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牛顿第一定律2 .pdf
《2022年牛顿第一定律2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牛顿第一定律2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4.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正确理解力跟物体运动的关系,掌握惯性的概念2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人们经过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长时间的认识过程通过本节的学习要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论的观点,同时体会到人们认识世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3物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实际问题做出合理的抽象,进行理想实验的研究正是伽利略得到力与物体运动正确关系的基础我们要学习这种科学抽象的方法,并把它用到今后的物理研究中去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的重点是正确认识物体运动跟力的关系,在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加深对惯
2、性概念的理解2生活常识使人们对力和运动的关系形成了不正确的认识,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们克服传统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需要下一定的功夫三、教具1说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装置,自制导轨和小球2说明物体在不受阻力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气垫导轨和滑块3演示惯性的小车和木块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介绍本章的地位:在第一章我们学习了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受力问题,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为平衡力这部分内容在物理学中叫做静力学第二章研究了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包括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在变速运动中重点讨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这部分内容在物体学中属于运动学在前边两章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在第三章里来研究运动和
3、力的关系这部分知识的基础是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这部分内容在物理中属于动力学学习动力学的知识后,可以在知道物体受力情况后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在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它的受力情况动力学的知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研究交通工具的速度问题,天体的运动问题等我们从牛顿第一定律开始( 二) 教学过程设计板书:一、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在桌上放着一本物理书,它是静止的,怎样才能让它运动起来呢?要用力去推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物体要运动,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吗?这是一个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 2000多年前人们就对它进行了研究,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一
4、、历史上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根据当时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很自然的我们从周围的事情出发,如当拉着玩具小车前进的时候,给人的直接体验是:只有用力拉小车,小车才会前进;停止用力了,小车就会停下来;用力大的时候,小车就运动得快些;用力小的时候,小车就运动得慢些;往哪个方向用力,玩具小车就向那个方向运动等等,好像没有力的作用,物体运动不可能维持,力决定着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决定物体运动的方向。人们的直观感觉虽然是外界事物的真实反映,但它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
5、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然而人们不能毁灭了直觉的观点还是凭直觉来看问题,错误直觉印象在人脑中有很深的潜意识,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统治了人们的思维两千多年。直到 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他分析到:运动的车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原因,运动物体减速的原因是摩擦力伽利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没有加速和减速的原因,这个速度将保持不变这里所指的减速的原因就是摩擦力为了证实结论的正确,他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实验:伽利略曾注意到,当一个球从一个斜面上滚下而又滚上第二个斜面时,球在第二个斜面上所达到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6、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高度同它在第一个斜面上开始滚下时的高度几乎相等。伽利略断定高度上的这一微小差别是由摩擦而产生的。如果能将摩擦完全消除的话,高度将恰好相等。然后他猜想,在完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不管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多么小,球在第二个斜面上总要达到相同的高度。最后,如果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完全消除了,那么球从第一个斜面上滚下来之后,将以恒定的速度在无限长的平面上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如图41 所示。这个实验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永远也无法将摩擦完全消除,也
7、没有无限长的水平板。所以,这只是一个“理想实验”。但是,伽利略由此而得到的结论,却打破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长时期的错误观念,为近代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一种科学推理,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深刻揭示自然规律,被爱因斯坦誉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伽利略也之无愧地成为动力学的创始人,实验科学的奠基人。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论点,提出了惯性定律: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伽利略和笛卡尔对物体的运动作了准确的描述,但
8、是没有指明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是什么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指出了加速和减速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了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二、牛顿第一定律1.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 理解: (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定律的前半句话“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定律的后半句话“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
9、态” ,实质上是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即原来运动的保持其速度不变;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与不受外力在效果上是等效的,这就使牛顿第一定律具有了实际意义. (4)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因为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可通过由它推导出的结论与实验事实完全一致而得到证明。定律的实际应用场合是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在某方向上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牛顿第一定律2 2022 牛顿第一定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