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四级下册语文阅读短文练习题及答案全册.pdf
《2022年小学四级下册语文阅读短文练习题及答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四级下册语文阅读短文练习题及答案全册.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粗心的同学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例如要求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有的同学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后,又多此一举地在错误的句子后打上了“”。类似的情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认真。二、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2、。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要向学生强调, 只要反复阅读、 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
3、不成了“空中楼阁”?三、确定区域,深入思考。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1 、对于选择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
4、排除法、类推法。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 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2 、对于一些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准确解答这类题目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 抠 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这就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这就能准确解答。3 、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意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1)字不离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
5、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就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
6、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四、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有些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 我们就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有时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原话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要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就要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理解,体会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题目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语文试题的开放性要求试题答案能自圆其说,答案最佳。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要仔细认真、深入分析,回答问题时,要仔细揣摩、根据体裁的特点,不同的语境,要准确的使用词语作答。
7、五、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所谓“言之有理”就是让我们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我们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我们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
8、,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还是有一定方法可寻的,我们可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答。现举4 例:1、上下联系。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找近义词、反义词等。2、换位思考。就是让我们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3、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 如学过的课文、 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
9、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4、立足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六、合理控制答题时间,先易后难。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文章中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答题时间,先易后难是做阅读理解题目时的一般
10、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其他较有把握的题目。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题目。现在,请我们按照以上技巧和方法认真练习以下内容,希望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一)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声音 , 像一串小铃铛 , 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 像一匹明洁的丝绸 , 映照着蓝天?啊, 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
11、舞动着绚丽的朝霞 , 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 , 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 在水中回旋。三月的桃花木 , 是春天的竖琴。每一条波纹 , 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 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 , 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 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 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 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三月的桃花木 , 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 , 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 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 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 , 很早很早 , 就升起了
12、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 , 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 , 三月桃花水!啊, 地上草如茵 , 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 , 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 ,品一口 , 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的情景。(2) “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的写法,写出了。2、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4、 “三月的桃花水, 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聪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我看见我还看见5、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
13、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 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 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 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从此, 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31 页 - - -
14、 - - - - - - - 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
15、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 17.82 亿元人民币。 220.9 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直到今天, 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示引用2、阅读
16、第1 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3、 课 文 是 怎 样 描 写 大 眼 睛 的 ? 从 第2 5 自 然 段 中 各 找 出 一 个 关 键 词语 。4、第 2 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第 3 自然段中加点 词 语 “ 虽 然 ” 写 出 了 学 习 条 件 的, “ 可 是 ” 说 明 了 小 女 孩对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的原因。5、这双“大眼睛”还“生怕”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6、用“ -”和“”从文中分别画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比喻句。7、“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8、你了解“希望工程”吗?你曾经为它做
17、过什么呢?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三)妈妈的手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 一双充满爱意的手。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
18、的习惯。我回房做作业做得很专心很认真妈妈轻轻()来到我的身边他拿起我的作业说我看看你的作业说着,就到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温柔(近义词)顿时(近义词)马虎(反义词)严厉(反义词)2、在第 3 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3、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的妈妈有一双的手
19、,一双的手。( 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又用那温柔的手。( 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又想到。5、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6、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句话?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四)另一扇窗子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xi ngsh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
20、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 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 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大家都笑我啊(a ya wa na ) 。”小男孩深感委屈。“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
21、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 nzhng )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 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扫而光名声大振、选择括号里的正确的读音打“”. 、用“”划出文章的中心句。4、给文章第6 自然段加上
22、标点。5. 小男孩先在窗子边看到,心情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在另一扇窗户旁看见了,他的心情。小男孩生活中那两扇窗子的含义你的理解是6“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7. 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8、生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愁闷苦恼的时候么?谈一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读完这篇文章,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五)登山人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
23、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吧!”也退下来了。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披荆斩棘,(),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好,省了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 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 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A、知难而进 B、知难而退 C、适可而止 D、勇往直前E、无所畏惧2、联系上下文
24、解释下列词语。( 1)知难而退:( 2)适可而止:3、根据短文内容填表。对象态度做法行为第一个登山人第二个登山人第三个登山人4、你是怎样理解短文的最后一段?(六)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好多人都有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用来鞭策自己。而我心中铭记着这样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正因为我信奉这句话,所以受益匪浅。一次自然课上,老师对我们进行一次小测验。课本上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考起来并不费力。可是,老师却别出
25、心裁地出了一道课外题,问鱼有什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么内脏。同学们都给难住了,有的傻愣愣地瞪着黑板,有的皱着眉头咬笔杆。而我呢,略加思考,便胸有成竹地在试卷上列出:肝、鳔、胆、肠, 一鼓作气写了出来。几天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我拿了个100 分。同桌半开玩笑地说:“石蕾,你是不是在考试之前解剖过鱼呀?要不怎么对它的内脏了如指掌?”我神秘地说:“处处留心皆学问! ”上个星期天,我看奶奶剖鱼,鱼的内脏刚被掏出来,我就像个“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学 下册 语文 阅读 短文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