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理鲁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地理鲁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地理鲁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概况和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2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4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等内容。5以及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过程与方法1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人类应如何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2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树立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辩证观;使学生初步形成
2、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并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学重点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其目标的实现途径。教学难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行为表现及后果。2突破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3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师表,付之于行动。教学方法1.利用图表分析、说明人类改良环境与破坏环境的不同结果,加深自己对可持
3、续发展理论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2.要及时收集各种新闻媒体传送的有关事例,归纳、分析,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并运用理论来分析和指导实际,特别是要提高自身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规范和培养自己对环境负责的行为。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我们应该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以推动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那么,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学习:精品资料
4、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第一课时第二节可持续发展 (板书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板书 )问题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并讲解)1983 年,为了探索如何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报告,开始将可持续发展概念提上国际议程,并强调它对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适用性,从而使这
5、个概念在全世界得到认可和普及。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由定义可知, 可持续发展既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是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因此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经济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如下图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
6、、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讨论 :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代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让学生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出发,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最后由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1)经济可持续发展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发展”,而经济发展,尤其是工、农业发展更是“发展”的主题。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但是,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是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
7、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的工业发展和持续的农业发展。持续工业包括综合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和树立生态技术观。综合利用资源指要建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倡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指“零废物排放” 的生产。 就生产过程而言,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对产品而言,生产“绿色产品
8、”或“环保产品”,即保持生产对社会环境和人类无害的产品。生态技术观指应用科学技术与成果,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持续农业是指 “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 ),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2)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以“物”为中心, 以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为中心, 解决好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之
9、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则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康乐和发展为中心,解决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问题。由此看出, 二者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二者相互补充、 相互协调发展,才能求得整个国家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全体公民过上美满、愉悦、幸福的生活。1991 年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从社会科学角度,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融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这一定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实质。(3)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范围是人口、资源、 环境三者的关系,
10、即研究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寻求改善环境、 造福人民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昌盛地向前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的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加之生态系统又能通过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 可持续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环境保护,而是从更高、 更远的视角
11、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强调各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寻求的是人口、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所谓时间上的公平又称“代际公平”,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一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前的状况是资源的占有和财富的分配极不公平。所谓空间上的公平,又称“代内公平”,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人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据联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地理 鲁教版 必修 第二 单元 可持续发展 基本 内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