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37美学密训高频考点汇总.doc
《自考00037美学密训高频考点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037美学密训高频考点汇总.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绪论. 1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 1第三章 审美形态论. 3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4第五章 艺术论. 5第六章 审美教育论. 6第一章 绪论知识点名称内容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诞生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鲍姆加登 1750 年出版的美学 一书为标志的,鲍姆 加登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在中国美学史上,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 20 世纪。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形成于 18 世纪。美学研究的核心方
2、法(1) 美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2) 首先,美学从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3) 其次,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精神活动。(4) 再次,美学涉及人的生存等本源问题。(5) 最后,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所要进行的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都离不 开哲学思考。 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 存在论为哲学基础(1) 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为根基的,而马克思的实践论则内在地包含着存在论 维度,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构成了美学的哲学基础。(2) 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
3、践中双向建构、 同步发展的。(3) 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的实践 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美学被划归为人文学 科的原因第一,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第二,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不同哲学基础先验主体论康德理念论柏拉图绝对精神论黑格尔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海德格尔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 本内容和特色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1) 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2) 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3) 最根本的,马克思是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
4、把握和说明人的社 会存在的。概而言之,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为根基的,而马克思的实践论则内在地含摄着存 在论维度。马克思的实践论与社会存在论的结合,亦即实践存在论就构成美学理论的哲 学基础。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知识点名称内容审美需要(1) 审美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 本身的独特性质。(2) 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 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1审美趣味的标准(1) 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审美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 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2) 审美趣味作为主体
5、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要 提高我们的审美趣味,就要提高我们的审美理想。生物本能说达尔文是“生物本能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动物也有美感能力,例如雌鸟有能力欣赏雄鸟羽毛的美好。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就是性本能,审美与艺术的活动,就是人的 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生物本能说的不足(1) 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以至于把 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2) 由于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内容,从而也就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 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劳动说代表人物是普列汉诺夫, “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审美发生
6、理论应解决 的基本问题审 美 活 动 何 时发 生? 何以会发生?这一问题包括两个层次: 审美发生的一般条件与特殊条件;(审美 发生的外部原因) 第二,审美发生的精神动力与内在原因。(审美 发生的内部根据)怎样发生?揭示条件与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解决办法:第一,通过对考古发现的原始文化遗存物的分析与研究,确证、推断、重建早期人类审 美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第二,借助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究原始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心理机制。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1)“劳动先于艺术”。(2) 从人的心理本性上来说,他潜在地包含着某种审美的要求,但是,只有通过劳动 才能使这种潜在性转化为现实性。(3)
7、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审美理想(1) 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2) 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活动的特殊性(1) 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2) 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3) 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4) 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 功利性的统一(1) 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 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2) 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3) 审美活
8、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审美趣味(1) 要想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除了尽可能多地进行审美活动,积累起日益丰富的审 美经验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理想。(2) 而审美理想的提高则不仅仅是一件审美活动自身的事情,审美理想在根本上是与 主体的人生理想相统一的。(3) 因此,主体只有通过艰苦的人生实践切实地改进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最 终提高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 多样统一原则(1) 多样统一是审美对象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是寓多于一,在变化中显 统一,在统一中见变化。2(2) 所谓多样性,是指审美对象所包含的各个物
9、质因素在形式上的区别与差异。(3) 所谓统一性,是指审美对象各个部分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的内在关系。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 己性的存在方式(1) 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2) 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3) 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第三章 审美形态论知识点名称内容崇高的审美特征(1) 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2) 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3) 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4) 恢弘豪迈的尊严之美。审美形态的主要类别 和特征主要类别: 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和荒诞。特征:
10、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崇高与壮美的联系与 区别(1) 联系: 崇高与壮美的对象都是强大而有力的,因此主体的审美感受都必须经历由 痛感到快感的转化过程。(2) 区别: 崇高一般在冲突过程中展现,是人的力量、精神的动态展示; 壮美则是人 的胜利的静态显现。对优美的理论探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 中说过,“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古希腊 人认为,优美是与节奏、和谐、对称等要素分不开的,此处的“美”是指优美。自然中的优美主要表现为客体对象感性形式的和谐西塞罗把美区分为“秀美”和“威严”两大类荷迦兹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博克优美和美没有多大区别阿奎那美有三个要素: 完整、和诺、鲜明崇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00037 美学 高频 考点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