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实验中学生物必修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教案.pdf
《2022年实验中学生物必修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实验中学生物必修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教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第 1 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 教材分析 :由“问题探讨”引入。可以从“扩散”迁移到“渗透”。分析教材给出的“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来认识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二、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能力方面: 1、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三、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解决方法:(1)通过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现象。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概念、条件、原理、结果,指出半透膜的特性。(2)通过分
2、析水分进出红细胞的状况,总结出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2、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解决方法:(1)通过名人名言使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现象深入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活动讨论确定有价值的问题。四、 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中有感性认识,萝卜条用盐淹的前后,久旱的庄稼灌溉前后的现象都见过,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就有了基础。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演示法自学讨论法六、 课前准备 :吸水、萎蔫的菠菜叶,大烧杯,漏斗,半透膜,清水,蔗
3、糖溶液。七、 课时安排 :2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 、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 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2)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水有差异吗?(3)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的吗?(4)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吗?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遍性吗?(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与环境进行着物质的交换,物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细胞的边界细胞膜。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水分进出细胞的情况。(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首先我们来探究渗透现象。1、渗透现象 问题探讨 :演示“渗透作用实验”介绍实验装置,指导观察实验结果。在屏幕
4、上打出渗透现象示意图提问: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归纳讲述:半透膜的特性:水分子等小分子可以通过,蔗糖等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渗透作用的概念: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
5、原理:当溶液浓度AB时,水分子就通过半透膜由B流向 A;当溶液浓度AB时,水分子就通过半透膜由A流向 B ;当溶液浓度AB时,则处于动态平衡。渗透作用的结果: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进行双向扩散。从宏观观察,水分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直到达到动态平衡。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请同学们回忆细胞膜制备的实验。分析“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实验现象。在屏幕上打出“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示意图。(2)、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A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不是相当于“问题探讨”中所说的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红细胞吸水
6、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3、学生讨论总结4、教师归纳讲述动物细胞的吸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的浓度。动物细胞的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的浓度。般方法和基本步骤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3、组织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屏幕上打出“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观察现象: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的现象: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稍等一会儿可见有水分渗出。(失水)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失水)蔫了的青菜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会儿,菜叶变得硬挺起来(吸水)老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萝卜条吸水和失水实验。介绍实验过程。展
7、示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一些吸水和失水现象,深入思考提出想探究的问题,并与本小组同学交流。最终确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一位同学提出: “植物细胞会出现失水的情况吗?”另一位同学提出:“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植物细胞会不会失水,现象中很明显,第二个问题更有探究价值。作出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尝试性的回答,也就是作出假设。例如,某小组提出的问题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针对这一问题,他们作出的假设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他们的理由是:植物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生物膜,它们具有红细胞的细胞膜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做菜馅时因
8、为放了盐,菜中的水分大量流出,这与红细胞失水很相似。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设计实验:你所作的假设即使是有依据的,也仅仅是一种推测。这种推测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来检测。(见P62 参考案例)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将每一步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例如,上面的实验方案结果如下: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变小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基本不
9、变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分析结果与你的预期是否吻合,是否支持你的假设,最后得到实验结论。例如, 上面的实验结果与预期基本是吻合的,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所以植物细胞不会有明显的缩小和膨胀,但出现了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和复原。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结论,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表达和交流将本小组探究的问题、过程、结果和结论与其他小组交流,听取他们的质疑并进行解释。如果有必要,对本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修改。进一步探究植物细胞会由于过多吸水而涨破吗?(不会,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水分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
10、)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2、盐碱地栽种植物,其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较低,原因是A、土壤溶液的PH太小B、土壤中缺少氮肥C、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D、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九、 板书设计第 1 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现象1、半透膜的特性2、渗透作用的概念3、渗透作用的条件4、渗透作用的原理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动物细胞的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2、动物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三、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特点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央具有大液泡原生质层2、探
11、究的一般步骤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开展实验;记录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十、 教学反思 :做实验,学生有直观认识。学生讨论,能深入思考。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四章第 2 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教材分析学生在第 3 章的学习中曾经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当时就遇到过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的问题。本节课从这个问题入手,让学生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用什么材料做细胞
12、膜,能更好地体现细胞膜的功能。还可以用设计问题串,分析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曲折历程,学生易学。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简述生物膜的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1、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解决方法:1、设计问题串分析讨论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2、教师呈现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结合阐述其基本内容。2、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解决方法:用设问法讲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在层层剥去“笋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实验 中学生物 必修 第四 细胞 物质 输入 输出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