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例题及答案(共1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例题及答案(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例题及答案(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一、 直线运动 1、 xt图像与vt图像2、 纸带问题 3、 追及与相遇问题 4、 水滴下落问题(自由落体)二、 力 1、 滑动摩擦力的判断2、 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3、 动态和极值问题三、 牛顿定律 1、 力、速度、加速度的关系;2、 整体法与隔离法3、 瞬时加速度问题4、 绳活结问题5、 超重失重 6、 临界、极值问题 7、 与牛顿定律结合的追及问题8、 传送带问题9、 牛二的推广 10、 板块问题11、 竖直弹簧模型一、直线运动1、xt图像与vt图像2014生全国(2)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
2、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2016全国(1)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2、 纸带问题【2012年广州调研】34(18分) (1)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下列物理量需要测量的是_、通过计算得到的是_(填写代号)A重锤
3、质量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b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s1、s2、s3、s4写出重物由B点到D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_,动能增量的表达式_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3、 追及相遇问题(2017海南高考)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x1和x2(x2x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x0处A 若x0x1x2,两车不会相遇B 若x0x1,两
4、车相遇2次C 若x0x1,两车相遇1次D 若x0x2,两车相遇1次(2017年四川卷)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4、 水滴下落问题(自由落体)屋檐定时滴出水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g=10m/s2).问:(1)此屋檐离地面多少m?(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二、力 1、 滑动摩擦力的判断2013全国2:
5、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2013高考广东理综第20题)如图8,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A.P向下滑动B.P静止不动 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2、 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2012山东理综)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 O1、O2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
6、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则A Ff变小B Ff不变C FN变小D FN变大3、 动态和极值问题(2012新课标理综)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 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 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 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 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如图所示,质量M=
7、4kg的木板长L=1.4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顶面右端静置一个质量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4今用水平力F=28N向右拉木板,使滑块能从木板上掉下来,求此力作用的最短时间(g=10m/s2)三、牛顿定律 1、 力、速度、加速度的关系;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用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用DIS(数字化信息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图线_是在轨道
8、水平的情况下得到的;(选填“”或“”)小车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为_ kg2、 整体法与隔离法(1) 已知系统外力,求系统内力方法:先整体求系统加速度,再隔离求系统内力。(2) 已知系统内力,求外力方法:先用隔离法分析某一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求出其加速度,再用整体法求系统外力。(2012江苏)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 F 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A 2f(m+M) M B 2f(m+M) m C 2f(m+M) M-(m+M)g D 2f(m+M) m+(m+M)g3、 瞬时加速度问题(弹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必修 一常考 题型 例题 答案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