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资本的生产过程.pptx
《第四章资本的生产过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资本的生产过程.ppt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生产过程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和方法以及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理论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本章的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剩余价值生产;剩是: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生产方法;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价值生产方法;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积累及其实质;资本有机构成;相资本积累及其实质;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难点难点是: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相对过剩是: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相对过剩人口、失业的关系。人口、失业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v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v首先,我们知道,任何生产过程中都是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生产出劳动产品的劳动过程;v其次,对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而言,生产产品不是最终目的,生产剩余价值才是最根本的目的。v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过程的统一。(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一)资本主义劳动过
3、程v1、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首先表现为劳动过程。v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它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即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生产使用价值(产品)的过程。 两个特点:两个特点:(1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监督劳动);)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监督劳动);(2 2)工人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占有。思考(思考(1 1) 这种监督劳动与奴隶社会的奴隶、封这种监督劳动与奴隶社会的奴隶、封建社会的农奴的劳动有什么区别?建社会的农奴的劳动有什么区别? 奴隶、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奴隶、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是一种毫无人性的强迫劳动;是一种毫无人性的强迫劳动; 工人出
4、卖劳动力,只是在一工人出卖劳动力,只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了使用权,但仍然定时期内放弃了使用权,但仍然拥有所有权(人身自由)。拥有所有权(人身自由)。思考(思考(2 2) 为什么劳动产品归资本家占有?为什么劳动产品归资本家占有? 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劳动力归资本家使用、支配,劳动力归资本家使用、支配,劳动过程无非是属于资本家劳动过程无非是属于资本家的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的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决定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决定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生产使用价值并不是资本家的根本目生产使用价值并不是
5、资本家的根本目的,资本家的目的是通过工人生产使用价的,资本家的目的是通过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为他生产一个比他的投入(预付值的过程为他生产一个比他的投入(预付资本)更大的价值,即生产出成本价值和资本)更大的价值,即生产出成本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仅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还是价仅仅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还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二)价值增殖过程(二)价值增殖过程1 1、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 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劳动者的具体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并保存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原
6、有的劳动转移并保存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原有的旧价值;另一方面劳动者的抽象劳动还要创旧价值;另一方面劳动者的抽象劳动还要创造出新价值。造出新价值。 即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即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 W= W= 旧价值(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旧价值(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 + 新价值(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的)举例:举例:结论:结论: (1 1)如果资本家让工人的工作时间刚好等)如果资本家让工人的工作时间刚好等于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创造于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创造的产品的价值刚好等于资本家预付资本的价的产品的价值刚好等于资本家预付资本的价值,资本家
7、得不到剩余价值,这就是价值形值,资本家得不到剩余价值,这就是价值形成过程。成过程。 (2 2)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他不可能只让工人一天的剩余价值,所以,他不可能只让工人一天只工作只工作6 6小时,它一定会延长工人的劳动时小时,它一定会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间。 举例:工人一天工作举例:工人一天工作1212小时,生产小时,生产2020公斤棉纱。公斤棉纱。2 2、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v结论:结论:v(1 1)如果资本家让工人的工作时间超过补偿)如果资本家让工人的工作时间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创造的产品劳动力价值所
8、需要的时间,工人创造的产品的价值就会超过资本家预付资本的价值,两的价值就会超过资本家预付资本的价值,两者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价值形成就转变为者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价值形成就转变为增殖过程。增殖过程。 (2 2)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结论:结论: (3 3)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工作日(工人一天的全(工人一天的全部劳动时间)部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必
9、要劳动时间补偿劳动力补偿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自身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产剩余价值思考?思考? 在其他社会形态中(原始社会除外),在其他社会形态中(原始社会除外),存不存在剩余劳动?存不存在剩余劳动? 如果存在,那么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产如果存在,那么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产品又如何支配(归谁占有或使用)?品又如何支配(归谁占有或使用)?答案是:存在。答案是:存在。 (1 1)在剥削制度(私有制)性质的社)在剥削制度(私有制)性质的社会或企业中,由于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会或企业中,由于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所以,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产品被所以,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
10、余产品被剥削者无偿占有。剥削者无偿占有。 (2 2)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或企业中,剩余产品归全体劳动者共同会或企业中,剩余产品归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在满足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占有,在满足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之后进行救济等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之后进行再分配。再分配。结论:结论: (3 3)剩余价值(剩余价值(m m)就是工人在剩余劳就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4 4)整个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就在于整个资
11、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就在于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工人劳动力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工人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之上。关键在于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之上。关键在于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结论:结论: (5 5)工人创造的商品的价值)工人创造的商品的价值= =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价值(的价值(c c)+ +新价值新价值( (v+mv+m) ) 即:即: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 W=c+v+mW=c+v+m, 其中,其中,cc转移过来的转移过来的PmPm的旧价值;的旧价值; v+mv+m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vv劳动力价值,用于工人消费;劳动力价值,用于工人
12、消费; mm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 占有。占有。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v(1 1)资本之所以能带来剩余价值,是因为资本家)资本之所以能带来剩余价值,是因为资本家利用它剥削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利用它剥削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v(2 2)商品、货币、生产资料等本来并不是资本,)商品、货币、生产资料等本来并不是资本,只有当它们在资本家手中被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只有当它们在资本家手中被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手段时,它们才成为资本。的剩余劳动的手段时,它们才成为资本。v(3 3)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
13、不是物,而不是物,而是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的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一个历史范畴2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家预付的用资本家预付的用于生产的资本于生产的资本购买生产资料购买生产资料购买劳动力购买劳动力(1 1)划分的依据)划分的依据用于生产的两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剩余用于生产的两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2 2)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不变资本(不变资本(c 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那部分资本。
14、(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原(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原材料、辅料、燃料等劳动对象)不变资本在材料、辅料、燃料等劳动对象)不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转移旧价值作用是转移旧价值,因此,其因此,其自身的价值量不自身的价值量不发生改发生改变变。 可变资本(可变资本(v 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部分资本。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的作用是创造更多的价值作用是创造更多的价值:一部分是劳动力:一部分是劳动力价值(用于工人在生产之外的消费),一部价值(用于工人在生产之外的消费),一部分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15、;因此,分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因此,其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其价值量发生了变化。(3 3)划分意义)划分意义 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第二,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剥削率剥削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 第三,为以后的一系列理论奠定了必要的第三,为以后的一系列理论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理论
16、基础 三、剩余价值率三、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它反映的是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表示了资本家对它反映的是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表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工人的剥削程度,又称剥削率。又称剥削率。 表示方法: m m= =m/vm/v; 或或m=m=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的数量。剩余价值的数量。 m m= =m/vm/v m=m m=m v v v已知: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用了已知: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用了80008000元,元,购买购买A A花了花了20002000元,工
17、人一天工作元,工人一天工作8 8小时,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2 2小时。小时。v请计算: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请计算: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解:c=8000元,v=2000元;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8-2)/2=3=300%;M=m*v=3*2000=6000元。四、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式四、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式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生产。(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 1、含义、含义 在生产技术水平和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在生产技术水平和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
18、延长工作日的方法而进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行的剩余价值生产。 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条件下,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条件下,工作日绝对延长和劳动强度的提高,工人创造的工作日绝对延长和劳动强度的提高,工人创造的总价值增多,两者之差即剩余价值也就多了。总价值增多,两者之差即剩余价值也就多了。 v原原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 m = = 原剩余劳动时间原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时间 = =(12-612-6)/6=100%/6=100%v现剩余价值率现剩余价值率m m = = 现剩余劳动时间现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时
19、间 = =(15-615-6)/6=150%/6=150%612必要劳必要劳动时间动时间015原原剩余劳剩余劳动时间动时间现剩余劳动时间现剩余劳动时间2、工作日的界限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 工作日工作日最低界限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日的最高界限最高界限取决于生理和道德两个因素。正因为取决于生理和道德两个因素。正因为工作日长度可以在最低界限和最高界限的范围内变工作日长度可以在最低界限和最高界限的范围内变化,因而资本家就可
20、能利用延长工作日的办法生产化,因而资本家就可能利用延长工作日的办法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 1、含义、含义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 工作日总长度(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总长度(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时间)不剩余劳时间)不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剩余劳动时间也就必然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剩余劳动时间也就必然就要延长,于
21、是,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也就增多了。就要延长,于是,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也就增多了。 v原原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 m = = 原剩余劳动时间原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时间 = =(12-612-6)/6=100%/6=100%v现剩余价值率现剩余价值率m m = = 现剩余劳动时间现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时间 = =(12-312-3)/3=300%/3=300%612原必要劳动时间原必要劳动时间0原原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3现现必要劳必要劳动时间动时间现现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2 2、形成过程、形成过程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要延长剩余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
22、的情况下,要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就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动时间,就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是劳动力价值,它缩短了,劳动力价值间创造的是劳动力价值,它缩短了,劳动力价值也就减少了,而劳动力价值是由一定量的生活资也就减少了,而劳动力价值是由一定量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的,因此,要减少劳动力价值,就料的价值构成的,因此,要减少劳动力价值,就必须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生活资料的必须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率。所以,率。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社
23、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率的提高为条件。 当劳动生产率当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价值单位商品价值 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 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时间延长 3 3、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价值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在现实生活中,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产率的目的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各个资本家为追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各个资本家为
24、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竞争的结果,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求超额剩余价值竞争的结果,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也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也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因而因而属于相对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 (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值生产的关系 第一、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虽然不同,第一、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其但其结果和本质是一致的结果和本质是一致的,即它们都是延长了,即它们都是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
25、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余价值率。 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第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第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起着不同的作用。五、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五、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目前,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企业使用自动目前,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企业使用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和化的机器设备和“机器人机器人”,使劳动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资本 生产过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