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项目一 认识经济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项目一 认识经济学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项目一 认识经济学项目一 认识经济学Project One Understanding Economics任务一:任务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任务二:任务二:经济学分类任务三:任务三:经济学研究方法一、一、稀缺性稀缺性 稀缺性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任务一任务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即稀缺性的存在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从现实看,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国家;无论是富可敌国的富豪,还是一贫如洗的难民,都要面对着资源的稀缺性,只是稀缺的内容有所不同。所以,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2、稀缺性的存在产生了经济学。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正是由于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二、资源配置(一)选择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都必须作出选择。人们不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不得不在有限的资源下作出选择。选择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不同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经济学就是要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佳选择,亦即资源配置优化。最优化或经济化是作出选择的基本原则。我们假定一个社会用它的全部资源可以生产出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两种物品,如黄油和大炮。如果只生产黄油可以生产50万吨,只生产大炮可以生产150万门,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黄油和大炮的不同数量组合。假设这个社会在决定黄油与大炮
3、的生产时,提出了A、B、C、D、E、F六种组合方式,则可以作出表1-1 从表中可以看到,黄油与大炮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多生产一单位黄油就要少生产一定单位的大炮;反之,多生产一单位大炮就要少生产一定单位的黄油。相对于人类无穷尽欲望而言,这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黄油与大炮的产量总是有限的。人类社会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生产无限的黄油与大炮,这就是“黄油和大炮的矛盾”,即“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表明社会存在稀缺性。在稀缺性存在的情况下,人们必须作出究竟该生产多少黄油和多少大炮的决策。这就是人类始终所面临的选择问题。经济学家把选择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不能生产人们
4、所需要的所有产品,而必须有所取舍。用黄油与大炮的例子来说,就是生产黄油还是生产大炮;或者生产多少黄油,多少大炮,即在黄油与大炮的各种可能性组合中选择哪一种。 第二,如何生产。是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生产。生产方法实际就是如何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用资本密集型方法来生产;还是少用资本,多用劳动,用劳动密集型方法来生产。不同的方法尽管可以达到相同的产量,但经济效率是不相同的。 第三,为谁生产。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和财富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如黄油与大炮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阶层与各个成员。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各个时期和各个社会所面临的永恒问题,所以,选择,即“生产什么”,“如
5、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经济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而产生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一般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二、资源配置(二)竞争与合作 稀缺不仅导致选择,而且还引起经济生活中两种重要现象: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它们相辅相成,是解决稀缺性的不同方式。二、资源配置(三)经济人 如果说,稀缺是社会存在的经济概括,那么,经济人这个概念就是对社会意识的经济学概括。经济学并不研究稀缺本身,而是研究在稀缺条件下人的行为,也就是研究经济人的行为。具有对稀缺作出适
6、应性反映能力的人,称之为经济人。这种人的行为,也就称之为对稀缺的适应性行为,或简称为适应性行为。 行为的模式:“最大”即投入同样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收效。“最小”即取得同样的成效,力求投入最小。同样的支付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或享用同样的效用力求支付最小化,是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目标。同样的成本支付时力求收益最大化,或力求在同样的收益水平时,实现成本最小化,是生产者行为的目标。三、资源利用 人类社会往往面临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利用,存在稀缺资源的浪费。而且,人类社会为了发展,还要使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大更多的产量。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
7、物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基本问题,即资源利用问题。三、资源利用(一)机会成本 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一旦某一选择确定,便导致机会成本。因此,机会成本是用所失去的最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的成本或收益。如果作出一项选择而不能不放弃另一项选择,那么,这另一项选择在实际上可能的最高代价,称之为该项选择的机会成本。(关于机会成本的更详细内容,我们将在第5章的内容中进行介绍。)三、资源利用(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叫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既定的社会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不同组合。 假定一个社会的人口、技术、资本和自然资源等都
8、是既定的,再假设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仅是X与Y两类商品。用横轴表示X商品的数量,用纵轴表示Y商品数量,那么,如果这个社会所有资源都用于生产X 商品,可以生产OA的数量;如果这个社会所有的资源都用于生产Y商品,可以生产OB的数量;如果这个社会所有资源不是用来单纯生产一种商品而是在这两类商品之间分配使用,那么就能生产这两类商品可能的不同组合,如C点、D点、E点、F点等。把这些所有的可能的组合点连接起来,在坐标图中就得到了一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即曲线AB。如图1-1所示 生产可能性曲线把坐标平面分成两个部分,落在曲线以内的点如H点,表示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X商品与Y商品的组合;落在
9、曲线以外的点如J点,表示即使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也不可能生产的两类商品的组合。只有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才是可能的有效的生产组合,亦即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从而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组合。但是,既然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所有点,都表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产品组合,那么,哪一点表示的商品组合为最优组合或最佳资源配置呢?或者说,哪一点表示的产品组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呢?这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因为选择不同的点所代表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例如,选择F点意味着这个社会将会生产较多数量的Y商品和较少数量的X商品;而选择C点,则意味者这个社会将会生产较多数量的X商品和较少数量的Y商品。
10、但是无论怎样,由于社会资源是稀缺的,它要多生产一种商品,就得付出少生产另一种商品的代价,这就是机会成本。三、资源利用(三)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研究资源利用即要解决以下三个相关问题: 第一,充分就业问题。即如何使稀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济生活中既不存在资源的闲置,也无资源的浪费,并且使社会既定资源所能实现的产量达到最大。 第二,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问题。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是一个时点的要求,它还是一个时期的要求。但在现实中,在相同的资源限制条件下,一国的产量不能始终保持最大,产量会时高时低,这表现为一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研究资源的
11、充分利用就是要考虑如何用既定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物品,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三,物价稳定问题。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物价的变动对资源配置与利用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很大。物价水平过低会导致资源利用不足,失业增加,这就是通货紧缩问题;物价水平过高可能导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通货膨胀问题。因此,经济学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就必须涉及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即如何实现物价稳定的问题。三、资源利用(四)经济学定义稀缺性不仅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涉及到资源利用问题。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尽管各个社会都存在稀缺性,但解决稀缺性的方法并不相同
12、。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在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有所不同的。经济体制就是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方式。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于是当前世界上经济体制基本有两种:一是市场经济体制,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体制,所以,经济学的定义 就应该是,研究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一、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指以
13、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在理解微观经济学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与厂商。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它以实现效用(即满足程度)最大化为目标。厂商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它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
14、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家庭和厂商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从而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最优化。因此,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其他内容则围绕这一中心理论。正因为如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对单个经济单位和单个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分析。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某种产品的产量就属于价格和产量这类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微观经济学就是分析这类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任务二任务二 经济学分
15、类经济学分类二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指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理解宏观经济学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体经济。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单位,而是由这些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这样,宏观经济学就要研究整体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分析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增长等问题。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广义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总量概念)作为最基
16、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整体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这种变量有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如国民收入是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之总和,总投资是各个企业的投资之和等等。另一类是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与劳务的平均价格等等。总量分析就是分析这些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总量经济学”。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三、微观经济学和
17、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含义及其理解可以看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的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可以用表1-2进行比较: 尽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存在着差别。但作为经济学的不同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
18、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它们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把社会经济体制作为既定的前提,不分析社会经济体制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既定的存在,分析这一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这种不涉及体制问题,只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就是实证分析。从这种意义上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单个经济单位之和构成整体经济,宏观经济学分析的经济总量就是由经济个量加总而成的,对宏观经
19、济行为和经济总量的分析是以一定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为基础的。例如,失业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要涉及到劳动供求和工资决定理论,以及商品价格如何决定的理论,而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模型,正是建立在以完全竞争为假定前提的价格理论和工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整体分析与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整体分析与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二、边际分析法二、边际分析法三、均衡分析方法三、均衡分析方法四、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四、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五、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五、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任务三任务三 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方法小结小结1.经济学产生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稀缺性不仅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引起了资源利用问题。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2.经济学分为两个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3.实证分析法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法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世界,在经济学中运用较多的是实证分析法。4.运用实证分析法阐述经济理论时,经济学家作出适当的假设并建立了简单化的经济模型,它使我们更容易的解释经济世界的运行规律。 5.经济学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思维方式。学习经济学有助于我们用经济学的方法、工具分析现实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