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观后感(共12页).docx
《《走向共和》观后感(共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共和》观后感(共12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走向共和观后感走向共和可贵的是相对去脸谱化,我看到了与历史课本里描写得不一样的前人,他们依然有很多缺点,却也有正能量的一面,慈禧原来是个知人善用、明辨事理的老太太,李鸿章是个志存高远、可惜生错时代的悲情大才,袁世凯也不再是脑海里那个圆乎乎的卑劣粗人,而是个左右逢源、有勇有谋的政客,清朝逊位他功不可没。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走向共和的观后感,仅供参考!走向共和观后感时间到了1911年,这一次,孙文才真正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实际上早在1895年开始,孙文党人领导了广州起义开始,孙文一直南方不同的地方起义着,十皆败役。那时候,清国人的人只知道孙文是个不靠谱的孙大炮,就你那
2、点实力,能和清政府对抗吗?(好像这样的观点,历朝历代皆有,但历史不容假设,往往就是一些偶然的时间,促成了历史跨近一大步)但是以拆拆的见解,中国历史的进步有时候不是靠一股军事力量去推翻另一股军事力量。往往实力之间,还有权谋。实际上,一个重大的历史契机出现于1908年,那就是慈禧太后的过世。中国的进步往往出现了这样的特征,某位实权的君主活着,那就谁也别想改动,除非他自己要改。如果实权的君主崩了,那好吧,一切重新洗牌。依今天的眼光来看,仅仅武昌起义是颠覆不了清朝的政权的,但是,各省相继宣布独立,却造成了非常非常大的声势。清朝覆灭的还有一个重大因素,是清廷内部的权力迅速向袁世凯集中。我曾经看过唐德刚先
3、生的袁氏当国一书,大概不超过10个步骤,历时60多天,清王朝即土崩瓦解。袁世凯一方面派冯国璋攻下汉口,给革命军以军事威慑,继而攻而不克,一方面,以南方军为筹码压制朝廷力量。1,要求太后下罪己诏;2,要求“奕劻”内阁总辞职,袁出任总理大臣,解散皇族内阁;3,向国库要银子,向太后皇族要银子。这下清廷没钱了,袁世凯有钱了。4,拿出退位条件,可怜巴巴的隆裕太后完全是看着不杀孤儿寡母,还有四百万两优待银子的基础上,同意,退位。退位诏曰: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4、几千年皇族统治的历史,大多数时间,稳定有序。但是共和肇始,一个字:乱!但是这是一个国家走向一个现代文明国家不可不经历的阶段。英国“光荣革命”乱不乱?“法国大革命”乱不乱?相比他们,清朝演变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实际上南北议和,互相妥协的结果。乱是有原因的,清廷退位之前后,各派的政治理念是大不一样的,杨度等人主张“君主立宪”(注意:不是君主专制,并且是实君立宪);孙文等人主张“责任内阁制”(孙文前期主张总统制,袁世凯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前主张责任内阁制,有人说孙文这是看人下碟子);而袁世凯主张“总统制”(大总统享有绝对权力)。但是三个派别,都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都可以找到不同的
5、版本。(今年的几位法学学者,杨晓青之流真荒唐,无德无耻才能说出不要宪政的话)。1912年的临时约法和1913年的天坛宪草体现了孙文党人的意志,都主张对总统权力作出限制。国民党教父宋教仁甚至在不争取总统之位的基础上,决议组成国民党的责任内阁。后被应桂馨、洪述祖刺杀于闸北火车站。刺宋一案,牵扯了当时的国务总理赵秉钧,但是赵秉钧不明不白中毒死去,案子成了悬案,最后成为双方互相攻击的口实。但是刺宋一案,却大大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国民党人放弃了法律斗争的手段,重新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想想真是民族之悲哀!1914年,袁世凯通过国会通过中华民国约法,确立了总统制的政体。袁世凯终于当上了民国的政治制度下
6、权力至高无上的大总统。但是,儿子想继位,手下想当开国的大臣,一番撺掇之下,开始了复辟帝制的道路。1915年8月,美国宪政大师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一文,认为中国人知识程度太低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只适合于君主制。袁长子袁克定和筹安会杨度等人发动议定国体,复辟帝制。1916年元旦,袁世凯登基为洪宪皇帝(“洪”来源于洪武帝朱元璋,说明不是满族人的天下,“宪”就是宪法,成为实君立宪),但是“德不配天”当年的6月6日,袁世凯尿毒症身死。段祺瑞发兵,重建共和。最后,还原一下被央视删除的那段经典,孙文说: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可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了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
7、。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自由是民众天赋的权利。可是我们只看见了当权者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利,没有自由。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是我们只看见了民众对于当权者恐惧的爱,当权者对于民众口头上,虚伪的爱。民国更应该是法治之国,可我们看到的是行政对于立法一次次的干涉,你不听话,我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甚至暗杀你。立法成为行政蹂躏的妓女。民国六年,何尝不是这六十年的真实写照。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哎!走向共和观后感走向共和开篇便围绕着一个非常现实的主题:找钱!钱钱钱钱,搵食艰难,揾钱不易,这已是亘古不变的难题,对于身处于经济危机大时代的我们更是感触良多。在电视剧里,缺钱已经不是个人的纠
8、结,一个国家中,各个阶层都绞尽脑汁只为找钱。清政丅府需要钱,一方面北洋水师需要扩充军备,一方面慈禧太后要修颐和园过六十大寿,但是国家没有钱,开源节流都拿不出这个钱。为了要钱,中堂大人可以低三下四求财政上拨款,为了要钱,太后娘娘把军费装进了自己的后花园。与此同时的日本政丅府也需要钱,要钱去发展现代化事业,要钱去打造“大东亚共荣圈”。与慈禧太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治天皇,他把自己的私房钱捐给海军,皇后也把金银首饰全部捐出来,头上没有了金叉银钏只有戴樱花。清朝,缺钱的不只是朝廷,地方上发展实业、办洋务也缺钱。农民起义军造反也缺钱。在海外,孙中山准备闹革命也缺钱;在国内,康有为发起变法改革也缺钱。没有钱
9、,地球还是要转,甚至转得超出了预算,转得时代跌宕、英雄辈出,同时也妖孽尽出。选择“钱”这样一个俗气的话题作为故事切入口,很现实很靠谱又带着一点幽默。从清末到民国,是近代史上最混乱的年代,也是最惹人情思的年代。小时候看TVB,但凡看到这个年代的戏,我们都叫做“旗袍与洋装”时代。因为时值乱世,人才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演绎到极致,回忆过去,那些历史书中模糊不清的年代里,人最美花最艳故事最动人。要怎么看待历史,是一个严肃却很自由的态度。拍历史剧的导演免不了要被人骂,说他扭曲历史,丑化伟人、美化汉&奸等等。但历史要怎样看才算公正呢?态度,本来就是唯心的东西,见仁见智。即使有历史书为证,那写书的人也是有自己的
10、立场的。一个历史人物怎样评价,并不是一门科学,他是不可以被盖棺定论的,因为一百个读者眼中会有一百零一个哈姆雷特。某些人,咳咳,某些人,要我们站在现代的高度历史制高点去看待过去,于是乎,封建士大夫极力维护已没落的王朝成了阻扰世界发展潮流的行为,于是乎,天平天国这样的愚昧流寇反而成了放抗封建专制的大英雄,这显然对处于那个时代的人物是不公平的,而且,你凭什么认为现在的观点就比过去先进?编明史的是明朝的敌人大清,它肯定要以情的政治立场去评价明的人,同理可证,二十四史非史也,后来人的意淫耳。所以,我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是,永远不要去相信历史书上的,当然你可以结合你找到的数据,去相信你觉得可相信的,去摈弃你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向共和 走向 共和 观后感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