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数学论文之灵活驾驭课堂动态生成张扬学生个性.pdf
《2022年小学数学论文之灵活驾驭课堂动态生成张扬学生个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数学论文之灵活驾驭课堂动态生成张扬学生个性.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灵活驾驭课堂动态生成张扬学生个性摘要:一个充满活力、激情四射的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互互相动组成的动态过程。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应从尊重生命,平等对待,随机应变,有效引领学生的教学价值出发,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善用动态生成的元素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及时抓住精彩,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时时“以生为本” ,时刻关注变化着的人的整个生命,使课堂教学充满学习成长的生命气息,让教学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实现持续生成,使课堂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精彩画面。这就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的一种境
2、界。关键词:动态生成有效引领随机应变启迪思维生命活力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 “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 再好的预设 , 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学生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一直让我心动。我总想能感悟出叶老所描绘的神韵,于是“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我教学的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教材互动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进行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他们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着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
3、成。没有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也就是说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 。且把“意料之外生成”看作“通道” , “有效引导生成”看作“美丽的图景” ,问题的关键是:当“意外的通道”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并且能否经由这“通道”引领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景”? 一、尊重生成,有效引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一次教研听课活动中,一位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九册找规律这一课时,最后出了这样一道题:1、4、9、 () 、 () 、 () ,要求学生在后面加上一些数,使这些数看起来比较有规律,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纷纷举起了小手。生 1:我填 16、25、36,理由是前后两个
4、数的差在依次增加,分别增加 3、5、7、9、11,老师微笑着点点头。生 2:我也是填 16、25、36,理由是第一个数等于11=1,第二个数等于 22=4,第三个数等于 33=9老师满意地笑了。教师环视着全班同学,似乎没什么问题。正好下课铃响了,教师准备课堂小结。这时,有一只小手怯生生地举起,又偷偷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地放下,教师猜测这是一位自信不足,成绩平平的学生,老师略显迟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生: “我想填
5、1、4、9” ,顿时,全班哄堂大笑,那位同学惊慌失措,不安地望着老师,老师示意大家安静,亲切地说: “你的想法不错,真了不起!大声地说出你的理由,好吗?”那位学生怯生生地说:“我觉得重复也可以是一种规律。 ”说得多好啊!简单重复何尝不是一种规律,大概受这种想法的启发,学生的热情一下又高涨起来, “老师,我又想到了另一种填法, 1、4、18、1、4、27,理由是前两个数重复,第三个数分别填9 的 2 倍,9 的 3倍” 。 时间已超过了3 分钟,但同学们依然沉醉在寻找规律的兴奋中。真为这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氛围而鼓掌。教学时间超过了,而这位学生的想法太简单,教师完全可以作简单评价后下课,但老师没有
6、这样做,而是表扬鼓励了这位学生,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由此又引发了同学的许多联想,这样的处理真是太好了,也许在这位学生的心目中从此播下了学好数学的种子,也许他从此有了更多的自信按要求,这个题目的答案到底有多少,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当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预设相偏离时,教师不必忙着为自己的下一个环节奔忙,而应“蹲下来”听听学生的想法,因为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比答案本身更为重要。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这种不同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师生双方真诚平等、民主对话的基础上,教师作为数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要真正从心理上尊重学生,倾听孩子的
7、心声,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活跃、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真情对话。有了这种和谐、平等的“生态环境” ,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全部调动到课堂学习中,大胆表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多变的、美丽的、丰富的,师生才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二、抓住生成,随机应变,促进资源“临场闪光”。在教“乘法应用题”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房间最多可以住5个人,一个旅游团包了这样的8 个房间,这个旅游团共有多少人?学生思考后,列出了这样的算式: 85=40 (人) , 也有学生列出:58=40 (人) 。老师提问: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答: “要求这个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8、就是求 8 个 5 是多少” ,我满意地让学生坐下。当我准备下一题时,有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有可能这个旅游团只有39 人呢?” “这怎么可能呢?”我暗愣了一下,随即问:“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其实,我也没有太多的考虑, 我只是想房间为什么一定要住满呢?”学生的一席话使我豁然开朗。 “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根据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多少种可能性?”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迸发了出来,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学 数学论文 灵活 驾驭 课堂 动态 生成 张扬 学生个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