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参加小学科学教研活动体会.pdf





《2022年参加小学科学教研活动体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参加小学科学教研活动体会.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潮涌”心得体会这次“潮涌”活动是我参加的第一次大型的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从上学期五月份起,我开始接触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到现在,实际上已经是 4 个月的时间了。 在这段时间中, 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更好地和小学生沟通,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我所知道的科学知识传授给他们。这里,我想用“传授”这个词可能不是很恰当,因为一些前辈老师一直在跟我说小学科学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从玩中学”这样的一门课程。我想,主要还是因为经验不够,不知道怎么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从玩中学” 。我也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光让学生自己玩,自己探索,自己思考,这个能得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我想我
2、们应该更好地利用时间,所以,老师的引导就变得尤为重要,如果老师没有引导好,一节课就很容易散掉,偏离一节课的内容要点。所以我每次都对上课的时候 “老师不要讲得太多” 这一点都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是好。我明白以小学生的水平不可能在一节课当中明白那么多,但是我想就是泛泛而谈也应该让学生学到大致的概况,基本的原理,操作的规范,因为这些到初中、 高中时再去纠正就会变得更难了。小学生总是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从他们的脑子中冒出来, 我们又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答案,所以要当好一个科学老师是相当不宜的。 我就是怀着众多的疑惑来参加了这次活动,希望从这次活动中得到一些答案。这次活动云集了区基本上所有的
3、小学科学老师,虽说只听了两节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示范课,但是还是让我收获颇多的。首先是沈一小徐晓红老师的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这堂课,在听这节课的时候,我对她要准备这么多的实验材料已经感觉到相当不容易了,因为我每次都为要准备东西而忙得满头大汗。 而且还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而相当苦恼。徐老师还精心设计了本堂课,将书本上的内容作了一个倒置。我对这节课本身并不是很熟,因为还没有上过,但是听完之后,我又觉得相当熟悉,
4、 于是翻看了我们的小学课本和现在的初一课本,发现初一科学里有两节的课的内容正是集中在了我们这节小学五年级的课本知识里面, 而且知识内容也差不多。 而徐老师上课的方式更加接近初中这两节课, 于是我又有些疑问了, 究竟是怎样才能不至于把内容上得太难呢?小学五年级的水平和初中一年级的水平的分界线又是如何划分的?或者说, 我们也可以以初中知识为参考或者是作为小学教学的指导?沈三小张玲燕的反冲运动这一节课是让我相当佩服的一节课,非常有创意, 可以看出花了大量的心思。 其中的双节气球动力小车在课本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加深, 模拟了火箭的多节式发射系统。后来的火柴火箭,让我不由得想起我高中时的物理课,那节物理课
5、上我的物理老师也给我们制作过一根类似的火箭,用的火柴头的量更多一些,因此火箭升空的距离也更远一些, 但是高中生和小学生的理解水平毕竟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 所以,我对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那是相当佩服的。因为按照教研室布置的任务, 我准备了五年级上第四单元的课件,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发现小学科学的难点还是很多的,像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第四单元这样的课程我觉得好像是比较难操作比较难上的,在这一单元中有大量学生实践操作的项
6、目, 这些项目有些也和我们即将举行的科技节比赛中的一些项目相互联系起来。我在想,现在的小学生真的有这么高的水准吗?估计是只会做,不理解是什么原理的, 这样还稍微简单点。先别说五上的第四单元, 就是第二单元中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这个东西要确实达到让水热起来这一点也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再加上天气等原因, 感觉要真的做出一个能使水变热的太阳能热水器好像还真是不太容易啊! 所以像张老师这样的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下午的优秀实验器材改进、 自制教具展示中, 我又进一步体会到了集体的智慧是强大的, 我想我平时还是缺乏思考, 没有把一些非常普通的东西拿来细细研究, 其实科学无处不在, 一些简单的东西稍稍
7、改变下就可以成为非常实用的科学教具了。下次如果还有类似的机会,我一定会努力把握的!最后,我还是希望可以多多参加这样的科研活动,多多听有经验的科学老师的课,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我想,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够学到更多。时间的磨砺, 经验的积累必将成为我教学前进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加“潮涌”小学科学研修活动体会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10 月 29 日我参加了以“创新实验教学”为主体的“潮涌”小学科学研究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小
8、学科学活动,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整个活动过程紧凑、 有序,活动内容丰富。 尤其沈一小徐晓红老师和沈三小张玲燕老师分别执教的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和反冲运动展示课,让我受益匪浅。一、不拘泥于教本,灵活运用。许多时候我们教师常根据教材编排,按部就班。其实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目标, 理解教材内容基础上, 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我们可以巧用、活用教材。如徐晓红老师对教材处理上采用倒置的方法,将地震、火山的形成放到认知地球内部运动之后,通过实验探究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了生动形象活动, 使学生学得更扎实, 学得更有趣味。 张玲燕老师则是截取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资料库里的内容, 结合实验包资源,
9、在拓展中而又不夸大地上了一堂有声有色的趣味性实验课。二、实验和器材选择精、细。实验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有几个实验活动不落实, 感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假如每个实验活动都要落实,教学时间不够,达不到明显效;有时会因材料问题导致实验失败,达不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实验和实验器材的选择在科学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活动中的两堂展示课都有效地选择实验及实验器材。 徐晓红老师为模拟地幔运动会引起地壳变化的有效性, 课前查阅多方资料及自己动手试验,选用了水来替代地幔, 六大板块形状的卡纸替代地壳。 实验中为了方便摆放六大板块和提高实验效率,又不断摸索,最终选择先将六大板块拼放在一张纸上,再一起放入
10、水中为模拟板块相撞而隆起更有实效性, 徐老师改进实验器材, 将普通纸张改用海面纸, 优化了教学。张老师也是如此, 有选择性的选择实验进行教学,尤其是自己自制的趣味性火柴火箭运用到教学中,彰显了新课程理念,呈现了这次活动主题。三、模拟实验指导到位。小学生对模拟实验的兴趣浓厚,但实验易乱,易失控。因此教师要有序地对学生实验进行精心策划指导。两堂展示课中, 展现了两位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教学素养。如做地幔运动会引起地壳变化模拟实验时,徐老师有意识问学生: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轻轻地吹”。一个小小的提醒,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地幔是缓慢运动的,明白做实验一定要精确。 张老师指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11、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导学生做白醋、小苏打气体反冲实验,一句“要盖紧瓶盖,轻轻摇晃,放置黑线上有利观察反冲效果” ,使实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生疏的实验,张教师通过自身讲解、亲手示范等手段,让学生实验做到位。在这次研修活动中我学到了科学的教学技巧和新的教学理念,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更多的了解。听课心得每次听课对自己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都会有很多的收获。10 月 29 日在沈三小听了二位老师的两堂课以及专家的点评,感受较深。1、小学的科学老师上课
12、真的很棒。徐老师的课,她从地球内部缓慢的运动讲到剧烈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一步一步深入, 学生自然而然想到地形变化,课堂效果很好。张老师的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卫星发射利用什么动力升空入手引出反冲运动,上了一节让我大开眼界的拓展课,学生们思路很活跃, 动手能力很强,一节课时间过的真快。 很佩服老师们这么会动脑筋, 难怪学生们这么喜欢上科学课。两堂课的教学不仅学生学的轻松快乐,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自己对教材的挖掘、课堂语言的简练、 学生思维的引导等方面还很欠缺,需要不断地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小学的科学老师都很注重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了一年多的小学科学,上课前的实验材料
13、准备得花大量的时间,没有专门的实验员, 而现成的材料很少,科学组的老师们为找材料简直挖空心思,要上好一节课很不容易。 但他们都兢兢业业, 注重学生实验探究、 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初中科学教学打下结实的基础。下午看了这么多老师的教具改进,真佩服老师们的创造力, 为有效教学想了很多金点子, 花了很多功夫。 以前自己在初中, 无论是学生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有现成的仪器,操作比较方便,成功率很高,而且有专门的实验员,根本不需要怎样动脑筋, 到了小学一开始很不适应, 感谢四小科学组老师们无私的帮助和鼓励,使自己慢慢适应小学的科学教学。今后自己在实验教学方面还需不断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14、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加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参加“潮涌”小学科学研修活动体会有幸参加了年 10 月 29 日在第三小学举行的以“创新实验教学”为主体的“潮涌”小学科学研究活动。整个活动进程紧凑,内容丰富。活动中,上午两位老师以“创新的实验教学” 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的两堂课;下午又有八组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集结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的教具创新及改进;最后教研员马老师对 “实验教学”主体活动进行了总结。一天的时间让我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执教老师对教材的处理
15、不再拘泥于书本。很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都是按照着课本编排的内容来进行教学, 但是就如毛校长在上午对两位老师进行评课时所说的,我们应该适当的对课本说“不”!确实,上午的两堂课都体现了两位执教老师对教材相当娴熟的处理能力,让教材能更好的为课堂服务。 徐晓红老师的地球内部的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课,将火山、地震这块内容和地球构造这块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换, 让学生在认识地球构造的基础上再来推测引起地球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 张玲燕老师的 反冲力 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资料库里的内容, 张老师本着拓展不深化的原则,将这堂课上的十分精彩, 学生在课后对反冲力的认识肯定非常到位。二、教师们对实验的处理别出心裁。
16、实验一直是我们小学科学课堂上的重要角色,同时很多课本上的实验受到了器材或者是可行性方面的一些限制,这也是困扰我们小学科学老师的一个大难题。而在上午的两堂课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两位老师的精彩教学就是这两堂课同样相当精彩的实验部分了。徐老师经过反复的实验尝试, 将课堂上用的代替板块的实验材料从普通的纸到卡纸再到这次课堂上使用的海绵纸,实验器材的不断改进让实验的过程和效果更加的优质化。而张老师在课上向学生们展示的各式“火箭”更是体现了张老师自身优秀的素质和勤于钻研的精神,最后用火柴制作的火箭更让听课的老师都赞叹不绝。三、小学科学教师的智慧大集结。这次“创新实验”为主题的活动的另一个大亮点就是下
17、午由八位老师展示的教具改进。这次几位老师带来了他们自己制作或是改进的教具, 为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也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解决了很多的难题。比如一小的陈老师和四小的贺老师做的六年教学中应用到的“轴不变,轮变大”的实验器材之间PK,展示了两组老师的智慧,个人认为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这些器材进行批量生产, 不仅能弥补目前实验器材中这部分的欠缺,实验的效果更是十分明显, 对得出结论十分有帮助; 三小张老师的物体间的
18、静电感受器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将难以掌控的气球用很常见的吸管来进行代替,不仅方便效果也十分明显;还有沈小蒋老师的“大型”温度计,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对学生更好的“读温度计”有很大帮助。而后刘校长对各位参赛教师的教具进行了点评,分析了这些教具的优点, 同时也指出了这些教具还存在的缺陷,帮助我们对教具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在活动的最后,教研员马老师对我们的这次活动以及这一学年的研修进行了总结,让“实验教学”真正的走进我们的课堂。这次活动使我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努力,勤奋钻研,继续探究“实验教学”,使自己的课堂能有更大的进步!参加潮涌活动的心得体会年 10 月 29 日,在教研室的组织下
19、,我们科学老师参加了区教研室举办的“潮涌”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三小的张玲燕老师和一小的徐晓红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一课。徐老师上的是地球内部的运动引起地形改变让我耳目一新。整堂课上下来,徐老师那一环扣一环的环节安排,让我们听课的老师很受享受。本身地球内部的运动, 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可是通过徐老师的实验设计, 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个脚手架, 能轻松地理解书本中的知识, 而且实验学生在操作时也比较容易。张老师的反冲运动这一课,对我来讲是新兴的一堂课,她给我们展示了如何上拓展课, 让我们很受学习。 毛校长的点评, 使我对这两堂课又有了质的认识, 颇有感受。 想想自己上的课, 需要改进的地方真的是有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参加 小学 科学 教研 活动 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