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品德学科工作计划(共4页).doc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品德学科工作计划(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品德学科工作计划(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品德学科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品德学科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程,是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围绕教研室2016年下半年工作计划,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方式,创新教研机制,推广教研成果,提升指导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小学品德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具体目标: 1、继续深化堂教学改革,探索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品德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2、小学低段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
2、组成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家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 3、小学中段品德与社会要根据小学中段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及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3、国情、历史和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4、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明行为的习惯;综合性生活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2017 学年 第一 学期 品德 学科 工作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