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wps
《《荷塘月色》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wps(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荷塘月色朱自清朱自清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3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3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4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4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安排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安排2 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
2、过程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 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著有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 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著有朱自清全集 。代表作品:长诗毁灭 (1923) 、散文集背影 (1928) 、诗集踪迹 (1929) 等。代表作品:长诗毁灭 (1923) 、散文集背影 (1928) 、诗集踪迹 (1929) 等。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
3、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 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 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 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 年 8 月病逝于北京。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 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 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 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 年 8 月病逝于北京。1916 年 12 月 15 日,朱自清在扬州琼花观街朱宅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4、武钟谦曾随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州、白马湖、北京等地,夫妻感情甚好 1929 年 11 月 26 日,武钟谦因肺病逝于扬州家中。朱自清有小说笑的历史 、 别 、散文给亡妇和一些旧体诗词记述了他们美好而深厚的感情。1916 年 12 月 15 日,朱自清在扬州琼花观街朱宅与武钟谦女士完婚。武钟谦曾随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州、白马湖、北京等地,夫妻感情甚好 1929 年 11 月 26 日,武钟谦因肺病逝于扬州家中。朱自清有小说笑的历史 、 别 、散文给亡妇和一些旧体诗词记述了他们美好而深厚的感情。二、预习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脉
5、脉(m) 颤动(zhn) 乘凉(chng) 独处(ch) A脉脉(m) 颤动(zhn) 乘凉(chng) 独处(ch) B酣睡(hn) 参差(c) 袅娜(nu) 蓊蓊郁郁(wng)B酣睡(hn) 参差(c) 袅娜(nu) 蓊蓊郁郁(wng)C点缀(zhu) 倩影(qin) 皱缬(xi) 梵婀玲(fn) C点缀(zhu) 倩影(qin) 皱缬(xi) 梵婀玲(fn) D惦着(din) 羞涩(s) 宛然(wn) 踱着步(d)D惦着(din) 羞涩(s) 宛然(wn) 踱着步(d)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
6、大意罢了。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致的轮廓) (大致的轮廓)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指美好的姿态)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指美好的姿态)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远远看去)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远远看去)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 风致了。 (情态、样子)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 风致了。 (情态、样子)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
7、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4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
8、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三、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
9、所。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四、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作者心绪变化的句子,并归纳情感线索。1.表示感情变化的句子:1.表示感情变化的句子:“心里颇不宁静” “心里颇不宁静” “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0、“但热闹是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热闹是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行踪:家小路荷塘小路家(明线,外结构)行踪:家小路荷塘小路家(明线,外结构)情感: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暗线,内结构)情感: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暗线,内结构)2.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3.朱自清为什么心里
11、不宁静呢?3.朱自清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呢?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4.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在哪里得到宁静?在哪些段落?4.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在哪里得到宁静?在哪些段落?目的:寻找宁静;目的:寻找宁静;得到宁静:在荷塘。得到宁静:在荷塘。第 4 段:月色下的荷塘第 4 段:月色下的荷塘第 5 段:荷塘上的月色第 5 段:荷塘上的月色第 6 段:荷塘四周的景色第 6 段:荷塘四周的景色五、研读第 4-6 自然段作者着重以哪些景物来写荷塘、月色、以及荷塘四面的?作者着重以哪些景物来写荷塘、月色、以及荷塘四面的?第 4 段: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水第
12、4 段: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水第 5 段:月色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第 5 段:月色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第 6 段:四周树色、灯光、蝉蛙声第 6 段:四周树色、灯光、蝉蛙声(一)研读第 4 自然段1.第四自然段写的是月下荷塘,那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第四自然段写的是月下荷塘,那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叶高出水面,亭亭玉立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叶高出水面,亭亭玉立的特点。“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13、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荷花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姿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荷花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姿态。“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用博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晶莹剔透,忽明忽暗,纤尘不染的各种姿态。用博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晶莹剔透,忽明忽暗,纤尘不
14、染的各种姿态。“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用“歌声”比“清香” ,嗅觉转为听觉通感。写出了荷香似有似无,也突出了月色下的荷塘宁静的氛围。 用“歌声”比“清香” ,嗅觉转为听觉通感。写出了荷香似有似无,也突出了月色下的荷塘宁静的氛围。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 (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感觉的印象,即“感觉的相通与转移” 。 )通感就是移觉。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
15、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 (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感觉的印象,即“感觉的相通与转移” 。 )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 举例:(1)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写出了歌者歌声甜美的特点。 ) (1)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写出了歌者歌声甜美的特点。 )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嗅觉转为听觉,写出了荷香似有似无的特点。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嗅觉转为听觉,写出了荷香似有似无的特点。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转
16、为听觉,写出了光影交错的和谐美。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转为听觉,写出了光影交错的和谐美。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繁密。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繁密。“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丝颜色。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
17、能见一丝颜色。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流水人特有的状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流水人特有的状态。【小结】【小结】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荷叶:田田、亭亭的舞女的裙优雅飘逸荷叶:田田、亭亭的舞女的裙优雅飘逸荷花: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淡雅羞涩荷花: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淡雅羞涩荷香:渺茫的歌声缥缈淡远荷香:渺茫的歌声缥缈淡远荷波:凝碧的波痕沉厚绵长荷波:凝碧的波痕沉厚绵长流水:脉脉、更见风致含蓄绰约流水:脉脉、更见风致含蓄绰约(二)研读第 5 自然段(二)研读第 5 自然段1.这是什么样的月光?1.这是什么样的月光?月光:月光:静静地
18、泻、不能朗照别有风味丰盈鲜亮、含蓄柔和静静地泻、不能朗照别有风味丰盈鲜亮、含蓄柔和和谐的旋律、梵婀玲上的名曲和谐柔美和谐的旋律、梵婀玲上的名曲和谐柔美那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花叶上,“泻”是丰盈、鲜亮欲滴的,而“静静”却让这“丰盈鲜亮”含蓄柔和。那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花叶上,“泻”是丰盈、鲜亮欲滴的,而“静静”却让这“丰盈鲜亮”含蓄柔和。那“薄薄的青雾”是月色和雾光、叶色、水气杂揉形成的一片朦胧,如烟似梦。那“薄薄的青雾”是月色和雾光、叶色、水气杂揉形成的一片朦胧,如烟似梦。2.月光下的景色什么样?2.月光下的景色什么样?叶子和花:在牛乳中洗过、笼着轻纱的梦安谧朦胧叶子和花:在牛乳中
19、洗过、笼着轻纱的梦安谧朦胧灌木与杨柳: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缥缈绰约灌木与杨柳: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缥缈绰约3.这是什么样的意境?3.这是什么样的意境?朦胧、素淡、柔和。如烟似梦。朦胧、素淡、柔和。如烟似梦。就是这样朦胧柔和、静静地泄、轻轻地笼着的月光,朱自清觉得“别有风味、恰到好处” 。他的大彷徨、大苦闷就这样得到了安慰!就是这样朦胧柔和、静静地泄、轻轻地笼着的月光,朱自清觉得“别有风味、恰到好处” 。他的大彷徨、大苦闷就这样得到了安慰!4.你心里痛苦、郁闷的时候你会干什么?目的是什么呢?4.你心里痛苦、郁闷的时候你会干什么?目的是什么呢?(学生:找人倾诉、一个人静一静、吃东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