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外汇决定理论.pptx
《5外汇决定理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外汇决定理论.ppt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 2 2、利率、利率 3 3、国际收支、国际收支 4 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5 5、货币当局干预、货币当局干预 6 6、其他因素:如政治因素、市场投机因素等、其他因素:如政治因素、市场投机因素等 1、通货膨胀-物价-本国货币价值-汇率 2、通货膨胀如果汇率维持不变-出口 进口-外汇需求-外币 3、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名义利率不变下-实际利率-资本外流-本币贬值 1、利率上升-如果没有物价上升表明实际利率上升-外资流入-本币升值 2、利率上升,同时物价上升-如果是通货膨胀预期导致利率上升,则实际利率不一定上升 实际利率不变,则名义利率上升等于通货上升幅度,则本币
2、贬值 如果名义利率上升小于通货幅度,资本外流,本币贬值 顺差 逆差 1、经济增长-收入-进口需求-本币 2、经济增长-生产率-生产成本-产品价格-出口-本币升值 短期内不利于本国货币,长期利于本国货币 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是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 讨论汇率决定的背景:实行货币自由兑换,汇率由市场来决定的国家。 1、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含金量:一定单位的金币所含有的黄金的重量和成色。 结算方式:买卖外汇、黄金或金币输出入 铸币平价:这种制度下汇率的标准 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就是两国货币的比价,这种不同货币含金量之比就是铸币平价铸币平价:表示两国货币的含金量的比值。
3、 如:19251931年,英国立法规定,1英镑所含纯金数量为7.32238克,美国立法规定1美元所含的纯金量为1.504656克,则英镑对美元的铸币平价为 7.32238 1.504656 =4.8665美元 黄金输送点表示能够引起黄金跨国流动的市场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它可分为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前者等于: 铸币平价铸币平价+ +黄金运送费用黄金运送费用= =黄金输出点(汇率上黄金输出点(汇率上涨的最高限)涨的最高限)后者等于: 铸币平价铸币平价- -黄金运送费用黄金运送费用= =黄金输入点(汇率下黄金输入点(汇率下跌的最低限)跌的最低限) 。 2、纸币流通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两国纸币各自所
4、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形成的交换比例 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随着经济背景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国际收支说和资产市场说几个阶段。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出版了1914年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提出“购买力平价说”。购买力平价说的思想:一国汇率水平和变化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假设前提是一价定律 当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人为的贸易壁垒时,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用相同货币表示的售价相等,即: e为直接标价下的汇率为外国商品价格为国内商品价格,fdpp 一价定律认为,除去运输成本、贸
5、易壁垒和信息成本,一个给定商品的价格,用相同的货币来标价,在不同的地点将是相同的。 这是因为总会有人在价格便宜的国家买进商品,在价格较贵的国家卖出,从而价格趋向同一。 但经验调查证明,此假定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这个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或是说是一个假设的定律,它在一些初级产品的交易中,如粮食,石油等的交易中体现得比较明显,这是因为这些产品的质量比较均匀。 不过对于大多数跨国交易的产品,在运输费用,关税和其他价格调整机制的作用下,产品的成本会发生变化,即使按照汇率折算,产品的价钱在不同国家也是有很大的出入的,如制造业和服务业。 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 绝对形式(absolute versio
6、n)与相对形式(relative version)。(1)绝对购买力平价:在一定的时点上,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用公式表示即为: E = Pd / Pf (1)E表示均衡汇率(直接标价法,即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Pd表示国内一般物价指数, Pf表示外国一般物价指数。上式表明,任何两国货币间的汇率,等于该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 (2)相对购买力平价 用来说明汇率变动的原因,汇率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 即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 e1和e0分别表示当期和基期的汇率,Pd1和Pd
7、0分别表示本国当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Pf1Pf0分别表示外国当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 相对购买力平价也可以表示为: 相对购买力平价意味着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如果本国通胀率超过外国,则本币将贬值。 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相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具有应用价值,这是因为它避开了前者过于脱离实际的假定,并且通胀率的数据更加易于得到。 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是最有影响的。它既论证了汇率的决定,也试图分析汇率变动的原因。虽然在有效性方面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它有助于说明通货膨胀与汇率变动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汇率长期变动的根本原因。 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存在及其对汇率的影响。
8、它忽视了非贸易品的存在及其影响。 忽略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所产生的制约。 物价除了受到货币数量影响外,还受到实体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计算购买力平价时,编制各国物价指数在方法、范围、基期选择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技术性困难。 国际收支说的倡导者认为,在分析汇率决定时,可以从两方面对国际借贷说加以修正和改进。 一是将国际资本流动纳入汇率决定的分析。 二是进一步应用贸易收支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关理论分析来探讨深层的汇率决定因素。 1861年,英国学者戈逊(G.J.Goschen)出版了外汇理论一书,以其为代表的这类观点被称为“国际借贷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n In
9、debtedness)。国际借贷说的基本观点是,一国汇率的变动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而外汇供求源于国际借贷。 假定只存在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 外汇需求 均衡的汇率是使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和需求流量保持平衡的汇率。对外汇的需求产生于本国对外国商品劳务和外币资产的需求,进口支出和资金外流构成了外汇需求。 外汇需求是汇率、本国国民收入、国内外物价水平、国内外利率和汇率预期的函数。 外汇供给 对外汇的供给产生于外国对本国商品劳务和本币资产的需求,本国的出口收入和资金内流形成了外汇供给。 外汇供给是汇率值、外国国民收入、国内外物价水平、国内外利率和汇率预期的函数。 当本国国民收入上升或下降时,本国进
10、口的增加或减少将引起DD曲线向右或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均衡外汇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即本国在外汇市场的升值或贬值; 当外国国民收入上升或下降时,本国出口的增加或减少将引起SS曲线向右或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均衡外汇汇率的下降或上升; 当本国物价水平相对于外国物价水平下降时,本国的出口将增加,进口将减少。这将同时通过SS曲线的右移和DD曲线的左移,导致均衡外汇汇率的下降; 当本国物价水平相对于外国物价水平上升时,本国的出口将减少,进口将增加。这将同时通过SS曲线的左移和DD曲线的右移,导致均衡外汇汇率的上升; 当本国利率相对于外国利率上升或下降时,资金的内流或外流将引起SS曲线或DD曲线的右移,导致均衡外
11、汇汇率的下降或上升; 当市场预期外汇汇率将出现上升或下降时,资金的外流或内流将引起DD曲线或SS曲线的右移,导致均衡外汇汇率的立时上升或下降。这是所谓“预期会自我实现”这一金融市场公理在外汇市场的体现。(1)将国际借贷划分为固定借贷与流动借贷,并指出只有立即清偿的各种到期的收付差额,才能引起汇率的变动。这是比较符合客观现实的。(2)在一战前金本位盛行时期,各国货币间都有铸币平价。汇率仅在黄金输送点的范围内进行波动,其波动的原因主要就是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这也符合当时的经济背景。(1)该学说指出了在国际借贷差额不平衡时,汇率变动受一国对外债权和债务关系的影响,但并没能说明在国际借贷总额平衡时,
12、汇率水平决定于什么。所以,该学说只阐述了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忽视了对汇率决定基础的论证。(2)该学说仅解释了金本位制下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而对影响汇率变动的其他重要因素没有做出充分说明,只能解释短期汇率的变动。 利率平价理论说明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MKeynes)于1923年提出,后经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学家发展而成的。 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是:随着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间资本移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货币汇率(尤其是短期汇率)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购买力平价理论已不能解释这种新现象。只有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汇 决定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