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高速公路泥化透水性泥岩路基修筑关键技术安徽交通运输厅.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高速公路泥化透水性泥岩路基修筑关键技术安徽交通运输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高速公路泥化透水性泥岩路基修筑关键技术安徽交通运输厅.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公示内容(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高速公路泥化透水性泥岩路基修筑关键技术项目简介1、项目背景安徽省北沿江马巢高速公路及泛巢湖地区普遍发育泥岩,泥岩具有抗压强度低、透水性强、遇水易泥化、崩解等特点,容易引起路基沉降、边坡溜坍、路基翻浆等工程地质问题。废弃泥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将带来大面积的取土场及弃土场,工程造价大幅提高。为解决泥岩是否能作为路基填料、如何作为路基填料、应采取何种措施问题,特成立课题组进行高速公路泥化透水性泥岩路基修筑关键技术的研究。2、主要研究内容及核心专利主要研究内容:泥岩基本物理特性、路用性能研究;泥岩技术分级方法及其标准研究;泥岩路基填筑优
2、化组合施工方案;泥岩路堤沉降控制标准和措施;泥岩路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安全防护关键技术;泥岩路基典型断面设计;泥岩路基施工技术指南。研究成果被同行知名专家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与本项目相关专利授权5项,另有4项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获得学术论文9篇。针对泥岩路基修筑的问题,项目核心专利如下:提出了“一种治理桥头跳车的过渡路基”(授权发明专利号:ZL20101 0560364.7),基本解决了泥岩段路基路面沉降导致的桥头跳车问题,完善了公路路基填筑的施工技术体系。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冲击碾压最佳松铺厚度的方法”(申请发明专利号:201510309355.3)和“一种利用冲击碾压形成的多
3、填料层路基结构”(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520389473.5),有效避免了盲目增加冲击轮的质量或碾压遍数以提高压实度的方法,节省工程造价,延长泥岩路基使用寿命。提出了“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520929579.X)和“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805963.3),有效地提升路基整体稳定性和强度,较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保证路基修筑的工程质量。3、技术创新通过大量泥岩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能测试;依据现行规范,提出了基于物理特性与路用性能的泥岩分类方法和分级标准。提出了“破碎机+羊足碾+三层填筑振压+冲击补压”的最佳组合压实
4、技术,创新了根据冲击压路机机具质量确定土体最佳分层补压厚度的方法。建立了路基深度、粘土封水层厚度、雨后路基晾晒时间以及泥岩风化程度与路基含水率的预估模型,创新了泥岩路基封水过渡层典型结构及关键施工技术。从压实度、路面结构层附加应力、坡度、舒适度四个方面提出泥岩路基差异沉降度控制标准及治理泥岩路基桥头跳车的过渡结构,构建基于多层次分析方法的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权重确定模型。4、经济效益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北沿江高速公路一期马鞍山至巢湖段,通过科学合理利用泥岩填料,节省路基填料84.47万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693.18万元,节约工期约90余天。项目研究成果正服务于北沿江高速公路二期巢湖至无为段
5、,从2014年至今,节省路基填料42.34万方,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317.12万元,预计竣工后将获得直接经济效益4832.93万元。5、应用推广情况本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北沿江高速公路一期马巢段和二期巢无段,已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仍在持续增长中,马巢段通车两年来,泥岩段路基路面使用性能良好,未见任何病害和不稳定迹象,研究成果不仅可应用于安徽,还能为全国泥岩段公路建设提供科学指导。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主要完成单位创新及推广贡献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单位,筹措研究资金,组织制定总体技术路线,全面负责课题的组织与管理,协调项目实施,并负责提供研究资料。成功地
6、将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北沿江高速公路马巢段第23路基合同段进行推广应用,目前正在应用于北沿江高速公路二期巢湖至无为段。对泥岩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马巢段泥岩的物理特性和路用性能,并进行技术分类和分级,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通过试验段铺设粘土封水层的试验,建立了路基深度、粘土封水层厚度、雨后路基晾晒时间以及泥岩风化程度与路基含水率的预估模型,提出了泥岩路基封水过渡层典型结构及施工控制要求,并提出“破碎机+羊足碾+三层填筑振压+冲击补压”组合压实技术。提出了“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520929579.X)和“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发明专
7、利申请号:201510805963.3),有效地提升路基整体稳定性和强度,较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保证路基修筑的工程质量。根据现场冲击压实试验研究,得到了沉降量、压实度、土基回弹模量随压实遍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冲击压实施工工艺和泥岩路堤沉降控制标准。对第1、2、3创新点做出重大贡献。合肥工业大学项目研究的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制定总体研究技术路线;对科研的方向、创新点起到总体把关的技术作用。通过密度实验、液塑限实验、颗粒分析与破碎试验、崩解与膨胀率实验、击实实验、承载比实验、单轴抗压强度、泥岩回弹模量实验等,揭示了马巢段泥岩的物理特性和路用性能,并进行技术分类和分级,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依据现场重
8、型、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测试,得到振动碾压遍数与动力触探锤击次数间关系,提出了泥岩路基密实度分类标准和路基压实控制标准,针对互通式立交桥头路段的路基差异沉降,提出了“一种治理桥头跳车的过渡路基”(授权发明专利号ZL201010560364.7),基本解决了泥岩段路基路面沉降导致的桥头跳车问题。针对人为选定及控制碾压厚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冲击碾压最佳松铺厚度的方法”(申请发明专利号:201510309355.3)和“一种利用冲击碾压形成的多填料层路基结构”(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520389473.5),有效避免了盲目增加冲击轮的质量或碾压遍数以提高压实度的方法,节省工程造价
9、,延长泥岩路基使用寿命。从压实度、路面结构层附加应力、坡度、舒适度四个方面提出泥岩路堤差异沉降度控制标准,构建了基于多层分析方法的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权重确定模型,确定了14个影响因子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权重值。依据边坡稳定监测得到了应力、应变随时间、边坡高度的变化规律,对第1、2、4创新点做出重要贡献。推广应用情况泥岩作为路堤填料,有效解决了泥岩发育段筑路材料短缺和泥岩大量换填占用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研究成果的成功应用为泥岩发育地区高速公路征地取土困难和占用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解决途径,具有较好的工程推广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北沿江高速公路一期马鞍山至巢湖段,节省路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收藏 精品 资料 高速公路 透水性 泥岩 路基 修筑 关键技术 安徽 交通运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