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人才培养方案(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人才培养方案(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职 人才培养方案百分网【员工培训】编辑:陆玉梅发布时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思想,执行新颁布的教学大纲,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二)结合地方及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吸纳有关行业、企业专家和
2、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后,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三)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生源特点,建议专业课早介入,即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充分利用学院现有教学资源,使学生“动”起来。(四)教学内容突出“是什么”,少讲或不讲“为什么”。三、课程设置(一)学期每学年实行2学期制,每学期20周,其中,考试1周。(二)课程设置: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技能要求,结合学院实际,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程三大类。1、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计
3、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等必修课程。2、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结合中专学生好动不好静的学习特点,建议加大实习实训课学时。3、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程包含职业素质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拓展两类课程。4、建议各系部开设专业课时,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以够用为度,每个专业确定3-5门突出体现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工作技能以及职业资格考核所需的课程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适当加大专业课学时,采取“磨”、“泡”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三)公共基础课1、德育课各学期教学内容: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 周学时2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 周学时2第三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 周学时2第四学期:哲学与人生 周
4、学时22、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两学期,周学时分别为4、2。每学期安排一周实训,实训内容应保证学生通过省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考前训练。3、语文周学时2,共开设两学期,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4、数学周学时4,第一学期开设。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以及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确定本专业的教学内容。5、英语周学时2,共开设三学期。教学内容以语言表达及单词识记为主,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活动”掌握所学知识。建议第四学期增设专业英语(个别专业),周学时2。6、体育与健康开设4个学期,周学时2。7、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第一学期素质拓展训练(前3学期每学期1周)第二学期社交礼仪训练(必修)(2学时、2学分)第二学期PPT制作
5、(必修)(2学时,2学分)第三学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必修)2学时、2学分)第三学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2选1,1周,2学分)第三学期计算机速录(2选1,1周,2学分)劳动课:第二学期,工科各专业;第三学期,文科各专业。通过开设这些课程,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格,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四、教学管理建议1.加强第一学期教学管理,专业课以技能训练为主,提高学生专业兴趣,降低学习难度,选派优秀教师承但课程。通过每门课程引导学生爱学校、爱专业、爱学习。2.所有课程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做中学”,快乐学习。3.加强教学考核,如采用在线测试、实施分段考试等4.根据中专教学特点,制定专业技能课程标准5.
6、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丰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6.5年制前二年公共基础课与中专保持一致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例)2017-01-03 22:22 | #2楼一、 招生对象与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学制三年。二、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建筑工程技术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及在建筑行业从事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三、 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
7、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操作和技术管理工作,能担任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测量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基层生产、技术管理岗位的工作。四、 人才培养规格1. 基本素质及职业素养目标a.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b. 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c.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d.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观服务意识;e.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f. 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2. 专业知识目标a. 具备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知识;b. 具备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c. 具备建
8、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安全等专业技术知识;d. 具备建筑水电设备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e. 具备了解建筑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信息。3. 专业技能目标a. 具有正确识读土建专业施工图的基本能力;b. 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c. 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d. 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和协同工作的能力;e. 具有较强的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f. 具有施工图纸会审的能力;g. 具有一至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基本技能; h. 具有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i. 具有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能力; j. 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
9、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4. 证书要求本专业毕业生除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外,还必须获得以下证书,方可授予毕业证:a. 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如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b. 计算机等级证书;五、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本专业修读总学分169学分,其中必修课128学分,选修课8学分,实践教学33学分,理论教学学时约2400,实习实训33周,按照1周30学时折算,实习实训占总学时30%。必修课(考试形式:考试,考查,下同)选修课实践教学周六、 编写说明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此方案制定三年制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方案公共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才培养 方案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