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自考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10月自考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0390_2021年10月单选题1.“有趣的声音”这一内容属于A.生命科学 B.空间科学 C.物质科学 D.科学与技术2.按衣服、学习用具、餐具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是A.按物体名称分类 B.按物体用途分类 C.按物体的差异特征分类 D.按数量分类3.能辨别或认出模式,如发现花边是有规律的,这属于儿童探索学习模式的哪个层次A.认识模式 B.描述模式 C.扩展模式 D.创造模式4.一个图形的基本特征不会因颜色、大小、形态及其摆放位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是A.量的守恒 B.面积守恒 C.形状守恒 D.数的守恒5.观察者直接使用自身的感觉器官进行观察,这是A.直接观察 B.间接观察 C.工具观察 D.
2、非自然观察6.中班认识10以内的序数,让幼儿玩“小动物找房子”的游戏,这是A.情节性的数学教育游戏 B.口头数学游戏 C.竞赛性数学游戏 D.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7.幼儿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说出数词,使说出的一个数词与手点的物体一个物体一一对应,这是A.按数点物 B.按群点数 C.按物点数 D.按数点群8.实验证明,幼儿计数能力开始发展的时期是A.1岁半左右 B.2岁半左右 C.3岁半左右 D.4岁半左右9.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或位置的数是A.倒数 B.相邻数 C.基数 D.序数10.幼儿学习数的组成一般是在A.2岁半以后 B.3岁半以后 C.4岁半以后 D.5岁半以后11.1-
3、2岁幼儿感知能力发展的特点是A.处于运算阶段的初期 B.能用正确词汇表示轻和重 C.熟练区分大小和长短 D.对重量的感知能力的精确性有较大提高12.认识量最为常见的方法,也是基本的方法是A.操作 B.比较 C.分类 D.实验13.测量行为主要表现为模仿,即模仿较大的孩子或成人的测量活动,这是儿童测量概念发展的A.游戏阶段 B.比较阶段 C.任意单位阶段 D.使用标准单位阶段14.幼儿通常进行的测量是A.非自然测量 B.标准测量 C.非标准测量 D.科学测量15.幼儿图形认识过程的发展特点是A.配对-指认-命名 B.指认-配对-命名 C.命名-指认-配对 D.指认-命名-配对16.国内心理学研究
4、较普遍认为,幼儿认识空间基本方位的顺序是A.先前后,再上下,最后是左右 B.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 C.先左右,再上下,最后是前后 D.先上下,再左右,最后是前后17.有关生命科学领域的活动设计,错误的是A.在观察时,应以图片为主 B.在观察时,应以实物为主 C.观察后,要幼儿记录 D.观察前,应鼓励幼儿提出问题18.动物和植物经历出生、生长和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这是指A.生物的生命周期 B.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D.生物的简单行为19.“怎样让方糖化得更快”这一内容属于A.物质与材料的关系 B.物体与材料的运动 C.物体与材料的变化 D.物质与材料的特征20.有关地球与
5、空间科学领域,适合幼儿阶段探究的内容不包括A.地球的物质 B.天气的变化 C.动物的特征 D.太阳的活动问答题21.简答5-6岁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22.简答学前儿童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的环节及指导。23.简答科学游戏选择或设计的原则。24.简答5-6岁儿童计数的教育目标。25.简答学前儿童学习测量的意义。26.论述5-6岁儿童的几何形体教育。27.以“8的分解与组成”为名,设计大班数学活动,要求有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28.以“1和许多”为名,设计小班数学活动,要求有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29.以“有趣的磁铁”为名,设计大班科学活动,要求有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填空
6、题30.容器中的体的体积不因容器的形状、大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是_守恒。31.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过程,主要包括_和数学认知。32.幼儿所进行的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和_。33._是把被数物体这一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这一集合的元素,建立一一对应的过程。34.量是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_,如长度、体积等。35.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从具体到_。36.时间具有流动性、_、周期性、抽象性和相对性的特点。37.幼儿在辨别空间方位时,要经历以_向以客体为中心过渡的发展。38.对于生物身体特征的探究主要包括两类问题:一是生物的身
7、体构造包括什么,二是_。39.在幼儿阶段,_是指幼儿对物体与材料以及对日常周围环境中非生命物质等的直接探究。1.答案:C解析:“有趣的声音”这一内容属于物质科学的内容。P1902.答案:B解析:按物体用途分类。如按衣服、学习用具餐具等进行分类。P483.答案:A解析:儿童探索学习模式的认识模式是指能辨别或认出模式,如发现花边是有规律的。P614.答案:C解析:形状守恒指一个图形的基本特征,不会因颜色、大小、形态以及摆放位置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一个三角形,不会因是红色的或绿色的而变得不是三角形,也不会因锐角或钝角而变得不是三角形。P625.答案:A解析:直接观察即观察者直接使用自身的感觉器官
8、进行的观察,因而又叫自然观察;间接观察即观察者利用测量工具进行的观察,又叫工具观察。P816.答案:A解析:情节性的数学教育游戏是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小班区别“1”和“许多”进行的“小白兔拔萝卜”“游戏宫”等游戏;中班认识10以内序数所用的“给小动物找房子”(什么动物住第几幢房子)、“动物爬山”(什么动物第一、第二)等游戏;大班复习7的配对游戏,教师出示数字卡片4,幼儿需拿出数字卡片3。这类游戏,其情节的简繁程度不同。P927.答案:C解析:按物点数,即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说出数词,使说出的一个数词与手点的一个物体一一对应。按物点数要求儿童做到手口一
9、致,既不重复,也不漏数。P998.答案:C解析:实验证明,3岁半左右是幼儿计数能力开始发展的时期。吕静等在婴幼儿数概念发生的研究中提出,3岁幼儿能计数3以内数的,平均只有20%,无人会点数4,说明3岁学习计数尚有困难。到了3岁半,会3以内计数的,平均可达63%左右,计数4以内的,平均也达56%。P999.答案:D解析:所谓序数就是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或位置(第几个)的数。我们知道用来表示事物数量多少的自然数叫做基数;被数的物体是“第几个”,这种用来表示事物次序的自然数叫做序数。P11210.答案:D解析:幼儿学习数组成一般在5岁半以后开始,在正确教育下,大班末期儿童可做到基本上掌握10以内数
10、的组成,能理解和掌握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P11611.答案:A解析:1-2岁的幼儿已对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量的特征有所体验和感知这时幼儿正处于思维前运算阶段的初期。他们对事物量的特征的认识更多是凭着自己的感觉辨别出哪些物体是大的,哪些物体是小的;哪些物体是长的,哪些物体是短的。虽然他们不会用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他们在活动中能够知道物体的大小、长短等。P12712.答案:B解析:比较是人们认识量的最为常见的方法,也是基本的方法。如比较事物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宽窄和轻重等的量。P12713.答案:A解析:根据罗莎琳德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提供的研究材料,儿童测量概念的发展经历五个阶
11、段。第一个阶段为游戏阶段:这个阶段的测量行为主要表现为模仿,即模仿较大的孩子或成人的测量活动。测量就是幼儿的游戏,大人用尺子量桌子时,他也会煞有介事地量一量,但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P13714.答案:C解析:幼儿通常进行的测量更多的是非标准测量(自然测量)。所谓非标准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作为量具(器)进行直接测量。幼儿在进行测量时通常是用他们熟悉的一些物品作为测量工具,像筷子、小棍、脚步、小碗等。P13615.答案:A解析:幼儿图形认识过程的发展特点为:最容易的是配对,之后发展到指认,最后才是命名,即配对指认命名的过程。P14516.答案:B解析:国内心理学研究较普遍认为,幼儿认识空间基本方
12、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方位本身的复杂程度决定的。P15817.答案:A解析:丰富幼儿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与经验,最好的方法是给他们提供观察各种植物和动物的机会。在观察时,应以实物为主,辅之以图片或视频、书籍,而不能首选图片或视频,更不能放弃近在咫尺的实物,而专门将其拍成图片或视频展示。P16918.答案:A解析:生物的生命周期是指动物和植物经历的出生、生长和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所有的生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有些变化非常慢,许多年才会显现,像一棵树或一个大动物的生长;而有些变化非常快,几个星期就是一个过程,如秧苗的萌发、毛虫或蝌蚪的变形等。
13、P16819.答案:C解析:物体或材料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怎样让方糖化得更快”即属于物体或材料的变化。P19720.答案:C解析: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适合幼儿阶段探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地球的物质,如沙、石、土、空气和水等;天气和气候,如四季气候的特点、各种气象等;地球、太阳与月亮的活动,如三者的运行规律、相互关系等。P21221.答案: (1)提高了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的能力。(2)在比较直观的条件下,这个阶段的幼儿能对类(集)和子类(子集)作比较,也能很初步地理解总类与子类之间的包含关系。但这一理解仅是初步
14、的和不稳定的。P4922.答案: (1)确定探究主题;(2)进行假设猜想;(3)设计问题解决方案与记录方法;(4)实施方案并记录结果;(5)表达与交流。P71-7323.答案: (1)体现科学现象、科学技术的内容。(2)体现游戏性。(3)体现活动的灵活性。(4)注意安全的原则。(5)与其他领域的游戏相结合。P8024.答案: (1)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2)在日常生活与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3)在实际活动中会10以内数的倒数、顺接数和倒接数,并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4)在实际活动中能逐步进行按群计数。(5)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15、,体验用计数方式解决问题的乐趣。P10325.答案: (1)加深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2)有助于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3)加深对10以内数的理解。(4)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测量活动的兴趣。(5)发展孩子运用简单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P13626.答案: (1)引导幼儿观察,并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几何形体的特征。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感知体验各种几何形体,是幼儿认识几何形体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应让幼儿充分地观察比较、触摸感知、操作摆弄几何体,并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幼儿认识几何体的特征。(2)比较平面图形和几何体以及几何体之间的不同。几何形体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在于几何
16、形体有长短、宽窄和高低,平面图形只有长短和宽窄。将平面图形与相应的几何体比较,既加深了对平面图形的感知与体验,同时又突出了几何体的特征,帮助幼儿克服将平面图形与几何体混淆的现象。因此,感知体验几何体应与相应的平面图形进行比较。(3)操作探索几何体的特征。让幼儿亲手制作一些几何体,使他们在操作活动中具体形象地感知和探索几何体的特点,再用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可使幼儿获得形象而深刻的感性经验。(4)在泥工、插塑、手工和建筑游戏等活动中巩固对几何体的认识。泥工塑造的是立体的物体。泥工活动中幼儿运用立体图形的认识塑造各种物体,不仅能清晰地感知物体的形状,而且能更深刻地体验到各种几何体的特征。例如,大班幼
17、儿认识球体后,教师要求幼儿用橡皮泥捏出球体状的东西。结果,他们创造出了哑铃、葫芦、太阳、茶壶、苹果、枇杷、不倒翁等极富创造性的球状物体,从而加深了对球体的认识。(5)在实际生活中让幼儿感知各种形体的物体。在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常常见到形形色色的物体都是以一定的立体形式呈现出来的。如有的奶粉筒、罐头油漆、洗发液等都是圆柱体;药盒、纸箱、电视机、洗衣机、饼干盒、糖盒、饭盒等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排球、乒乓球、蓝球、网球等都是球体;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立体图形都时时刻刻呈现在幼儿面前。(6)引导幼儿探索图形之间的关系。5-6岁幼儿对各种平面图形已有了较好的感知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理解。(7)继续探索、体验图形守恒。引导幼儿探索不同大小、颜色以及不同位置状态下的图形的不变性。如照片、图片上的图形,在桌面上摆放与黑板上摆放的情况下不变。P153-15627.答案: 暂略;待后更新28.答案: 暂略;待后更新29.答案: 暂略;待后更新30.答案: 容积守恒31.答案: 科学探究32.答案: 探索性实验33.答案: 计数34.答案: 属性35.答案: 抽象36.答案: 不可逆性37.答案: 自身为中心38.答案: 该构造有何功能39.答案: 物质科学活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