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九级化学下册教案.pdf





《2022年沪教版九级化学下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沪教版九级化学下册教案.pdf(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六章溶解现象6.1 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让学生了解高锰酸钾、食盐、蔗糖、食用油、泥土分散到水中的现象。2、讨论掌握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不同特征,掌握溶液概念。3、了解物质的溶解过程,知道为什么食盐、高锰酸钾、蔗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4、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热量变化。5、通过活动探究,了解水溶液与纯水的性质是不同的,知道固体物质溶解于水后水的沸点、凝固点的变化;导电性的变化。6、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观察、归纳、类比的能力和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溶液的基本特征,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水溶液与水性质的不同。2、难
2、点:物质的溶解过程。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课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引入课题提出问题: 1、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2、请根据布置的家庭小实验来谈一谈“物质在分散于水的过程中有哪些现象?” 5 回答问题。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着手,从家庭小实 验 着 手 引 入 新课,可调动学生的兴趣,也符合认知规律。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物质的溶解过程教师演示 P151实验 1 、 实验 2 观察、思考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通过实验、课件创设情景, 学生探究、讨论、分析得出两个概念,同时总结出 溶 液 的 基 本 特征。由实验(课件)学生分析讨论
3、结论,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提出问题: 1、哪些物质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这此物质有什么共同性质?2、泥土、食用油分散到水中能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体系吗?这两种物质性质上有何共性?3、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晶体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4、怎样理解均匀、稳定?看 课 件 ( 溶 解 过程) 、讨论、回答。小结总结学生回答,引出物质的溶解及溶液概念;能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形成溶液的条件。较易
4、理解。知 识拓 展( 乳化 作用)展示课件,分析乳化作用的过程。看课件,阅读书本内容,了解乳化作用的原理。知识巩固总结本节内容完成习题。要求分析原因, 讲明理由。通过配套练习,掌握本堂知识要点。展示课件(本节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课本 P156 思考题 1;练习与实践1、2、3、4。第二课时学习课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引入课题提出问题:1、生物的溶解、溶液概念?溶液的基本特征?2、水中溶解了其它物质后,水的性质是否要发生改变呢?思考、回答问题。由复习旧知着手,并提出新的问题,使知识体系具有连续性。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导电性变化启示: 1、在严寒冬季,水结冰而盐水不结冰。2
5、、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3、电解水时,水中要添加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思考。通过联想与启示激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教师展示课件, 介绍 P153实验 1 、 实验 2 的操作步骤。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归纳能力。提出问题:1、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吗?2、 物质溶解于水,水的导电性会发生变化吗?回答问题。小结总结学生回答,得出溶解过程中导电性、能量的变化。巩固知识总结本节内容完成习题。要求分析原因, 讲明理由。通过配套练习,掌握本堂知识要点。展示课件(本节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课本 P156 思考题 2;练习与实践5、
6、6。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板书设计: 课时一 第 1 物质的溶解一、物质在水中的分解1、蔗糖、食盐、食用油、泥土在水中的分散:蔗糖食盐食用油泥土溶解性能溶能溶不溶不溶分散微粒蔗糖分子钠离子、氯离子小液滴(多分子聚合体)固体小颗粒(多分子聚合体)基本特征均一、稳定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2、 物质的溶解:一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3、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
7、混合物叫做溶液。4、可溶性的固体、液体、气体分散到水中均能形成溶液;不溶性的固体分散到水中形成悬浊液;不溶性的液体分散到水中振荡后形成乳浊液。5、物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物质溶解时要放出热量,如:氢氧化钠;有的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如硝酸铵。 课时二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 物质溶解于水中时,水的性质要发生改变: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水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2、 某些物质溶解于水中时,水的导电性会发生改变。例如:食盐水能导电,而水则不能导电。原因:食盐水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金属导体能导电是金属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精品资料
8、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6.2 溶液组成的表示学习目标:1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习重点:1 溶液的组成;2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及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相结合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3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课堂学习:一、 引入 : 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讨论了溶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
9、要的作用。而在使用溶液时,人们往往需要知道溶液的组成和溶液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关系。二、师生互动: 问题情景 你知道下列常见的溶液是哪些物质混合而成的吗?食盐水、糖水、碘酒、酒精的水溶液、汽水 学生回答 完成下列表格溶液食盐水糖水酒 精 的 水溶液汽水碘酒分散的物质NaCl 蔗糖酒精CO2碘分散到的物质H2O H2O H2O H2O 酒精 师生整理 溶质、溶剂的概念;溶液的组成。 教师设疑 1、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哪些?2、常见的溶剂是什么? 小结 1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2常见的溶剂的是水。除特别说明外,一般人们所说的溶液都是说溶液。 练习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石灰水糖
10、水食盐水硫酸铜溶液稀盐酸铁和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溶剂 教师讲解 其实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是相对的,因为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构成它们的微粒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师设疑 当溶质和溶剂混合混合后,讨论下列有关量的关系? 110 克 NaCl 完全溶解在100 克水中所得溶液质量 110克食盐水;2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 20Ml的酒精溶液;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3某食盐水
11、的密度为104 克/ 毫升,现取 100 毫升的该食盐水,则该溶液的质量 104克。 师生总结 溶液中存在的一些量的关系:1 溶液的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2 溶液的质量 =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3 溶液的体积不能是溶质和溶剂体积的简单相加 活动与探究 课本 P158 的活动与探究 教师设疑 1. 请你猜一猜,上述两个实验所得的糖水哪个更甜一些?2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溶质(克)溶剂(克)溶液(克)蔗糖溶液( 1)蔗糖溶液( 2)利用上述表格中的数据,你能用哪些比值来说明你的猜想? 学生讨论 师生总结 几种表示方法 教师讲解 在化学上常用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值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溶质的质量分数=
12、学生讨论 利用上述的关系式来讨论以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1 向某 100 克食盐水中加入2 克的食盐,食盐全部溶解;2向某 100 克食盐水中加入2 克的食盐,食盐部分溶解;3将某 100 克食盐水加热蒸发,未有食盐析出;4 从某 100 克食盐水中倒出20 克溶液后,所剩余80 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 将 4 中所得的 20 克溶液和 80 克的溶液再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课堂小结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40 页 -
13、 - - - - - - - - -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解性的概念,理解影响溶解性的因素;(2)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3)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与“稀”的关系。(4)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5)溶解度曲线的定义及其应用;(6)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7)了解结晶现象及常用的结晶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的思考模式来领悟原理知识;(2)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注意对概念的理解,在给制和识别溶解度曲线中培养能力。(3)在认识到溶液有关知识后,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学习自然科学的一些
14、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平淡的溶液中得到丰富多彩的道理,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树立从“量”的角度认识事物的观念,认识到事物“量”的重要性及定量思维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意义。(3)用辨证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难点 :1 影响溶解性的几个因素;饱和溶液的概念;2 溶解度的定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3 溶解度的基本计算;结晶方法的应用。课时: 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联系生活经验,填空:面粉在水中溶解,食盐、糖在水中溶解。 (填“易”“不易”)衣服上的油渍用水洗去,而用汽油洗去。 (填“难”“容易”)溶解性的定义:阅读书 P166 第二节
15、,填空:的能力称为溶解性,它是该物质的性质。(填“物理” “化学”)【活动探究】活动 1: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分组做 P166的活动与探究,后填空:实验 1 该实验中所用溶剂(填“相同” “不同”) ,溶质,根据溶解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实验 2 该实验中所用溶剂(填“相同”“不同”) ,溶质,实验现象是食用油溶解于中,不能溶解于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实验 3 该实验中现象: 第一次加的硝酸钾溶解(填“全部” “部分”) , 第二次加的硝酸钾溶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40 页
16、 - - - - - - - - - -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解,两次实验中不同点是,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应用:从生活中举例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活动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看 P167 的活动与探究,填空:实验 1 的现象,实验 2 增加了的量,现象是,实验 3 升高了,现象是。这些实验说明: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阅读 P168 第二节,填空:饱和溶液是指不饱和溶液是指思考:在上述定义中:为何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为何说“饱和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加另一种溶质还能溶解吗?饱和与不饱和溶液能否相互转
17、化?怎样实现转化?(联系上面实验思考)怎样识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活动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与“稀”的关系:观看演示实验:a 2克氯化钠与10 毫升水混合b 0.1 克氢氧化钙与10 毫升水混合填空:现象: a 氯化钠溶解; b 氢氧化钙溶解(填“全部” “部分”)结论:a 所得溶液是;b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和“浓”“稀”) 。即溶液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稀(填“有”“无” )必然联系 )。但在同一溶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稀)课堂小结:1溶解性是指,与、及等因素有关。 其中被称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外部因素;而和被称为影响溶解性的内部因
18、素。2饱和溶液是指,不饱和溶液是指可通过改变、来实现相互转化。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多少,又可把溶液分为和。3判断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溶解硝酸钾。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反思与小结】第二课时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40 页 - - - - - - -
19、 - - -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复习】溶解性是指,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有饱和溶液是指,不饱和溶液是指,区别的方法是,转化可通过变来实现。【活动探究】活动 1:溶解度的概念阅读 P168 末二节,填空:溶解性只能笼统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为了定量地描述物质的溶解性的强弱,我们用来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该定义中强调出溶解度的条件,标准,状态,单位。阅读 P168 表 6-9,填空:由表中内容可知,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填“相同” “不同”) ,溶解度最小的物质是。“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克”的含义是,如果该温度下,溶剂量为 50 克,则最多可溶解氯化钠克,配成饱和溶
20、液克;如果该温度下,某氯化钠饱和溶液272克,则含有溶剂克,氯化钠克。练习:判断下列说法对错: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克。硝酸钾溶液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 克。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 克。在 20时, 100 克水中溶解了10 克氯化钠,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 克。在 20时, 100 克饱和溶液中有氯化钠10 克,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 克。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克,即 100 克溶液中含有31.6 克硝酸钾。20时, 136 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36 克氯化钠,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克。20时, 5 克 A 放入 50 克水中
21、溶解达到饱和,0时, 5 克 B 放入 100 克水中溶解达到了饱和,则A 比B 的溶解能力强。【拓展】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 /g 10 1-10 0.01-1 0.01 活动 2:溶解度曲线:阅读 P168 末节,填空:由影响物质溶关解性的因素,你认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解度曲线表示_变化而变化的关系。P169 活动与探究:以 P169 表 6-10 为依据,绘制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在书 P169 画)阅读 P169 末节,填空:利用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查出,比较,还可以看出不同物质随温度变化情况不同: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如;少数固物质的溶
22、解度体随温度升高不明显, 如;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练习:根据书P169 图 6-17,完成下列填空:图中温度对溶解度影响最大的物质是,影响最小的物质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在 0时,图中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克; 80时 140 克硝酸钠溶于100 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 ;0时,用 100 克水配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若
23、把溶液加热到70(不考虑水的蒸发) ,从溶液中可析出氢氧化钙约克。【视野拓展】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阅读 P170 拓展视野,填空: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仅与性质有关,还跟和有关。当温度不变,随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少,气体的溶解度;当压强不变,随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应用:生产汽水时,人们常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强,使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会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夏天来临,同学们又可以畅饮汽水了。在购买和贮存玻璃瓶汽水时,要注意如下问题:不要在阳光下曝晒;不要长时间贮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课堂小结】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该物
24、质在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时所溶解溶质的。它主要随的改变而改变,这种变化关系通常可以用来表示。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如;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反思与小结】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40 页 - - - - - - - - - -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计算依据: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例 1:把
25、 50 克 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 克硝酸钾,求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例 2: 已知氯化铵在20时的溶解度是37.2g, 实验室配制1000 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和水各多少克?例 3:硝酸钠在10时溶解度为80 克,现有 4 克硝酸钠加入80 克水中形成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其饱和,还需加溶质多少或蒸发溶剂多少克?例 4: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克,你能算出在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练习: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克,在 20要把 40 克氯化钠配成饱和溶液,需要多少克水?已知某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40,求此温度下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沪教版九级 化学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