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际贸易知识点整理.pdf
《2022年国际贸易知识点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国际贸易知识点整理.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贸易知识点整理】作者: 胡懿玮国贸老师还是很好的。应该没什么人补考吧。想想还是积点人品吧。纯手码。绝对优势理论:基本假设:( 1)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同一种生产要素。(2)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3)劳动力在一国内是完全同质的。两国劳动力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且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劳动力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两国之间不能自由移动。(4)不存在技术变化,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劳动的规模报酬不变。(5)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各国的产品要素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这表明过的商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6)没有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
2、用(7)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两国之间贸易是均衡的。绝对成本说:一国应该把本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与外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成本相比较,以便决定自己是生产还是进口。由于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绝对成本第就说明其在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因此,绝对优势理论又被称为绝对成本理论。绝对优势:导致各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取得贸易利益的绝对优势区分为自然优势(一国固有的天赋优势)和获得性优势(后天获得的优势)。绝对优势的衡量方法:(1)劳动生产率,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2)生产成本,用生产 1 单位产品所需要投入要素数量来衡量。简评:贡献:(1)开创了对国际贸易进行经济分析的先河(2)推动历史进步(
3、3)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局限性:(1)关于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固有倾向的观点是错误的。(2)“ 斯密假定 ” 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只是说明了国际贸易中一种特殊情形。比较优势理论:假设前提:( 1)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同一种生产要素。(2)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异。(3)劳动力在一国内是完全同质的,两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相同且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且劳动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4)不存在技术变化,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劳动的规模报酬不变。(5)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各国的产品和要素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这表明各国的山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4、( 6)没有运输费和其他交易费用。(7)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两国之间贸易平衡。比较优势与比较成本:国家间商品价格的差异完全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决定,国家贸易中各方的利益完全取决于国际市场上各类商品的交换价值,即相对价格水平。一国国内给地区、产业间资本、劳动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利润率均等化的根本原因。但各类生产要素在国家间完全不流动,打断了国家间的利润率均等化过程,因而使一国能够比较稳定的保持在某种商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地位。既然同一种商品在各国间相对价值存在差异,就有了获取贸易利益的可能性。比较优势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1)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
5、加产品产量。(2)随着产量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提高。( 3)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的贸易分工,能够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简评:优点:(1)比较优势理论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全面,更深刻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产生。(2)进一步说明了对外贸易利益的来源。(3)深刻阐明了自由贸易的好处。(4)认为贸易双方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互利存在于一定的范围。缺陷:(1)劳动价值说不彻底(2)没能揭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真是原因。(3)
6、没有对相关利益作系统的考察。相互需求理论:贸易条件: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是的交换比例。当出口产品能交换回更多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如果更多出口产品交换回相对少的进口产品,则贸易条件恶化。在以货币为媒介,以价格表示交换价值条件下,一般表示为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商品出口价格指数/商品进口价格指数)*100 (2)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商品出口价格指数/商品进口价格指数)*出口数量指数(3)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商品出口价格指数/商品进口价格指数)* 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4)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商品出口价格指
7、数/商品进口价格指数)* (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100 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1)一个国家应该用多少出口商品换回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取决于两国相互进口的需求量正好等于他们各自出口供给量时的交换比例,也即供求一致时的交换比例。(2)贸易条件及其变动是由相互需求对方国产品的强度决定的。(3)双方在贸易利益分配中所占的份额的多少,决定于在上下限内具体的贸易条件。国际需求方程式:一国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数量正好等于其贸易伙伴国在同一贸易条件下所愿意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时,两国的进口需求与出口供给两两对等,国际贸易处于均衡状态。简评:优点:(1)补充了国际贸易为双方带来利益
8、的范围问题。对双方有利的交换比率的变动有一个客观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国际贸易就不会发生(2)补充了贸易利益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贸易条件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例,贸易利益就越多。不足:(1)抛弃了劳动价值理论。(2)国际需求方程式缺乏说服力。H-O 模型生产要素: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要素价格: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要素密集: 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如果某种要素投入比例大,则该要素密集程度高,最高的称为XX 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一国拥有的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度:一国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富性。定义不同国家要素
9、丰度程度:(1)用实物单位总量定义(T 的比例大,要素丰富)(2)用要素价格定义(P的比例小,要素丰富)要素禀赋理论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的主要结论是: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商大量使用该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商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各国比较利益的地位是由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来决定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国际贸易对要素受益的影响: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从没有贸易转
10、到自由贸易。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是在价格下跌的行业(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自由贸易不仅会是商品价格均等,而且会使产生要素价格均等,一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土地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意义:( 1)生产要素有效的配置与使用,提高了要素的生产率,增加了世界商品的总产量。(2)所有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趋于均等(3)将改变各国比较成本的情况,最终使各国比较成本差异趋于消失。要素禀赋理论简评:(1)解决比较优势理论遗留问题(2)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两种或多种要素资源禀赋上的差异(3)个量分析扩大到总量分析(
11、4)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影响。(5)否定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违背事实。里昂惕夫之谜: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人们认为美国是资本丰裕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因此美国的贸易结构自然应该是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可是,他对美国贸易结构的验证却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要素非同质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各国的每一种生产要素都是同一的,没有任何差异,然而,每种生产要素实际上都是不同一的,它包含着许多小类或者亚种,它们的组合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异,还有质量上的差异。忽略生产要素禀赋质的差异,就难以对贸易格局做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国际贸易 知识点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