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x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例如: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光合作用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
2、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般同时发生。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潮解(氢氧化钠、氯化钙)形状改变、电灯发光放热等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挥发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判断依据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6、
3、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由同种分子构成)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也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再构成物质。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微观判断依据是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微观判断依据是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4、(微观判断依据是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原子)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合价:元素化合时表现出的一种性质。(1)化学式的意义: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
5、: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
6、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但是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不是分子的实际质量,但是分子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16、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
7、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普通氢原子没有中子。在原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不一定等于中子数。17、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离核越远能量越高同一周期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同一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氦除外)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同一族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但是氢除外)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
8、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18、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的是阳离子,带负电的是阴离子。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9、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