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教学大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预防-传染病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传染病教学大纲.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传染病学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传染病学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传染病学课程编码:50021B03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程适用专业:预防医学本科开课学期:第 3 学年第 3 学期课程学时:60 学时 (理论 40 学时,见习 20 学时)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寄生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并修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简介: 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同时,通过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
2、,掌握其预防措施。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传染病的教学和实习,使医学生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同时,通过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其预防措施。掌握传染病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在临床工作中诊断、治疗、预防或控制传染病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习其他临床科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启发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传染病诊治、医学教育和临床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分配表:内容讲授学时见习学时总论42病毒性肝炎63流行性出血热22流行性乙型脑炎2艾滋病43恙虫病23伤寒22霍乱2
3、细菌性痢疾2猩红热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钩端螺旋体病1疟疾2感染性休克53感染性发热322第一章总论【教学内容】1.感染与免疫:感染的概念、感染过程的表现、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和传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2.传染病的发病机制。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4.传染病的特征。5.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教学要求】1.掌握传染病的概念、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概念及关系。2.掌握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3.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熟悉其临床特点。4.熟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5.熟悉国家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及其报告时限和管理办法。6.了解传染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教学方法】系统教学法;讨论法。【见习内
4、容】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学时】理论 4 学时,见习 2 学时。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教学内容】病毒性肝炎的概述、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后果、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机预防。【教学要求】1.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和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体征。2.掌握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和病原学检查) 。3.熟悉肝炎病毒的种类及其抗原抗体系统。4.熟悉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5.熟悉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6.熟悉甲、乙、丙和戊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教学方法】系统教学法;讨论法【
5、见习内容】1.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及其临床表现。2.常见肝功能分析和病原学诊断。【学时】理论 6 学时,见习 3 学时。第七节流行性出血热【教学内容】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的概述、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分期、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教学要求】1.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2.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理3.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34.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学。5.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及分期。6.了解其治疗原则。【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系统教学法;讨论法;视频学习法。【见习内容】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学时】理论 2 学时,见习 2 学时
6、。第八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教学内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概述、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教学要求】1.掌握乙脑的临床表现和分期。2.熟悉乙脑与中毒性菌痢的鉴别。3.了解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教学方法】系统教学法;讨论法【见习内容】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7、8、9 月份)【学时】理论 2 学时,见习 0 学时第十三节 艾滋病【教学内容】艾滋病的概述、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教学要求】1.掌握艾滋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及高危人群。2.掌握艾滋病的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
7、表现及特异性抗体, CD4/CD8 比值检测的诊断意义) 。3.熟悉艾滋病的发病机理、临床分期及各期主要临床表现。4.熟悉目前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种类。5.熟悉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预防措施及其重要性6.了解全球及我国的流行状况。【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系统教学法;讨论法;视频学习法。【见习内容】1.艾滋病的临床表现2.艾滋病的实验检查【学时】理论 4 学时,见习 3 学时第三章 立克次体病第二节 恙虫病【教学内容】恙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教学要求】1.掌握恙虫病的诊断。2.熟悉病原治疗。【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系统教学法;讨论法;视频学习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 传染病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