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混凝土的历史.pdf
《2022年混凝土的历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混凝土的历史.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相比,历史不长,但自19 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后, 由于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的不断改进,结构理论施工技术的进步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 桥梁、隧道、矿井以及水利、 海港等土木工程领域。 建筑用混凝土的发展简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甚至可能在更早的古代文明中已经使用了混凝土及其胶结材料。但直到 1824 年波特兰水泥的发明才为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开创了新纪元。至今仅有 160 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钢筋混凝土小构件的应用,设计计算依据弹性理论方法。
2、1801年考格涅特发表了有关建筑原理的论著,指出了混凝土这种材料抗拉性能较差,到 1850 年法国的兰博特首先建造了一艘小型水泥船,并于 1855 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接着法国的花匠莫尼尔在1867 年制作了以金属骨架作配筋的混凝土花盆并以此获得专利。后来康纳于1886 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设计手稿。 1872年美国人沃德建造了第一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房屋。1906 年特纳研制了第一个无梁平板。从此钢筋混凝土小构件已进入工程实用阶段。第二阶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大量应用,设计计算依据材料的破损阶段方法。 1922年英国人狄森提出了受弯构件按破损阶段的计算方法。1
3、928年法国工程师弗来西奈发明了预应力混凝土。其后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在分析、 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工艺与科研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独特的建筑物,如美国波士顿市的Kresge 大会堂, 英国的 1951 节日穹顶, 美国芝加哥市的 Marina 摩天大楼,湖滨大楼等建筑物。1950 年苏联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制定了“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规程”。1955年颁布了极限状态设计法,从而结束了按破损阶段的设计计算方法。第三阶段为工业化生产构件与施工,结构体系应用范围扩大, 设计计算按极限状态方法。 由于二战后许多大城市百废待兴,重建任务繁重。 工程中大量应用预制构件和机械化施工以加快建造速度。继苏联提出的极
4、限状态设计法之后,1970年英国,联邦德国,加拿大,波兰相继采用此方法。并在欧洲混凝土委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会与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CEB-FIP)第六届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建议,形成了设计思想上的国际化统一准则。第四阶段,由于近代钢筋混凝土力学这一新的学科的科学分支逐渐形成,以统计教学为基础的结构可靠性理论已逐渐进入工程实用阶段。电算的迅速发展使复杂的数学运算成为可能。 设计计算依据概率极限状态设
5、计法。概括为计算理论趋于完善, 材料强度不断提高, 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建筑物向大跨高层发展。我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比较曲折,解放前几乎是空白 ,60 年代边学习苏联的经验边完善提高,70年代自己动手搞科研,编规范;80 年代规范的设计水准正力争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近30 年来,我国在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可靠度与荷载分析、单层与多层厂房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大板与升板结构、大跨度结构、结构抗震、工业化建筑体系、电子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和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为修订和制定有关规范和规程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科学依据。编制出了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
6、06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等。这些规范和规程积累了我国半个世纪以来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把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到了当前的国际水平, 它将在工程设计中发挥指导作用。必将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混凝土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古罗马时代, 人们就懂得把石头、 砂子和一种在维苏威火山地区发现的粉尘物(Pozzolana)与水混合制成混凝土,用于建筑伟大的罗马城和诸多神庙, 甚至实现了诸如万神庙穹顶这样伟
7、大的建筑奇迹。后因种种原因,其复杂的加工技术失传了许多世纪,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丛书中才有提到。现代意义的混凝土直到19世纪才出现,特指由骨料(砂、石等) 、水泥和水混合而成的建材。 这依赖于 1824年英国人约瑟夫 ?阿斯曾丁 (Joseph Aspdin)发明的水泥。 但真正展示水泥特性的就是混凝土。混凝土在拉丁语中是 “结合在一起共同成长”之意,在英语中,混凝土一词为“Concrete ” ,分解开是“不同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混凝土 历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