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全教学课件.ppt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全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全教学课件.ppt(3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编 张瑶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第二章第二章 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第三章第三章 高职毕业生就业面向高职毕业生就业面向第四章第四章 高职毕业生就业程序高职毕业生就业程序第五章第五章 高职毕业生求职面试高职毕业生求职面试第六章第六章 高职毕业生求职安全高职毕业生求职安全第七章第七章 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第一章第一章 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第一节第一节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第二节第二节高职毕业生竞争优势高职毕业生竞争优势第三节第三节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第四节第四
2、节高职毕业生就业策略高职毕业生就业策略第一节 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点及毕业生就业形势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点是: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2007年达到峰值,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严重供过于求。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一)劳动力严重过剩导致失业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正处于劳动力过剩的新高峰,城镇失业职工和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增加,每年自然增长的劳动力就有2 000万人。三方面的因素叠加,我国劳动力总量出现绝对的严重过剩。(二)新增就业岗位远远不能
3、满足充分就业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机制,推行劳动合同制后企业承包的用人需求大为减少,一些国企还实施关、停、并、转、卖的产权改革,导致失业大量增加,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已不是就业主渠道,已不可能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据统计,2009年全国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人,比2008年减少100万人。考虑补充自然减员300万人,全年社会就业总需求为1 200万人。其中要确保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还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群体就业。由于企业用人需求减少,可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三)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自1997年起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
4、实施根本性改革以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每年毕业生年均增长约50万人。2010年全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的历史新高,其中高职毕业生占50%左右,大学毕业生总量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由于每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在70左右,一批学生当年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估计2010年要求就业的历年累积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以上,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已成为不争的社会现实。(四)全球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求职“雪上加霜”2008年爆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求职“雪上加霜”。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的用工需求下滑得比较厉害,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相对比过去
5、几年有所减少。二、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变化趋势(1)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将继续“升温”,但“火爆”场面将不会再现,其职业前景仍然乐观看好。(2)环境科学类、土木建筑类、外语类、电子商务与物流、营销类专业社会需求将大大增加。(3)生物工程类、生命科学类专业有可能异军突起,创造新的亮点。(4)医学、师范类毕业生“重心”下移。(5)金融、财经、政法类专业投资较高,但竞争更为激烈。(6)艺术类毕业生不再是阳春白雪,将更多地走向大众。三、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通过3
6、0余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目前我国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解决就业需求的重要渠道。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比较大。从总体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二)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政策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政府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步消除了对
7、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如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了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此外,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施了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以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等重大项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
8、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三)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第一,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各高职院校根据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的需要,围绕“职业路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强化实践环节,促进了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第二,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每个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招聘、就业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
9、市场的要求,提高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四)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大部分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过去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正在改变,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有资料表明,一些高级技工的薪水甚至可以超过研究生。可见,用人单位更多的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其招聘行为的理性化程度大大提高。而这样一种环境,无疑将给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当中可能有更多的人将来会加入“高级技师”这一行列。(五)民营企业将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从2006年开始,民营企业需求量迅猛增长。据中国毕业
10、生网分析,民营企业将成为今后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这就要求广大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不要将目光仅仅局限在大公司、大企业上。要适应形势要求,投身到充满生机活力的民营企业中去。第二节 高职毕业生竞争优势我国目前有普通高校近2263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高职毕业生已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50%以上。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正是这样的培养定位使得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一、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优势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其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优势。长期以来,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注重理论的系统化,而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所以
11、本科层次的学生中“眼高手低”式的人比较多。而目前我国的工厂企业中,缺乏的是既懂理论知识又能动手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缺乏的是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区别就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同,高职教育推行的是“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培养“理论知识够用,有比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在毕业就业时就达到职业上岗要求的综合素质要求,这就是我国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综合素质优势。二、高职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优势相对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开设什么专业,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本
12、科层次有所区别,按用人单位职业岗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开设课程,知识结构中把基本技能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培训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彻底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中知识老化、多而无用的现象。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在就业岗位用得上,而且也留得住。三、高职毕业生的心理预期优势大学生“就业难”,既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因为大学生自身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过高的就业选择期望所致。心理预期过高,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宁愿等待也不降低“身价”的两难境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加,大学生早就不是稀有人才,“天之骄子”的光环也已褪色。劳动力价格由市场形成,人才密集必然导致人才市场中用人单位占主导地位,也就是由企业确
13、定劳动力价格,导致劳动力价格偏低。绝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机会成本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在求职时对月薪的期望值偏高。而目前大学生的劳动力价格期望值与劳动力的实际市场价格的差异正在日益加大,这正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甚至有业不就的原因之一。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个层面的学生很清楚市场的定位,他们一般比较务实,心理预期接近市场现实,很少有好高骛远的想法。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已成为吸收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就在中小企业、私营企业,所以这就更显出了他们的优势所在。四、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需求优势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差异的。用人单位中,
14、有的是劳动密集型,有的是技术密集型,还有的是资金密集型,不同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对录用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都有所侧重,要尽量降低人才成本。适合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对没有接受过规范的职业技能教育的高学历者未必适合。我国正处在经济腾飞发展时期,许多单位缺少的正是熟练的高级技术人员。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要上,这也就是社会上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需求优势。五、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现代社会的各类职业要求从业者的知识“程度高,内容新,实用性强”。“程度高”指知识量大、知识面宽;“内容新”指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应以反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最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为主;“实用性强
15、”指从业者的知识要在生产、工作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针对性,能解决实践环节中的技术应用问题。目前用人单位普遍要求求职者应聘就可上岗,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等。而这正是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优势所在。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定位瞄准市场需求,就业预期接近市场状况,不刻意挑选单位,不分地域与条件,所以一些高职院校的毕业就业率还高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这也充分证明了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认可度大大提高。第三节 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一、就业心理准备不足(一)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
16、活结束之际,踏上工作岗位之前,必须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只有及时转换角色,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进入求职状态,才能正确地迈出人生关键的一步。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二)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1气质、性格2兴趣、爱好3能力、特长4生理特征二、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一)不良择业心理的主要表现1盲目攀比,追热门,随大流2唯利是图,福利待遇第一3好高骛远,择业期望值过高4心理失衡,满腹牢骚5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6骑驴找马,身在曹营心在汉7贪享受,图轻松,缺乏事业心8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9过分强调单位的地理优势10过分依赖学校
17、,不主动寻求单位(二)高职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现状调查1高职生急于求成,就业期望值较高2高职生诚信意识不强,实用主义思想支配就业选择3高职生充满就业信心,但有少数学生缺乏勇气,底气不足4高职生就业先入为主,但又不希望限制自己发展(三)形成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迅速趋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理想化特征最为突出。高职生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富有理想,对未来的生活道路产生种种设想,这些设想多数可能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不少毕业生在思考就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与他们极
18、强的自我概念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可能会成为就业的障碍。(四)克服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对策1学校要进行贯穿始终的科学就业观、择业观教育2使高职生树立起阶段性就业观念3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正确对待挫折三、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1)没有很好地自我认知,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被动和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
19、,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3)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还不强,虚荣心和侥幸心理往往使他们改变原有的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四、简历与求职信准备得过于死板毕业生过多地依赖学校、导师、家人、朋友,以致并不清楚如何正确撰写自己的简历。据了解,专业的人才网站均提供免费的格式化的简历模板,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应聘不同公司时简历是一样的,没有针对性,更没有明确注明申请的职位。很多大学生准备的简历不仅不规范,内容也很难引起招聘主管的兴趣。而很多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专员最头疼的,则是在浩瀚的简历中找不到明确标注申请岗位的简历,“我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帮助应聘者做出挑选”。针对
20、上述问题,专家呼吁:不要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要从实用的角度准备应聘。具有针对性而且实用,是出奇制胜的基础。 五、应聘前对公司了解不够在“你了解想要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吗?”问题中,有274%的人曾经向业内人士咨询过该行业的情况;有19%的人认为自己进入的行业是个热门行业,前景乐观。还有更多的人“没有研究过”,比例高达52%。同时,大多数毕业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有一部分毕业生对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在“你了解目标公司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吗?”问题中,回答“不清楚”的人占了239%,回答“还
21、行吧,大概能想象”的人占339%;而在目标公司实习过,深入了解企业情况的人只有91%。众多调查表明了解企业的人更受欢迎。六、缺乏规范的职业指导与清晰的职业规划在一份大规模的调查中,有854的人声称自己接受过专业、有效、系统的职业规划指导。但目前,全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很多高校也只在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和设立职业指导中心,江西省高校首批职业指导师于2004年8月才取得资格证书。学生心中的“专业、有效、系统的职业规划指导”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很值得置疑。其中,这部分接受过专业的职业指导的大学生中,512的人毕业前才开始接触职业指导服务,164的人从大二
22、大三开始对职业指导有所了解,更有324的人选择了“其他”。有389%的人表明其职业指导知识“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242%的人表明源自“父母平时经常与自己谈论以后的工作问题”;只有304%的人表明来自“学校开设的专门的职业指导中心”。做好职业定位,必须做到:(1)了解自我。关于了解自我,上面已经谈到,即正确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问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进行摸底,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其他应聘者的经验、经历,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了解职业。包括职业的工作
23、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仔细地分析比较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根据自己的特点仔细地权衡选择不同目标的利弊得失,还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最终达到目标的方案。七、就业后频繁跳槽大学生的稳定性、忠诚度和职业化程度不高,成为部分企业拒绝大学毕业生的理由。当竞争越来越激烈,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先就业后择业”就成了社会和媒体广泛宣扬的理念,而随之形成的毕业生忠诚度问题也浮出了水面。第四节 高职毕业生就业策略一、树立自信是关键,不盲目攀比学历,注意实际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应该把树立自信作为面向社会的关键,不要认为是高职学生就比本科学生低一等
24、、矮一截。因为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看到高职高专的优势在于最贴近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和特殊人才培养模式。学历固然重要,但学历高未必见得都是好事,社会需要应用型、技能型、适用型的人才,一些高学历的毕业生的学历优势还有可能转变成劣势。所以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应树立信心,增强自信,不去盲目与人攀比学历,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培训与提升,在就业的选择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二、遵循成才规律,立志从小事、平凡事做起立志成才者,必须首先全面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大学生面临就业竞争时,不能好高骛远,给自己设计不合理的社会定位,应该及时调整心态,立志先从小事、平凡事开始,不断积累逐步提升。“
25、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当自己得到实践锻炼的经历后,这种经历也就成为你人生的财富。三、先就业、再择业,寄予未来谋长远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先就业,再择业”不失为最佳选择。大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兴趣、心理、能力、价值观念等进行调整,把自己从“我想干什么”的一厢情愿转变到“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定位上来。在择业中,勇敢地“推销”自己,以自信、冷静的态度,扬长避短地比较,主动出击,突出介绍自己的“闪光点”和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以赢得择业的最后胜利。经济在发展,需求在变化,当专业不对口、择业受挫怎么办?不妨调整思路,另辟捷径。可在相似、相近专业甚至不同的专业领域考虑,以达到“先就业”为上策,在就业的过程中再谋长远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毕业生 就业指导 完整版 课件 全套 ppt 教程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