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洛阳部分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pdf
《2022年河南洛阳部分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洛阳部分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河南洛阳部分学校2016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解析】本试卷分第卷( 选择题 )和第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 11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 题。1图中属于太平洋板块的是Am B n Ce Df2图中 h地有一面积为10.3 万平方千米的岛屿,位于极圈附近,该岛A地处高纬度,不受暖流影响B板块挤压形成,多火
2、山C冬季处于高压中心,吹东风D由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答案】 1、A 2、D【积雪】试题分析:1、根据板块的轮廓形状可判断:n 为美洲板块, e 为非洲板块, f 为印度洋板块,n 为太平洋板块,故A正确。2、从图中位置信息特征可知该岛屿为冰岛,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A错;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处,多火山,B错;冰岛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为极地气候,成因C叙述错误。故D正确。考点:考查板块示意图及区域特征。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带谱的结构示意图,表示其不同的自然带。读图, 完成第3、4 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3、 -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3导致 - - 与 - - 自然带倾斜方向不同的主导因素是A- 热量- - 热量B- - 热量- -水分C - -水分- - 水分 D - - 水分- - 热量4图中地的气候指标最可能是A年均温为1528,年降水量为8001500mmB年均温为612,年降水量为15002500mmC年均温为27,年降水量为350600mmD年均温为 -2 3,年降水量为600800mm【答案】 3、B 4、B【解析】试题分析:3、对应珠穆朗玛
4、峰的南坡而言,既是阳坡又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而迎风坡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某一海拔高度范围,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规律为阳坡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自然带倾斜特征说明热量为主导因素,自然带倾斜特征说明此海拔高度范围降水量较大,降水量成了该区域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故B正确。4、垂直带谱的基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珠穆朗玛峰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 0以上, D错误;但是A均温较高错误,由于迎风坡降水量多,故C也错误。故最可能是B的数据正确。非农化率是指从事二、 三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当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比值(简称 NU 值)趋近于1.20 标准值时,区域就业结构较为合理。读199
5、2 年以来我国NU 值变化图,回答第5、6 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5区域就业结构最不合理的年份是A 1992 B 1995 C 2003 D 20106据材料可知A1992-2010 年期间 NU值逐年下降 B1992-1995 年非农化率增速减缓C1995-2003 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D2003-2010 年非农化率保持稳定【答案】 5、B 6
6、、C 【解析】试题分析:5、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NU值最高的年份,说明区域结构最不合理,故B正确。6、从 1992 年 2000 年期间 NU值波动变化,逐年下降说明错误,例如从1992 年 1995 年上升, 1995 年2003 年下降, A选项错误; 1992 年 1995 年线段斜率最大,说明增速较快,B错误;1995 年2003 年 NU值呈下降趋势, 非农化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呈上升趋势,而其与城市化水平比值,即NU值呈下降趋势,说明比值中的分母城市化水平必然也呈上升趋势, 且增幅较快, 故 C正确。 2003 年 2010 年屠宰显示的只是NU值变化较小,说明的是非农化率和城市
7、化水平同步发展而不是能够反映非农化率的变化,故D错误。考点 ; 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耕地面积包括一年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和多年生作物(柑橘、咖啡、橡胶和葡萄等)面积。下表为不同国家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第7、8 题。国家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 % )一年生作物占耕地面积比重( % )多年生作物占耕地面积比重( % )33.7333.130.612.5411.640.90.760019.3315.453.887四国中农业生产结构最为单一的是ABCD8、可能代表的国家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8、-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A以色列、德国、蒙古、日本B德国、日本、蒙古、以色列C以色列、蒙古、日本、德国D德国、以色列、蒙古、日本【答案】 7、D 8、B【解析】试题分析:7. 农业的发展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与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有关,比如地形、气候、土壤的、水源等方面,以色列国家地处沙漠地带边缘,水资源匮乏,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四国中最差的国家,所以该国农业生产结构最为单一故D正确。8. 蒙古国西部、 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
9、部是戈壁沙漠,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夏季短,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恶劣,所以蒙古国不适宜上述提到的作物生长,所以应为蒙古,其次是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耕地面积狭小,耕地比重较小故为日本,所以B正确。考点:考查区域经济特征。下页图 1、 图 2 分别为某月13 日 9时和 15 日 9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第9、10 题。9该日正值北半球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1015 日 9 时和 13 日 9 时相比A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 B 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C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D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答案】 9、D 10、A【解析】试题分析:9. 从等压线分布图中
10、可以判断亚洲大陆上形成的是高压中心,故为北半球的冬季。10. 对比两幅图等压线的疏密、弯曲变化特征可以判断前后的天气变化特征。对比中可知,华南地区始终处于一高压脊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 持续多晴朗干燥天气A正确。 我国东部等压线变密集。 说明气压差变大,风力增强B错误,日本南部受一低气压影响,但构不成台风级别 C错误,朝鲜半岛有原来一个高压中心控制变为一低压中心控制,故天气状况发生变化 D错误。考点:考查等压线的判读及不同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1
11、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右图为某地春分至秋分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读图,回答第11 题。11该地纬度可能是A10B15C30D4011【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知该地一年中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故CD排除。又因为从图中可知春分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比夏至日时要大,说明该地更接近于赤道附近而不是回归线附近,故最可能的是10A正确。考点;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第 II卷第 II 卷需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本卷
12、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 题第 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 题第 4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160 分第 36 题- 第 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 题-第 4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36( 24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 3)题。材料一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图中 B 处有一特大城市。近些年来,该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由粗放的畜牧业转变为混合农业。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13、-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1)描述图中25S以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8 分)(2)A地区自然带名称是_。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8 分)(3)简析 B城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8 分)36【答案】(1) 分布特点:东多西少(3 分); 北多南少(3 分); 西部沿海降水空间差异较大(3 分) 。(2)热带荒漠带(3 分)受副热带高压和干燥的信风控制(3 分);沿岸寒流流经(3 分),降水少。(3)混合农业经济效益高(3 分);市场扩大;地价上涨
14、,集约化经营(3 分);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3 分);政策支持(3 分);( 5 选 4,每个采分点3 分,共 12 分)。【解析】试题分析:(1)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类试题首先要看清题目中的要求,是什么地理事物,是“点”状地理事物分布还是“线”状地理事物分布还是“面”状地理事物分布描述。一组等值线的分布特征的描述应从数值变化、分布凸向、疏密程度、局部小闭合( 最大、最小值 ) 等角度描述。(2) 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为非洲南部地区,据A处的经纬度可判断应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相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原因应从大气环流、洋流等角度分析,该处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的影响以及沿岸本
15、格拉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降水少。(3) 考查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原因其实就是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问题,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再考虑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差异即可得出转变的原因。农业区位因素包括政策、交通、农产品的消费状况、市场等社会经济因素和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地理因素。考点 : 考查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及农业区位条件。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河南洛阳 部分 学校 届高三 上学 第一次 联考 地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