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 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一、名词解释: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
2、一种蓄势。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2、“人的文学”: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
3、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3、鸳鸯蝴蝶派: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3、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
4、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4、文学研究会: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2、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叶圣
5、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为文学研究会的力作。文学研究会也注重翻译,以译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为多,他们还猛烈抨击作为游戏和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最有成就者为叶绍钧,理论方面的代表者为沈雁冰。3、文学研究会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新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5、创造社:1、成立于1921年6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十余种刊物。2、创造社初期主张为
6、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3、 1925年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社作家发生分化,提倡革命文学,并从行动上投入革命浪潮。大革命失败后,分化进一步加剧,一部分作家退出创造社,郁达夫因为与创造社个别成员意见不合也退出创造社。另外,又增加了一些成员,如冯乃超等。1929年2月,被国民党查封。6、新月派:1、现代新诗
7、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是在新月社的基础上形成的,1926 年 4 月在晨报副刊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2、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3、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
8、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情感的节制”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7、语丝社:1、1924年11月成立,办有语丝周刊,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俞平伯等。2、他们创作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
9、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鲁迅称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3、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8、湖畔诗社:1、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湖畔诗社成员致力于诗歌创作,同年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因此得名为湖畔诗人。2、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湖畔诗派是沐浴五四时代精神而成长起来的诗人,他们身上具有清新、自然、纯情、率真的特点。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诗歌创作的基石。3、然而,与前代诗人不同,他们将爱情、婚姻自由,
10、几乎当作了个性解放、自我完善的全部内容。所以,他们的作品主要写爱情,爱情诗是他们对于中国诗歌的主要贡献。 这些诗作很能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四个年轻人。二、 简答、论述:1、晚晴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种维新思潮的发展,晚晴文学呈现了一种繁荣局面。晚清文学的繁荣,体现了外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晚清文学显示了一种把文学推向现代化的趋势。影响:1、文学观念的变化和现代性文学格局的形成,最重要体现在晚清文学明显强化和提高了小说和戏剧这两种文体的地位,明确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为平等并列的四大文体,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这
11、种观念转变,奠定了“五四”新文学整体格局的基础;2、对翻译文学的高度重视。18961916年,翻译外国小说800多种,林纾翻译的小说被称作“林译小说”,形成当时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繁荣了晚清当时的文学作品,对“五四”新文学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很大的影响;3、晚清小说创作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以梁启超为代表提出小说界革命,在艺术上并不成功,但因特别追求小说的社会意义,明确反对把小说看作游戏和娱乐,追求它的社会意义,这种追求实际上就是茅盾、叶圣陶等人文学研究会强调为人生服务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四大谴责小说)。晚清小说初步吸取和运用了一些西方小说的新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加强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
12、直接取材于现实中的人和事,甚至出现了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刻画,为新文学作家实现小说的根本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4、晚清出现了话剧的萌芽: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1906年成立的春柳社,1907年演出茶花女,是第一部登台演出的话剧。2、文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 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历史上包括近代产生过的文学变革或文学改良,它所带来的是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1、文学观念上,文以载道、文笔不分、游戏消遣的传统观念被破除了,借鉴于西方的严肃的文学观念得到了确立,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2、文学内
13、容上,改变了文学仿古的风气,表现人生的求真精神,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文学有负于改良人生的使命与社会责任,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3、文学语言上,僵化的文言被摒除,白话由俚俗的边缘进入文人创作的中心,成为文学语言的正宗;4、文学形式上,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与手法,丰富着新文学的创作,新诗的创立、小说的革新、话剧的传入、美文的倡导,使文体得到了大解放与大丰富。五四文学革命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现代化的新时代。3、 五四文学区别于其他时期的新的文学特色(即基本特征)理性精神的体现。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鲁迅提出要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促进国民性的改造,呐喊彷徨即贯
14、穿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理性批判精神。感伤情调的流行。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伤感。问题小说有感伤的情怀,乡土小说诉说着乡愁,自述传讲着“零余者”的故事,诗,散文,戏剧都不免渗透着感伤情绪。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创造社的追求就是表现自我。鲁迅的野草表达的是一种极为个性化的主观情怀。这一时期散文小品成就最显著,就因为它适合表现作家们各异的个性。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在鲁迅的开放的现实主义影响下,现实主义逐步发展成主流。但相当多的作家向往浪漫主义,要求遭作品中抒发强烈的主观情绪,这不只反映在创造社“身边小说”一类作家、作品上,在多
15、数作家与各种文体上都有所体现;现代主义方法也有所表现,如鲁迅、李金发不同特征的象征主义,创造社的潜意识揭示,新月派对中国现代新诗形式的探索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五四创作方法多样化的局面。 第二章 鲁迅主要著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16热风 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坟 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而已集 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南腔北调集 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三闲集 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16、二心集 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 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书信集两地书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一、简答、论述:1、鲁迅小说成就(钱理群版)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功,可以概括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前者指独特的题材与思想发现;后者指小说结构模式与形式首发的创新。 “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A鲁迅创作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所以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
17、,引起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B 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a、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人(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精神“病苦”。例:药描写华老栓一家的精神愚昧;故乡里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 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祝福、在酒楼上等。b、重在表现对现代中国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小说中常见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前者如示众系列:表现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及对启蒙的质疑批评。后者的模式,也被称为“归乡”模式苍凉的绝望,对绝望的质疑、挑战和反抗:故乡幻景与现实的剥离,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
18、走;祝福注定要离开的漂泊者,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的逃避;在酒楼上 无可附着的漂泊感。这类小说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其中蕴含着鲁迅“反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指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例证:a、狂人日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对立的因素互相嘲弄与颠覆、消解而形成的反讽结构;b、孔乙己外在的喜剧性中所蕴含的悲剧意味;孔乙己与酒客之“被看/看”,小伙计旁观并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隐含作者看;c、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论”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等。d、阿Q正传对全知叙
19、述的嘲弄,从有距离的观照到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介入;e、伤逝 涓生的两难选择,终不免空虚与绝望。此外,还表现在鲁迅的继承、突破与创新。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借鉴西方,吸取传统戏剧美术诗歌小说的艺术经验;诗化小说(伤逝社戏)、散文体(兔和猫鸭的喜剧)、戏剧体(起死)。鲁迅所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小说)艺术经验的结果;当然,借鉴并不能代替作家的创造,鲁迅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他的无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2、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阿Q形象、风格特征及其意义(朱栋霖版)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杰出成就,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当代文学 整理 笔记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