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5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试题一(25分)阅读以下关于系统结构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问题3和问题4。A企业目前使用的是基于C/S结构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某软件开发公司为该企业设计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新OA系统。1系统目前的运行情况(1)公司大约有500名雇员,每名雇员配备有一套PC机,每个部门有独立子网;(2)员工所用PC机的IP地址由其所在部门指派,由公司信息部负责IP地址的管理工作;(3)目前的OA系统大约由16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公文管理子系统、公共信息管理子系统、个人信息管理子系统、邮件管理子系统、任务管理子系统、差旅审批子系统、采购子系统等;(4)应用
2、软件存储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上。数据库的检索和更新功能主要在服务器上,而数据的输入和结果的显示功能则主要在客户机上。软件的配置、维护和升级由信息部负责处理。2计划实现的新系统(1)新OA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1所示,包括安装了浏览器的客户机(PC)、Web服务器、以及一个数据库服务器;(2)用CGI连接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3)用户使用新的OA系统时,首先通过登录窗口输入一个职工号码和口令;(4)cookie是web服务器指示客户浏览器存储指定变量名和值的方法。在启动多个CGI程序的情况下,应用cookie可以避免通过登录窗口重复输入职工号码和口令。在新的OA系统中,职工号码在其浏览器中被
3、设置为一个cookie值。每启动一个CGI程序,从浏览器传送的职工号码(一个cookie值)就和web服务器上存储的职工号码相比较。如果匹配,应用就继续;若不匹配,就显示登录窗口,提示用户输入职工号码和口令。3新OA系统的访问控制新OA系统中有以下两种访问控制:(1)访问控制1各子系统的用户只能通过安装在本部门的客户机处理其业务,例如任务管理子系统的用户在处理业务时只能使用安装在本部门的客户机。 (2)访问控制2只允许授权职工通过为其配置的客户机使用差旅审批子系统。 4性能评估方法(1)性能评估模型是一个M/M/1排队模型,其中LAN、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按照图1-2所示串联连接。分别表
4、示LAN、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利用率。(2)已经测得LAN、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平均处理时间。基于这些测量值,用排队论估算并发连接的客户数量增加时的响应时间。(3)根据测得的处理时间,LAN、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对单个客户请求的平均处理时间为30ms、40ms和10ms。(4)根据以往的经验可知,每秒平均有20个事务,且事务到达间隔服从负指数分布。(5)每个队列的平均系统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与平均处理时间之和,单位:秒)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平均系统时间=问题1(5分)从原系统迁移新系统后,公司信息部的哪项工作极大地减少了?请用50字以内文字说明。问题2(6分)要实现访问控制1
5、和访问控制2,还需从客户端获取什么信息?请分别用50字以内文字说明。问题3(8分)试计算以下参数(经四舍五入在小数点后保留1位)。LAN的利用率=_(a)_Web服务器的利用率=_(b)_数据库服务器的利用率=_(c )_新OA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R为_(d)_ms问题4(6分)请用200字以内文字说明使用CGI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给出两种替代CGI的技术。试题二(25分) 阅读以下关于数据中心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某大型企业在全国各城市共有40个左右的分支机构,这些机构已经建设了基于大型关系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每天负责独立地处理本区域内的业务并实时存储业务数据。每个机构的数
6、据库服务器从PC Server(最小512M内存)到RISC小型机(最大4GB内存)配置不一,操作系统也不一样,数据库产品类型也不统一。每个机构平均每天产生约4MB的数据,数据表中包括TEXT字段;每季度一次性产生约100MB的统计和报表数据。为了加强管理,实现对下属机构业务数据的异地存储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及恢复,同时对全国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该企业拟在总部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通过公共广域网与各个分支机构组成VPN,每个分支机构到数据中心的逻辑信道带宽最 为128Kbps。问题1(9分)(1)了保证数据上传的顺序、稳定、安全、并发,并解决数据库的异构问题,系统应采用下列哪种技术(请在下列
7、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A交易中间件技术Bweb中间件Cweb service D插装技术(2)为保证分支机构可靠、高效地向数据中心汇总业务数据,避免单点故障,除了考虑广域网线路采用备份外,在数据中心还应采用什么技术?用100字以内文字说明。问题2(6分)假设各个分支机构的历史数据已经通过某种方式顺利地存储到了数据中心。对于增量数据的汇总更新,总部的王副总工提议采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和数据库的触发器技术获取数据更新日志的方式来完成,但张总认为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请用300字以内文字说明张总的理由。问题3(10分)最后,为解决数据中心数据更新与同步问题,张总安排总部的
8、系统分析师李工来设计方案,并指出可以对王副总工的意见加以完善,如果需要也可以修改各地的业务系统。李工提出的方案具有较好的可执行性,并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请用400字以内文字叙述系统分析师李工的方案要点。试题三(25分)阅读以下关于软件架构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软件架构是指大型、复杂软件的系统结构的设计、规格说明和实施。它以规范的形式装配若干结构元素,从而描述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要求,同时表述其它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等)。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模式,可以使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软件架构=构成系统的元素,指导元素集成的形式,关
9、系和约束。“4+1”视图模型用五个视图组成的模型来描述软件架构。该模型包含五个主要的视图:逻辑视图(Logical View),描述了设计的对象模型,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进程视图(Process View),描述了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支持系统的运行特性。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支持系统的拓扑、安装和通信需求。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描述了在开发环境中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支持软件开发的内部需求。场景(Scenario),用来说明重要的系统活动,是其它四个视图在用例(Use Case)驱动下的综合。问题1(7分)软件
10、架构在软件需求与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也是风险承担者进行交流的手段,允许不同的风险承担者找出他们所关心的软件架构问题。假设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各个视图涉及的组件(元素)包括:任务、类、模块、节点、步骤等,风险承担者包括最终用户、系统设计师、程序员、经理、项目管理师等。请在下表中的(1)到(7)处填入恰当的内容(空白处不用填)。问题2(10分)对于大型项目,通常采用迭代的方法来进行架构设计。架构先被原型化、测试、评估分析,然后在一系列的迭代过程中被细化。这种方法能够使需求细化、成熟化,并能够被更好地理解。请用400字以内文字,简述软件架构基于场景驱动的迭代式设计过程。问题3(8分)开发视图是
11、实现软件详细设计和编码的重要蓝图。请用300字以内文字,说明开发视图需要满足软件内部的哪些需求以及开发视图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的哪些方面。试题四(25分)阅读以下关于原型法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某软件公司多年来开发的项目大都采用结构化方法。但系统开发的实践表明,尽管在许多情况下使用了严格定义或预先说明的方法,但当系统建成以后,用户仍然觉得建立的系统是不完全正确或不完备的,因此需要进行反复地修补。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的李总工程师提出,应该引入原型法,以快速地确定用户需求,提高开发过程中的生产率和最终系统的质量。 问题1(12分)请用400字以内文字,分别论述原型法与严格定义法适用的场
12、合。问题2(5分)原型生命周期提供了一种用原型法完成需求定义的完整方法。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规模较小,完整性要求较弱的应用,可以采取灵活的做法以适应实际目标。请用300字以内文字,说明改变原型生命周期约束的方法。问题3(8分)引入原型法后,需要对项目管理的过程加以适当修正。请用300字以内文字,说明引入原型法后,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试题五(25分)阅读以下关于业务持续和灾难恢复的叙述,回答问题、问题2和问题3。随着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它在政府或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旦由于故障、甚至灾难导致信息系统局部或全部瘫痪,就会对相关的政府或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需要业
13、务持续和灾难恢复规划。 业务持续和灾难恢复规划涉及到一些特定的或相关的规划,当正常的信息处理业务突然中断时,用来减轻甚至避免其所带来的影响。它们用来保证维持组织运作的关键系统的可用性。 某大型网上书店通过Internet为用户提供网上图书查询及订购等多种服务。由于每天的业务量非常多,因此对业务有持续性要求,并且需要具备灾难恢复功能。在对原有系统的改进方案中提供:(1)对于一些关键应用系统,采用双机冗余热备的方式进行保护。(2)由于资金问题,公司并不打算建设自己专有的用于备份数据的备份中心(假设这里的备份中心仅用于备份数据),而是决定租用其它公司提供的商业备份中心,每隔一段时间,把公司的业务数据
14、备份到备份中心。问题1(8分)请用150字以内文字,说明双机冗余热备方式主要解决的是系统运行中的哪些问题?在选择双机冗余热备产品时通常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问题2(8分)请用300字以内文字,从技术方面说明备份中心的作用,以及在租用商业备份中心时的注意事项。问题3(9分)请用300字以内文字,分析公司向备份中心备份数据的时间间隔的选取、公司日常业务系统的运行性能以及在灾难发生时数据损失情况三者之间的关系。 试题答案试题一 【问题1】本问主要是为公司在软件的配置、维护和升级方面解决了问题。【问题2】访问控制l需要客户端的IP地址,以判断客户端是否来自授权部门。访问控制2需要客户端的MAC地址,以判断
15、客户是否来自授权计算机。【问题3】本问主要是需要正确理解题意进行计算。利用率=/=平均到达事务数平均处理事务数LAN的利用率LAN60Web服务器的利用率web80数据库服务器的利用率DB20其中,hLAN、hweb、hDB:分别表示LAN、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 server)的平均处理时间(单位;s)。根据上面的公式,新OA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R为 287.5ms。【问题4】使用CGI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安全性差、可移植性差。CGI接口不支持用户与数据库间的持续互操作。 CGI的效率低,且需要同时运行多个CGI程序。用户每次连接至服务器时,服务器都要创建一个事务或者
16、运行CGI程序的一个副本。替代技术有JSP、ASP、Servelet或PHP。 试题二 【问题1】1)本问相当于选择题。提供的候选答案有四个,分别分析如下。 交易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它使用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基础服务,衔接网络上的应用系统,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交易中间件是面向交易事务处理的中间件,它负责正确传递交易,对交易完整性进行管理,调度应用程序的运行,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高效性。根据XOpen DTP模型,本地交易的管理由数据库系统来完成,交易中间件主要完成分布式计算环境下交易的监控和管理。数据库虽然在本地交易管理的功能己经很强大,但透过一个
17、广域网进行分布式交易管理并不是数据库的强项,特别是一笔交易涉及到异构数据库时更是如此。把数据上传视作是交易处理,交易中间件可以满足问题l的要求。 Web中间件即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是实现基于浏览器(或Web)应用的中间层平台,不仅是商业逻辑组件的容器,还提供了内容管理、负载均衡、容错、连接池等功能。 Web Service是一个崭新的松散耦合的分布式计算模型。每个服务结点利用XML、SOAP、UDDI、WSDL和WSFL等标准,对外提供某类功能,这些服务功能可以通过绑定HTPP的SOAP等技术来访问,从外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Web Service是一种部署在We
18、b上的对象或组件。它是一种面向服务的模型,适合解决分布式计算和处理,不适合应用于数据同步。 插装技术是白盒测试技术的一种。在被测系统中植入测试代码或测试硬件,以捕获系统运行时的可能路径,称为插装。用于系统的覆盖分析。2)为避免数据中心的单点故障,数据中心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多机集群Cluster和数据库并行处理技术、存储设备采用全冗余的SAN结构(或者全冗余的存储结构)。【问题2】本问涉及了数据库系统的两个概念:数据库复制技术和数据库触发器技术。数据库复制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向分布式环境中的各个数据库节点提供数据复制,保持数据一致或控制维护数据冗余。数据复制一般有同
19、步、异步方式,体系机构有主从(一个主点,多个复制点)、对等、分布式(多个主点,一个复制点)等。采用数据库复制技术,需要各个节点安装数据库复制服务器,在异构环境下,还要求复制点增加异构数据同步服务,开销较大。数据库触发器技术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在一些数据库相关事件发生时触发预先定义的操作,触发器机制可以增强引用完整性,加强复杂业务的规则,或者监控数据库的变动,并执行一定的数据操作,实现信息管理的自动化。从题目的要求来看,采用的技术一方面不能影响业务系统,另一方面数据不能因为网络故障、服务器繁忙等原因丢失,而且成本不能太高。采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各地需要安装专门的复制服务器,增加成本,维护管理较为复
20、杂,同时,太多分支机构使得中心的数据库复制服务器压力大,因此在本题要求的条件下,不宜采用数据库复制技术。采用数据库的触发器技术虽然能够实时记录数据库的数据变化,但不能捕获数据表中TEXT字段的UPDATE动作,并且对于每季度一次的统计报表数据,采用数据库的触发器技术来记录数据库的变化,占用数据库资源太多,可能影响某些机构的日常业务处理。【问题3】首先明确增量数据更新的过程。各地上传的数据更新日志是中心数据更新同步数据的依据。各地系统将数据更新操作以SQL语句的形式记录到数据更新日志中,由交易中间件系统发送该日志到数据中心的交易中间件服务器上。中心交易中间件服务器开启同步服务进程,实时处理各个机
21、构提交的数据更新日志,必要时对由于数据库异构产生的SQL语句差别进行修改,向中心数据库系统提交数据更新SQL,完成数据中心的数据更新。其次,明确数据更新日志获得的方式,重点解决TEXT字段问题和报表统计数据问题。针对多数业务数据的更新,各地数据库采用触发器技术,通过触发器捕获记录或字段的增删改操作,以标准的SQL命令保存到数据更新日志中;改造各地原有业务系统,当发生数据表TEXT字段修改时,在修改字段的同一事务中,将该动作增加到数据更新日志中,数据中心根据记录抽取该字段指向的内容;对每季度产生的报表统计数据,改造各地原有业务系统,在数据更新日志中保存生产数据的条件,数据中心根据记录一次性抽取满
22、足条件的数据。 最后,针对个别机构数据库服务器配置较低,采用触发器技术可能造成资源不足的情况,升级该机构的数据库服务器,比如将内存增加到1GB等。 试题三 【问题1】本题相当于选择题,但要获得好的成绩,仍需要仔细构思。1)逻辑视图表述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分解为一系列的关键抽象,这些抽象(大多数)来自于需求分析中所提出功能要求,以对象或类的形式来表示(采用抽象、封装和继承)。分解并不仅仅是为了功能分析,而且用来识别遍布系统各个部分的通用机制和设计元素。系统的功能需求来自于最终用户,最终用户是逻辑视图对应的风险承担者。2)进程视图表述系统的运行特性。利用进程视图可解决系统的并发性、分布性、系统完整
23、性、容错性等问题。另外,它还可以表达逻辑视图的主要抽象在哪个控制线程上被实际执行。风险承担者主要是系统集成人员,组件元素是任务。3)物理视图表述系统的拓扑、安装和通信需求。用来表达软件系统中的各种元素(元素可以理解为组件或过程)被映射或部署至不同的网络计算机节点上。风险承担者主要是系统实施工程师。4)开发视图表述软件开发的内部需求。开发视图关注软件开发环境下实际模块的组织(程序库或子系统),它们可以由一位或几位开发人员来开发。子系统可以组织成分层结构,每个层为上一层提供良好定义的接口。风险承担者主要是编程人员和软件项目管理人员。5)场景用来说明重要的系统活动,是其他四个视图在用例(Use Ca
24、se)驱动下的综合。在某种意义上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该视图是其他视图的冗余(因此“1”),但它起到了两个作用:首先场景可用来发现架构设计过程中的架构元素,其次场景可作为架构设计结束后的功能验证。它可作为架构原型测试的出发点。风险承担者是最终用户和开发人员,组件元素是步骤。【问题2】系统大多数关键的功能以场景(或用例)的形式被捕获。所谓关键是指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或系统存在的理由),或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或其应用减轻了一些重要的技术风险。基于场景驱动的迭代式设计过程如下。1)开始阶段。基于风险和重要性为某次迭代选择一些场景。场景可能被归纳为对若干用户需求的抽象;对场景进行“描述”,以识别主要的
25、抽象(类、机制、过程、子系统):将所发现的架构元素分布到4个视图中;然后实施、测试、评估该架构,这个过程中可能检测到一些缺点或潜在的增强要求;捕获经验教训。2)循环阶段。重新评估风险,选择能减轻风险或提高结构覆盖的额外的少量场景,然后试着在原先的架构中描述这些场景,发现额外的架构元素,或找出适应这些场景所需的重要架构变更,更新4个主要视图;根据变更修订现有的场景;升级实现工具(架构原型)以支持新的、扩展了的场景集合。3)测试。如果有可能(比如,在己有可重用的组件下快速实现系统),在实际的目标环境和负载下进行测试。4)评审这5个视图,检测架构在简洁性、可重用性和通用性方面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5)
26、更新设计准则和基本原理。6)捕获经验教训。对于实际的系统,初始的架构原型需要不断进行演化。一般的情况是在经过两次或三次迭代,当找到了主要的抽象,子系统和过程都已经完成并且已经实现所有的接口,系统架构可认为趋向于稳定。【问题3】软件内部需求是指任何一个软件都要满足的一些非功能方面的需求,大部分情况下,开发视图架构考虑的内部需求与以下几项因素有关:开发难度、软件管理、重用性和通用性及由工具集、编程语言所带来的限制与约束。开发视图是项目管理的基础,通过开发视图对系统功能、模块的层次性分解,能够预估开发工作量、安排开发任务,编制开发计划,进而监控进度,即开发视图是需求分解、团队工作的分配(或任务管理)
27、、成本评估和计划(或成本管理)、项目进度的监控(或进度管理)等方面的基础。 试题四 【问题l】严格定义方法适用的场合:所有的需求都能够被预先定义;修改定义不完备的系统代价昂贵且实施困难;项目参加者之间能够清晰而准确地进行通信;静态描述或图形模型对应用系统的反映是充分的;严格方法的生命周期中各阶段划分都是正确的。(6分)原型法适用的场合:并非所有的需求在系统开发以前都能准确地说明;有快速的系统建造工具;项目参与者之间经常存在通信上的障碍;需要实际的、可供用户参与的系统模型:需求一旦确定就可以遵从严格定义的方法;大量的反复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应该加以鼓励。(6分)【问题2】改变原型生命周期约束的
28、方法:仅对屏幕的原型化;使用购买的应用系统作为初始模型;子系统原型化:原型与需求建议;最终用户进行原型化。【问题3】 引入原型法后,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估计过程;费用重新分配;变化控制;活动停止。 试题五 【问题1】采用双机冗余热备方式,当本地某个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快速切换到正常的系统,通过本地故障恢复确保系统持续提供服务。目前有许多不同厂家提供双机冗余热备的产品,采用双机冗余热备方式,涉及到以下众多因素: 双机热备产品适用的规模; 支持的操作系统: 支持的数据库系统; 对正常业务系统的性能影响; 提供的GUI管理工具功能易用性; 能够完全实现多应用多级切换(应用级切换),适用多种应
29、用并存的系统,某一应用的切换可以不对其他应用产生影响; 集中管理配置能力; 远程监控和管理能力; 切换速度; 磁盘管理方面功能;【问题2】与双机冗余热备相比,备份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保护数据。在租用商业备份中心时应该注意: 备份中心与公司的系统有充分远的距离(几十甚至几千公里); 备份中心具有抗灾能力; 备份中心要有足够的带宽确保与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 合理选择备份的时间段。【问题3】人们总是希望信息系统能够在日常的运行中具有高性能,在灾难发生时能够不损失任何数据,但事实上却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如果系统向异地备份中心的备份时间段越小,会更加及时地把业务数据备份到备份中心,能够在灾难发生时损失的数据越少,但是会对系统日常运行性能产生越大的影响。极端情况下,如果每次有了新的交易就向异地备份中心备份数据,当灾难发生时,只会损失最新发生的交易。但是备份时间越小,就要求系统的备份链路有很高的带宽,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越大。另一方面,这也会影响数据中心的性能。因此,在实际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平衡备份时间段、业务系统的运行性能以及灾难发生时数据损失这三者的关系,作出较为合理的决定。当然,要达到最优化通常非常困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