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义教案(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正比例的意义教案(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比例的意义教案(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扬州市邗江区李典学校 陈艳梅 邮编教材简析这节课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例1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先列表呈现了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几组数值,让学生通过表中数据进行观察,初步认识到路程和时间是几种相关联的量,再通过引导学生写出几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使学生进一步发现这两种量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完整地说明这两种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意义,接着安排试一试让学生再次经历与上面类似的过程,感知和体会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最后对正比例的意义进
2、行了抽象,用字母公式表达关系。目标预设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及字母表达式,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2、让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现实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分析,认识成正比例量的特点,并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教学难点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获得知
3、识的同时,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通过对比,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总结中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数学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升华。设计思路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事情入手,自然地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比较轻松的理解了“相关联的量”这一比较枯燥的概念,接着通过两次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主动观察、分析和讨论,感知由外到内,理解从初步到深刻,这时引出“正比例关系”水到渠成。练习既有单纯的模仿,也有适当的变化,让学生能真正的理解概念,发展思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过年时,你们有没有收过压岁钱?现在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学生自主交流)2、假如小红有1000元压岁钱,用去500元,还剩多少钱?如果
4、用去600元,还剩多少钱?你能照着这样,再假设几次吗?3、从刚才的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4、小结:用去的钱变化了,剩下的钱也发生了变化,用去的钱和剩下的钱这两种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5、你还能举一些生活中相关联的量的例子吗?二、观察对比(一)第一次对比1、师: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研究。2、出示表1和表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表1时间/时123456路程/千米80160240320400一辆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表2时间/时123456路程/千米20243044503、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比例 意义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