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税收基础目目 录录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第二节 税率与应纳所得额的确定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四节 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征收管理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一、纳税人 纳税人依据在我国境内有无住所和居住时间的长短,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一)居民纳税人 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凡属于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居民纳税人: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公历1
2、月1日至12月31日)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临时离境不扣减日数。 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一、纳税人(二)非居民纳税人 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而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个人为非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天的个人,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是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我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于缴纳个人所得税。超过90天,不满一年的,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不管是由谁支付的,一
3、律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二、征税范围(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的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其他所得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
4、的所得;3.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4.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5.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第二节第二节 税率与应纳所得额的确定税率与应纳所得额的确定一、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至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为20。(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
5、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20。第二节第二节 税率与应纳所得额的确定税率与应纳所得额的确定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计算个人应纳税所得额,需按不同的应税项目分项计算。以某项应税项目的收入额减去税法规定的该项费用减除标准后的余额,为该项应纳税所得额。各所得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规定如下:(一)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征,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外籍人员、港、澳、台同胞和在境外工作的中国公民减除费用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计征,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三)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年计征,以某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所说的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3500元。第二节第二节 税率与应纳所得额的确定税率与应纳所得额的确定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按次计征。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按次计征,以转让财产的收人减除财产原价和合理费用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接次计征,以每次收人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小提
7、示: 注意:捐赠扣除的限额是应税所得额的30%而不是收入额;在应税所得额中扣除而不是在收入额中扣除。例如某纳税人某月劳务报酬所得8000元,捐赠额为2000元。捐赠扣除的限额是8000(120%)30%=1920(元)应纳税额=8000(1-20%)-192020%=896(元)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1.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71】某纳税人2012年4月收入4200元,该纳税人不适用减除费用4800元的规定。计算其当月应
8、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应纳税所得额=42003500=700(元)(2)应纳税额=7003%0=21(元)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2.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额的计算 单位为职工代付个人所得税款,应将职工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应税所得额后,计算应代付的税款。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费用扣除 速算扣除数)(1税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73】某大学王老师2012年9月份取得不含税工资为6980元,则该学校为王老师代付的税款为:应纳税所得额(69803500-105)(110%)3750(元)应纳所得税额375010%-1
9、05270(元)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3.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计算公式如下: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雇员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
10、浆、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例74】假设中国公民马某2013年1月的工资为3000元,同时又一次性领取去年年终奖金65000元。计算马某当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为:按12个月分摊后,每月的奖金=65000(35003000)12=5375(元),根据工资、薪金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20%和555元。(2)应纳税额=(奖金收入当月工资与3500的差
11、额)适用的税率速算扣除数=65000(35003000)20%555=12345(元)【例75】 如上例假设马某当月的工资为4000元,则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当月工资应纳的个人所得税=(4000-3500)3%15(元)一次性领取年终奖金应纳的个人所得税(1)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为:65000125416(元),根据工资、薪金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20%和555元。 (2)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6500020%55512445(元)(3)当月共应纳税151244512460(元)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
12、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于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方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分别计算按月预缴税额和年终汇算清缴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本月应预缴税额本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上月累计已预缴税额 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汇算清缴税额全年应纳税额全年累计已预缴税额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3、 【例76】某市一个体酒家2012年6月全月营业额为150000元,购进鸡、鸭、鱼、肉、菜、面粉、大米等80000元全月共交纳电费、水费、房租等20000元,交纳其他税费合计9000元,当月支付四名雇员工资8000元,(若当地税务机关规定雇员工资可全额扣除,业主个人的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l5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0元,15月已预缴个人所得税为11000元,计算该个体户6月份应纳所得税额。 6月份应纳税所得额1500008000020000900080003500=29500(元) 6月份累计应纳税所得额50000+29500=79500(元) 6月份应预缴所得税额795003567
14、5011000=10075(元)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77】 2012年1月1日黎明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经营商店,根据合同协议承包期为两年,黎明每年上交费用50000元,年终商店实现利润总额为110000元,计算黎明2012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 (1)年应纳税所得额承包经营利润上交费用每月费用扣减合计 11000050000350012=18000 (元) (2)年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课件 第七 个人所得税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