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题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题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题库.pdf(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题库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题库) )一一 、 选择题选择题1.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属于()。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A.态度B.情感C.情绪D.认知3.()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A.动机B.兴趣C.意志D.认知4.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 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称为 (
2、)。A.意志过程B.行动过程C.认知过程D.情绪过程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人具有意识,因而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 评价自身,而且能够实现对环境和自身能动的改造。B.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C.人在清醒的时候,不存在无意识的心理现象。D.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 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6.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笛卡尔B.冯特C.洛克D.华生7.()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A.经验论B.构造主义C.行为主义D.机能主义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
3、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B.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C.经验论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D.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 法9.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 具体的事物, 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是由于人有()。A.意识B.理智C.感觉D.思维10.在个体心理系统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是()。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11.在实验法的 3 个变量中,勿需加以控制的变量是()。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自变量与无关变量12.我国对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
4、认识和清理批判是在()。A.教育心理学的改造期B.教育心理学的繁荣期C.教育心理学的破坏期D.教育心理学的新生期1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原则,能够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这体现了高等教育心理学方法论的()。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教育性原则14.有目的地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叫做()。A.发展法B.实验法C.系统法D.观察法15.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 , 主动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叫做()。A.发展法B.观察法C.系统法D.实验法16.用具有
5、一定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叫做() 。A.问卷法B.实验法C.个案法D.产品分析法17.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 。A.个案法B.谈话法C.产品分析法D.测验法18.下列不属于大学生心理研究的是() 。A.对高校学生学习的实质、类型与特点,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理论基础等的探讨B.对学习策略的培养与应用,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途径等的讨论C.对学习迁移的实质、分类与作用等进行研究D.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结构、类型与作用进行研究19.在实验设计中,对实验对象的选择和部署以及对
6、实验程序的先后顺序应做出随机安排,使无关变量的效应受到控制,尽量避免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遵循了()。A.随机化原则B.局部控制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可控制性原则20.对大学生认知与记忆发展的规律的研究属于()。A.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B.德育心理研究C.教学心理研究D.心理特征研究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为高等教育实践服务, 研究的课题必须来源于高等教育B.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表现真实自然,较少或没有受到“ 环境的干扰” ,收集到第一手资料C.个案法的优点在于它所收集的资料真实性强D.调查法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将系统、具体的研究目标转为问题
7、22.教师威信的形成,有多个因素在起作用,下列不属于作用因素的是()。A.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B.教师良好的仪表和生活作风C.教师对“差生”比对“优生”更关心D.教师言行一致23.教师实现其中心角色的主要途径是()。A.教学B.参与学校管理C.科学研究D.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4.某教师认为,“ 学生骨头轻,不能给他们好脸色看”。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类型是()。A.仁慈专断型B.放任自流型C.民主型D.强硬专断型25.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是纪律的监督、维持者,所以说教师可以担当起()。A.育人的角色B.研究的角色C.代理的角色D.管理的角色26.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
8、判断称为()。A.教师的教学效能感B.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C.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D.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27.教师根据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判断、 果断加以处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行为称为()。A.教育管理B.教育创新C.教育威信D.教育机智28.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重要标志是()。A.教学监控的敏感性增强B.教学监控的迁移性增强C.教学监控由他控到自控D.教学监控达到自动化29.不下列不属于师爱特征的是() 。A.职业对象性B.原则性C.稳定性D.广博性30.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信任,会更加自
9、尊、自信、自爱、 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说明() 。A.师爱具有激励功能B.师爱具在感化功能C.师爱具有调节功能D.师爱具有榜样功能31.下列不属于教师教学反思成分的是() 。A.认知成分B.思维成分C.批判成分D.教师的陈述32.()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A.教学效能感B.自我效能感C.自我控制感D.自我统一感33.()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C.教学计划D.教学设计34.()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
10、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C.教学计划D.教学设计35.张老师每次和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A.教师职业角色认知阶段B.教师职业角色认同阶段C.教师职业角色信念阶段D.教师职业角色内化阶段36.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反思最集中体现在()。A.积极的验证阶段B.重新概括阶段C.观察与分析阶段D.具体经验阶段37.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之后, ()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A.教学监控能力B.教学反思能力C.教师的威严D.师爱38.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明确提出的学习方式是()。A.接受
11、学习B.发现学习C.掌握学习D.机械学习3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活动中属于学习的是()。A.大一时的军训导致他大学毕业后从军B.老爷爷早晚打太极拳C.彭涛初一时跳 1.3m 高,初三时候跳 1.4m 高D.孩子开始走路40.下列各项中运用了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手段的是()。A.对违纪学生给予批评B.对成绩下降学生给予提醒C.对舞弊学生取消其成绩D.对犯错误学生因表现好而取消记过41.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是()。A.实践B.反应C.反射D.学习42.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机械学
12、习和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43.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44.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为B.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D.操作性为和反应性为4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46.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 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A.动作技能B.概念学习C.言语信息D.辨别学习47.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B.学生是
13、否主动学习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48.看见路上的垃圾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49.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50.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的学习分类,培养学生品德要通过()。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行为规范的学习D.态度的学习51.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属于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A.信号学习B.刺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概念学习52.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
14、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5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中,减少不良行为,清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是()。A.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C.消退D.惩罚54.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其为()。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55.在几种重要的学习理论中,认知一结构论是()提出的。A.布鲁纳B.苛勒C.桑代克D.奥苏伯尔56.依活动过程的特点,可将动机分为()。A.交往动机和威信动机B.社会动机和局部动机C.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D.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57.大学生最迫切的需要
15、是()。A.精神需要B.物质需要C.学习和增长知识的需要D.友谊和爱情的需要58.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59.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59.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A.认识动机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6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61.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16、)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6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63.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64.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 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65.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66.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17、,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67.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B.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C.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68.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69.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70.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
18、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71.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72.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73.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74.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线性关系B.U 型关系C.倒 U 型关系D.平行关系7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
19、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76.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A.25B.50C .75D.10077.认为可以通过背诵古典语言(拉丁语、希腊语、古汉语)和解答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来提高大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观点属于()。A.相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经验泛化说D.关系转换说78.我国古代贤哲早就提出, 学习可以 “温故知新” , 在迁移的观点看,这是一种()。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
20、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79.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80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81.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82.根据迁移内容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负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同组迁移83.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
21、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84. () 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 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 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垂直迁移85.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86.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迁移B.变式C.定势D.原型启发87.“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纵向迁移B.侧向迁移C.特殊迁移D.学会学习88.由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89.产生式迁移理论
22、证实了()。A.学习可以自动迁移,而不必有学习者的有意识注意B.桑代克的共同的“S R”成分可以导致迁移C.熟练的基本技能可以自动迁移D.策略学习可以自动迁移90.在现代迁移理论中,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是()。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安德森91.哈洛用恒河猴作学习定势实验。猴子通过训练与学习,迁移表现是()。 。A.通过多次尝试,学会了辨别目的物B.通过尝试学会了解决辨别问题C.在后继学习中,解决相似问题速度提高D.通过经验积累,解决新的不同类型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92.在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提倡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是()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
23、.安德森93.以下关于迁移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从一般平等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 发球自下而上的垂直迁移B.在同化迁移中 , 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中不发生实质性改变,只得到某种充实C.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垂直迁移D.定势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阻碍94.桑代克在迁移研究中的最大贡献是()。A.发现了迁移的心理机制B.最早进行迁移实验研究C.否定了普遍迁移的说法D.用实验事实否定了形式训练说95.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到一定逻辑抽象水平以后,这种思维形式适用于任何具体领域。 从迁移的理论来看, 这种观念与() 接近。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产生式理论
24、D.学习定势说96.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97.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处在()。A.形式逻辑思维阶段B.辩证逻辑思维阶段C.由形式逻辑思维过渡到辩证逻辑思维阶段D.具体想像思维阶段98.按照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半数或更多的大学生思维所处的发展阶段是()。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99.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A.更多的通过直观和经验进行思维B.思维更注重现实C.思维灵活但缺乏预见性D.思维成为自己活动的对象100.如果一个学生思路广
25、阔、 能随机应变, 我们说他的思维具有()。A.灵活性B.敏捷性C.深刻性D.独创性101.在思维的(),思维的结构十分简单,动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A.言语前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具体形象思维阶段D.形式逻辑思维阶段102.“主句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词”, 这句话属于()。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性概括D.理性概括103.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A .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像直观D.言语直观104.老师在讲惯性时,不仅举出固体的惯性现象,也举出液体和气体的惯性现象,让学生形成“一切物体均有惯性”的正确观念,防止学生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教师 资格证 考试 高等教育 心理学 重点 题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