用数理逻辑中“运算”概念来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认为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各阶段出现了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逾越或颠倒。具体分为四个阶段,即:李丹p13在心理发展的因
23、素上皮亚杰是内外因相互作用论者。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亦称维、列、鲁学派)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苏联建国初期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以针对当时流行的行为主义的SR及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直觉,他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思维、言语、随意记忆等)进行了长期研究,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随意的以言语为中介的心理过程,并非是人自身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的人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并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列昂节夫和鲁利亚都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证明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随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他特别强调了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阐明了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的相互联系及转化的思想,即内部活动起源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心理学 学前 心理学 复习 要点 8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