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资料.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资料.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 中 地 理 必 修 二 第 一章 第 二 章 知 识 点 总 结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 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与地区分布一、世界人口增长 (课本 P45)1、人口发展趋势: 人口不断增长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二、人口增长模式 (课本 P57):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1、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因素: 自然增长率 (正负值均可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概念指某地在一个时期(通常一年)出生人数与该时期平均总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指某地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总人口之比,它反映人口死亡的强度影响因素环境污染、生产力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婚姻制度、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传统习俗、社会风气等自然
3、灾害、环境污染、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等2、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构成类型特征判断方法类型及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均 30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10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10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I) 高增长阶段 (II) 增长下降阶段 (III) 低增长阶段 (IV) 模式高高低高低高(过度)高低高(过渡)低低低(三低)原始型传统型传统型现代型出现时间农业社会时期工业化初期,发达国家大都在 18 世纪末到19 世纪初已经进入。经济
4、不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该阶段发达国家20 世纪50 年代进入。现在许多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该阶段。70 年代中期欧洲和 北 美 发 达 国家。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丰收和平年,人口增加;灾荒、战争以及瘟疫流行年,人口减少生产力极大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进步,死亡率下降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和家庭观念 变 化 、 社 会 保险、福利事业的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等社 会 经 济 、 文化、教育发达。典型分布地区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始群体,如热带原始森林的土著居民。非 洲 东 部 的 坦 桑 尼亚、肯尼亚等经济发展 缓 慢 的 发 展 中 国家,目前仍处于这个阶段。经济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个
5、阶段德、英、法等发达国家中国-计划生育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世界人口增长 95%来自发展中国家, 世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获取食物、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科学技术发展快,改造自然的能力变强,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6、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 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界人口增长处于增长下降阶段。非洲:高增长阶段 -过度模式亚洲、拉丁美洲:增长下降阶段 -过度模式欧洲、北美、大洋洲:低增长阶段-三低模式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人口增长的特点时间段20世纪 70年代中期,步入现代型20世纪 70 年代以前20世纪 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快趋于缓慢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口死
7、亡率下降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比重过大。影响劳动力不足,青壮年和社会负担过重。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生活水平低。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实行计划生育;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口老龄化是指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 或者 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 以上)第二节人口的迁移一、人口的迁移1、定义: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2、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变更 -居住地改变或者户籍改变;时间范围 -时间上长期性(1 年以上 );空间位置变化 -跨越一定的行政界限。3、人口迁
8、移的类型 (课本 P11P13) 3.1不同时期、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2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 屯垦戍边 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 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当代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支边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
9、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东部西北和东北沿海内陆20 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 改革开放政策 )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农村城市3.3 人口迁移效应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 外汇 ) ,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其它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精品资料 -
10、-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 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主要因素(课本 P1314)举例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收入、生活条件,其中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吸引人口迁入2、政治因素:战争、宗教、变革、政策、政治中心变更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戍边3、社会文化因素:教育求学、宗教信仰、民族越来越多的学生去海外求学4、生态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爱尔兰水灾引发饥荒,许多农户迁往美国5、其它因素
11、:人的心理和生理,性别年龄,家庭和婚姻,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等因与外国人结婚,迁居到国外青年比少年和老年迁移的比重更大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 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 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7)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警戒值,不确定性,相对确定)。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数量。全球为110亿,我国为 16 亿。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 2、科技发展水平;
12、 3、人类文化水平等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 P19)人口合理容量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虚拟值,不确定性,相对确定)影响因素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 正相关 ) 地域开放程度 (正相关 )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反相关) 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措施世界: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后质量的平等权利各国、各地区:尊
13、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三、活动1.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2. 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 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 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实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资料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一章 第二 知识点 总结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