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真题.doc
《2019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真题.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真题试讲题目:画内容: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2)正确朗读课文,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适时板书答辩题目:1.说一说王维的基本知识。2.语文教学中,怎样教授学生反义词?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课文插图,学生思考画上有什么。(有山、水、花、鸟)同学们,有一位大诗人用一首诗把这幅画描绘了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巧思。(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诗歌,教师对照课文插图,讲解古诗的意思:远远看去,山是那样绿,走近一看,溪水从山上缓缓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的声音
2、。春天已经过去了,可是花儿仍旧开放着,小鸟在树上站着,有人走到它的身旁,它也不惊慌、不害怕。2.教师分解诗歌指导有感情朗读“远看山有色”,师带着连绵起伏远山的图片描绘,带着赞美惊叹的情感读,找生跟读。“近听水无声”,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放慢语调,轻快读)“春去花还在”,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花是春的象征,同学们带着诗人的对春的眷恋跟老师读。“人来鸟不惊”,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
3、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指导读的时候,带着对小鸟的喜爱之情)3.带着诗歌情感,找生领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三)深入研读1.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2.熟读成诵,看看谁能最先把诗背诵下来呢?背诵时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在学生背诵后给予鼓励支持。【板书:山 水 花 鸟】3.同学们这首诗不仅诗歌字谜诗,还藏着三组小朋友,他们名字叫做反义词,比如黑对白,谁能将他们找出来呢。(来-去;远-近;有-无)【板书】4.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关系如
4、何呢,下面我们每个小组都挑选你喜欢的一组字宝宝,我们演一演。通过进来和离开体会“来、去”的相反意思。通过距离,体会“远、近”的相反意思。通过实物的出现和消失,体会“有、无”的相反意思。事后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5.同学们我们再一次齐声朗读,想一想诗人的感情是什么样的?(热爱自然)(四)巩固提高出示一些简答的反义词,以找朋友,照镜子等游戏方式巩固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五)小结作业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这么美的景象。诗人不仅教会了我们一组组可爱的反义词,还向我们传递着他喜爱自然的感情。同学们回家把这首诗背诵给父母听,让他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此外小小画家的你们也可
5、以尝试画一画这幅画,下节课可以一起分享。一、考题回顾1、题目:登鹳雀楼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分享)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跟我国四大名楼有关,它便是鹳雀楼。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今天我们要学的是王之涣的这首最为有名的登鹳雀楼。【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解题。2.教师范读,学生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3.学生自由读,圈画难认的生字。明确:(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更、层、尽、欲”。(三)深
6、入研读1.自由读。指名读诗歌的一、二句,思考: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明确:白日指的是太阳,太阳离山越来越近了,太阳下山了。【板书:夕阳下山图】黄河入海,气势磅礴,来势凶猛,非常壮观。【板书:黄河图】2.这是诗人在哪里看到的景象呢?明确:鹳雀楼。总结:诗人登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让我们把这两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板书:壮丽】3.此时的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看到这样壮丽的景观,说了什么?明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多媒体出示:欲:想要。穷:尽。千里目:看到更远的地方。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7、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4.同桌交流:要想把更远的地方看尽,为什么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呢?明确:站得高,望得远。如果站在原地,再好也看不到更多的景色。总结:是啊,不管是谁,做什么事,我们想要得到更多,看更美的风景,都要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板书:更上一层楼】(四)拓展延伸画一画诗歌中的景色。(五)小结作业小结: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色,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我们跟随着音乐,齐读这首诗。作业:1.背诵古诗。2.完成绘画。【答辩题目】1.学生书写的笔画错误如何纠正?2.你能说一下小学低年级诗歌教学应该注意什么吗?一、考题回顾1、题目:燕子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
8、更新的时候,有一种鸟会从南方飞回来,是什么鸟呢?这种小动物又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呢?【板书标题】(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2.老师范读课文。3.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燕子?明确:文章主要从外形,增添春色美、飞行的姿态来介绍了燕子。(三)深入研读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1)你觉得应扣住哪些词来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作者写燕子的外形是从什么写到什么?明确:乌黑光亮,剪刀似,轻快有力。作者写燕子的外形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方式展开的。(2)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写燕子的外形的?有什么作用?明确: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的特点。【板书:外形美比喻
9、 拟人】2.那么燕子在飞行的时候又是怎样的一番姿态呢?明确:燕子飞行时轻盈、灵巧。【板书:生机美 飞行美】A.“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的轻快姿态,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B.“掠”写出了燕子飞行的速度很快;身姿灵活。C.从“叽的一声”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四)拓展延伸尝试运用文本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纸上写两个句子,同桌之间分享、交流。(五)小结作业小结:回顾本课的燕子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收获,结束课堂。作业:课下选择一种小动物,运用本课的观察方法及写作手法写一个
10、小片段。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呢,老师先跟大家讲个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几个我们要认识的小朋友,大家一起猜猜看。上个周末啊,老师去公园里游玩,进去之后发现有好多鸽子,有的停在树上,有的在地上吃东西,可开心了。然后老师边走边玩,走到了一个池塘边,看到了很多的小蝌蚪,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快乐极了。后来老师走累了,就坐到休息椅上,咕咚咕咚喝了一瓶水。大家现在能不能猜到这几个新朋友是谁?【展示图片,板书题目】(二)我会读1.分析情境,教学声母“g”。出示图片(鸽子),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g”。2.指导发音:(1)同学们,大家先听老师示范读一遍,大家
11、进行模仿。(2)那我们怎么才能读得标准呢?教师指导发音。(读得轻而短)(3)指名学生读,小组读,开火车读。(三)我会写1.指导学生观察“g”像什么?明确:像鸽子衔着的草环,像数字9,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鸽子草环g g g,9字加钩g g g。2.指导书写:(1)在四线三格中,教写“g”。(2)和学生一起书空笔顺。(3)学生在拼音听写本上临写。(四)我会拼1.学习“g”与单韵母“a、e、u”组成的音节拼读。出示音节,学生拼,老师评价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板书:ga ge gu】2.学习“g”与“ua”的三拼连读。(1)说话引入:小朋友吃过瓜吗?你吃过哪些瓜?(2)音节分析:“瓜”的
12、音节怎么写?板书:gu,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明确:gu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三个字母组成的。【板书:gua】(3)及时反馈:我们学会g应该怎样拼写了吗?(4)三拼音怎么拼呢?(看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拼读音节,讲解三拼音的要领。明确: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出示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五)我会用利用摘苹果的游戏,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单韵母和三拼连读。(六)小结作业小结:教师与学生共同谈话总结。作业:回家找一找身边的哪
13、些日常用品是是以“g”开头的,下节课一起分享。【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问大家几个问题,下面大家要努力地回想一下,在你过去看过的事物中,哪一样最漂亮?(学生自由回答)很多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些同学进行了争论,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事物都是不同的,究竟什么是最漂亮的当然各有说法,那老师再问一个问题,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事物中,什么是最大的?(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听到很多同学都回答老师说“天空”,其他同学也这么认为么?可是呀,有这样一只青蛙却有着不同的答案,让我们翻开课本看看它怎么说。【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学生借助大屏幕
14、上的生字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明确:“渴、喝”注意部首的不同,明确读音与字义。2.大声读课文,找一找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明确:主人公是“青蛙”和“小鸟”,他们在争论。提问:找得非常准确,那么他们是在什么地方争论些什么呢?明确:青蛙在井里,小鸟在井沿上,争论“天”的大小。(三)深入研读1.分角色朗读课文(1)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教师旁白。模拟青蛙和小鸟的语气。引导:问句要读出疑问语气,那争吵要怎么读呢?可以想一想生活中看到的吵架情景。明确:声音要大,要喊出来。引导:只是声音大么?平常吵架声音大的那一方往往是什么样的?明确:吵架中音量大的往往不占理,所以,青蛙应该声音
15、大一点,小鸟应该温和一些。(2)再次分角色朗读,找到青蛙和小鸟各自的观点。明确:青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板书:青蛙井里井口大;小鸟井沿无边】2.为什么他们会有不同的观点呢?结合大屏幕播放的动画思考一下。明确:青蛙在井底,从井底看天确实只有井口大;小鸟在井外看天,所以能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提问:井底和井外有什么区别?明确:角度位置不同,观察到的事物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3.同桌交流,支持他们中的哪一方,并给出理由。明确:支持小鸟,见多识广,天确实无边无际。支持青蛙,它不跳出井底的话,对于他来说天就只有井口大。提问:所以,青蛙应该怎样做才能看到真正的天空?他这样做了么?明确:
16、跳出井口!没有,因为青蛙从未出去过,所以特别自负,不够谦虚。4.概括青蛙的性格特点。明确:骄傲自满,不能跳出障碍还不听取他人的意见。5.青蛙和小鸟的故事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呢?明确:做人不要骄傲,要保持谦虚。【板书:不要骄傲,要谦虚】(四)拓展延伸绘画展评:将这篇文章的故事化成漫画,并合理想象后续,完成后上台分享。(五)小结作业小结:谈谈你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作业: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观察身边的人,找到“谦虚”的事例,下周分享。【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大家的眼中学校是怎么样的?学校有花有树,还有每天陪伴我们的滑梯、秋千。这些事物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
17、。(出示天安门、新疆的图片,引导学生看看图片当中有什么)世界那么大,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一起来学习这一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标题】(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学生借助书上拼音解决生字词。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明确:课文围绕“我想去看看”,讲了两个孩子和他们爸爸妈妈的对话。3.两个孩子分别身处哪里?又想去哪里看看呢?明确:一个孩子在新疆,想去北京看看;另一个孩子在北京,想去新疆看看。【板书:北京、新疆】(三)深入研读1.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明确:“我”想去很多地方看看,真是有想法的孩子。外面的世界很广阔,还有很多地方是
18、我们没去过的。2.文中的“我”为什么想去看看呢?你是怎么发现的?在书上画出相关内容。明确:外面的世界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在爸爸妈妈的话语中,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新疆天山上的雪莲花非常美丽。【板书: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壮观;新疆、天山、雪莲花、美丽】3.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拥有了什么样的美好情感呢?明确: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景物的赞美,表达了对于外部世界的向往,对祖国景色河山的热爱。【板书:向往、热爱】(四)拓展延伸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那大家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在课堂上分享一下吧。(五)小结作业小结:依据板书总结今天所学内容。作业:课下将大家的梦想画
19、在本子上吧,明天来到班级与同学分享。【板书设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考题回顾试讲题目:1题目:雷锋叔,你在哪里2.内容: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酒下的汗滴。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3.基本要求:(1)结合课文内容,寻找“雷锋的足迹”(2)引导学生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下半年 小学语文 教师资格 考试 面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