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4古代诗词四首-》课后练习题(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4古代诗词四首-》课后练习题(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4古代诗词四首-》课后练习题(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4古代诗词四首 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 咏志(yng)子规啼(d)B竦峙(sng) 枯藤(k) 断肠人(cng)C萧瑟(s) 天涯(y) 夜郎西(lng)D澹澹(dn) 残夜(cn) 潮平(zho)2下列各项中对本课四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B天净沙秋思通过叙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抒发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C次北固山下通过写北固山外江春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D闻王
2、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和同情之情。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B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仙”。D王湾,唐代诗人。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寄托乡思的鸟类。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后面十句,皆为观海所见。B次北固山下以对偶句开头,既
3、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5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B第二句诗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
4、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7把下面这些句子重新排列,意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杨花落尽、杜鹃啼声声的时节他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李白十分担忧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李白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湖南龙标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A BC D二、句子默写8默写。(1)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_,_。(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
5、在李商隐夜雨寄北“_,_”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的牵挂中。9根据提示默写。(1)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_,_。(2)次北固山下中,“_”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3)观沧海中抒写想象的句子:_,_;_,_。(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的句子:_,_。三、其他10(题文)文学常识填空。(1)观沧海一诗选自_,作者是_,字_,_(朝代)_家、_家、诗人。他的诗以_著称。他与其子_、_合称“三曹”。(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_,字_,号_,_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3)天净沙秋思的体裁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单元4古代诗词四首- 2019 年秋部编版七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一 单元 古代 诗词 课后 练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