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高中语文劝学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列举已知的劝学格言、好的学习方法及态度等。(二)整体感知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解决重要实词、虚词,疏通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音和句读,并强调易错的字词。(三)深入研读1.明确文本的论点(1)学生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2.四人小组合作,自列提纲,充实论据。(1)明确学习的意义是用了四个比喻句,学习的作用用了五个比喻句,方法态度用了十一
2、个比喻句。(2)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其特点。(3)前两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后两个是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4)用同样的方法,4人小组合作完成对“学习的作用”和“学习的方法态度”的学习,并由学生补充完整板书。(四)拓展延伸比较本单元已学过的季氏将伐颛臾和寡人之于国也,说说三篇课文的语言特色。(五)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作业:学习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篇有关学习或加强修养的短文。【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
3、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3.语言特点
4、: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2.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我的教学目标是从三个维度设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学习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自主思考探讨交流,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品析课文的写作特点。情
5、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懂得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教学重点为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品析课文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为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懂得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高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首先,让学生谈谈对王昭君的认识,由学生对昭君的认知(比如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的故事等)引到杜甫笔下的昭君及其承载的作者的情怀。顺势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划分节奏,全班齐读。2.找同学说说读完这首诗的感受。(三)深入研读1.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
6、的那个词语。2.王昭君为什么“怨恨”?作者自身在这首诗里又寄托了什么?再读课文,并结合全诗,鉴赏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小组探究)3.全诗围绕诗眼“怨恨”来倾述昭君之事,可首联似乎与主题关系不大,那么为何要写?4.有人说,颈联中的“空”字用得极好,那么它好在哪里呢?(四)拓展延伸本诗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那么作者为何要写王昭君的“怨恨”呢?(五)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作业:为第五课的三首杜甫诗做个小结(包括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赏析“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参考答案】
7、这句诗是紧接着前两句的,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明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实则是寄托了杜甫的身世家国之情。2.怎样理解“沉郁顿挫”的诗风?【参考答案】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
8、。“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而不是感情奔放,一泻无余,有抑扬顿挫、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沉郁顿挫之间有紧密联系,是指感情特别充沛深厚而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东西梗塞其间,几经反复终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高中语文走近文学大师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语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二)实践探究1.何为“文学大师”?(学生分组讨论,从文学功能、大师素养、社会效应和民族心理等方面,谈谈“文学大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特
9、点。)2.“文学大师”猜猜看(出示PPT图片)明确:屈原、曹雪芹、莎士比亚、李白、巴尔扎克、罗曼罗兰3.读课本内容,结合小组活动的过程归纳“走近文学大师”的方法明确:消除经典的隔膜;吸取思想的力量;感受风格的魅力。(三)展示交流1.上节课布置同学以小组的形式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名著进行合作学习,现在请各学习小组展示阅读成果:(1)家阅读小组(2)巴黎圣母院阅读小组2.探究思考:“对于文学经典,现在有许多所谓的简写本,以及许多根据经典改编的电视电影,对于了解经典也有帮助,但这些都代替不了自己诵读经典。”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明自己的观点。提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四)小结
10、作业小结: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活动,同学们已掀起文学大师的一角头盖,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同学们能上下求索。作业:以“我心中的_”(巴金、钱钟书或雨果)为题写一篇文章。【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现在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好处是什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视野,有助于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从古至今,可以阅读的书籍很多,但是书籍中能够被称为名著经典的却是少部分,这些名著经典历经岁月考验,承载着作家丰富的人生阅历,传递着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名著中的各种人生态度,可以使学
11、生们既不陷于美好梦想的夸夸其谈中,又给他们浇灌坚贞不渝的思想使他们不至于太过失望;可以让他们从悲剧中看到现实,从喜剧中获得前进的动力,从讽刺小说中体味正义的凛然,从人物传记中了解人生的追求与生活的磨砺。总而言之,学生阅读名著对自身的人格的塑造、能力的提升等各个方面都是有好处的。2.你比较喜欢的一位文学大师是谁?我个人比较喜欢英国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她的长篇小说简爱中通过讲述简.爱的故事,给广大读者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这一艺术形象也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成长的道理中也朝着这样的优秀的人格儿努力。高中语文雨
12、巷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描绘雨巷情境,学生展开想象,引入课题。环节二:整体感知1.教师朗读一遍(学生进入想象,让学生闻到丁香花的味道,并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2.学生多种方式朗读。3.听了这首诗,你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速去朗读呢?环节三:深入研读1.品味意象(1)这首诗里共描写了几位人物?(两位)分别是谁?(2)在这首诗里边,诗人还多次用了同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姑娘,他将姑娘形容成什么呢?(3)还描写了哪些意象?各自有怎样的特点?2.朗读诗歌,感受音乐美。(先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环节四:拓展延伸小组讨论:探寻诗歌主旨。环节五:小结作
13、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作业:以“丁香”“雨巷”等为意象,写一篇关于江南小巷的短文,要求文采丰富,不少于300字。【答辩题目解析】1.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参考答案】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其成名作雨巷就开始显露象征派感伤的情调和思绪。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把传统诗歌的意象、类似于民歌的夸饰、复沓和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表现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不愿舍弃、却又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和哀伤。其二、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2.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别是
14、什么?【参考答案】我的教学目标是从三个维度设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借助注释及辅导书疏通文章,掌握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感知文章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自主思考探讨交流,了解诗人创作风格,品味语言,把握意象,领会表达技巧,领悟作者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感悟诗人忧郁彷徨的复杂情感,在孤独迷茫中逐渐持有收放自如的宽远情怀。教学重点为了解诗人创作风格,品味语言,把握意象,领会表达技巧。教学难点为体悟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感悟诗人情感,在孤独迷茫中逐渐持有收放自如的宽远情怀。第二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同学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说英雄迟暮,
15、但雄心不已。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怀着一腔报国之情,却只能面对破碎的河山,追慕着古代英雄,希望能为国出力,可终究事与愿违,忧郁离去。大家想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简介背景及作者。2.学生自读,注意字音;3.请学生说一说读之后的感受,思考,怎样读才能体现词的风格,再指名读;4.诵读指导:音调放缓,韵脚读重音,过后稍一停顿;5.配乐,学生诵读;6.学生诵读展示,由同学进行评价。(三)再读词作,品读欣赏。1.介绍本次写作背景: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在家闲居多年的辛弃疾于前
16、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就词题提问:北固亭的“北固”有“北顾”之意,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向北远望,会望见什么?又兴起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望见已经沦陷的大好河山,“千古江山”,兴起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2.但是,辛弃疾登上北固亭,首先想到的,是几位古人,请找出词中的历史人物?上阕:孙权、寄奴(刘裕)。下阕:刘义隆、佛狸祠(拓跋焘)、廉颇。辛弃疾词中常常会引用历史人物或者历史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3.京口曾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首都,孙权曾在这里抵御曹操大军的南侵,成就一番霸业,连曹操因为忍不住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是,这样的英雄,在今日,终
17、究难以寻觅了。词人用孙权的典故入词,是想表达什么?明确:孙权也是少年英豪,曾经守住国土,抵御敌人入侵,但是,宋朝却没有像孙仲谋这样的君主,半壁江山终究落入金人手中。正是因为如此,曾经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朝终究江山残破,偏安一隅。4.辛弃疾终于等到了朝廷立志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他也被重新启用,有机会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但是,这时,他却想起了历史上另一个北伐的人刘义隆。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辛弃疾用刘义隆的典故,说明他支不支持韩侂胄北伐,为什么?明确:不支持,刘义隆北伐的决策太过草率,最终大败,而
18、如今韩侂胄仓促北伐,必将重蹈刘义隆的覆辙。5.辛弃疾以谁自比,意义何在?明确: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老去,但依然有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四)拓展延伸,品味情感。上阕:惋惜(世间已无孙仲谋那样的英雄)痛心(统治者没有北伐的雄心)下阕:愤慨(仓促北伐)忧虑(北方百姓离心)苦闷(壮志难酬)补充:在写下这首词之后,辛弃疾又遭受打击,因为反对仓促北伐,他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两年后,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诏令到铅山,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秋天,农历九月初十,辛弃疾离开人世,享年68岁。据说他临
19、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五)课堂小结师生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诗人写作特点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六)布置作业背诵这篇课文。【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简单介绍一下辛弃疾。【参考答案】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
20、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现存词600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2.本词除了用典外还突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对比。(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赞孙权力抗曹操,建风流业绩,江山本应代有才人出,叹孙权之流不再有,抒发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刘裕生于平常人家,出身低微,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表己抗金救国之志。其子刘义隆草
21、率北伐,结果一败涂地告诫当今统治者)(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金主完颜亮被哗变的部下所杀,正是南宋反攻复国的好机会,但赵构在此后三天去议和,弄到如今异族皇帝庙前还有人祭祀,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的子民。)高中语文优美的汉字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曾经有位名人说过: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我国的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是文明传承至今的重要载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神奇有趣的汉字。(二)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成果1.汉字的起源2.汉字的
22、形体3.汉字的构成4.汉字的文化(三)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解决语文学习实际中的问题1.标示出下列成语书写错误汉字,根据汉字构成的有关知识说说错误的原因。浮想联篇(翩)、损身不恤(殒)、阴谋密计(秘)、以逸代劳(待)2.我们今天的姓名就包含着很多意义,姓、氏、名、字包含着很重要的信息,联系今天所学知识,初步解读自己名字的意义。试着为自己起一个“字”。(四)我检测1.甲骨文距今有_多年的历史,发现单字约_个,具有_特征。2.汉字发展经历_、_、_、_、_、_、_、_八个阶段。3.分别举出5个象形、指事、会意字(教材上的除外),并对特点作简要分析。4.形声字在现代汉语中所占比例在90%以上,整理形声字六
23、种结构方式,填写下表。位置结构 例字(至少写出3个)结构位置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5.猜字谜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打一字)百万大军扫白旗,天下无人去对敌。秦王丢了余元帅,大骂将军无马骑。(打四字)6.情感升华目前世界掀起了学习汉语的高潮,许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就连中小学也开设汉语课程。作为中国人在感到自豪的同时,更要学好自己的母语汉语!(五)小结作业小结:汉字的音、形、意皆具魅力,足以让每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希望大家都能够沉醉在汉字的海洋里不知归路。作业:请同学们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上半年 教师 资格证 高中语文 面试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