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城市土地经济理论课件.ppt
《第2章 城市土地经济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城市土地经济理论课件.ppt(1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土地管理城市土地管理 第第2章章 城市土地经济理论城市土地经济理论 本章要点 本章介绍了城市土地的供需理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城市地租理论与地价理论、城市土地金融、城市土地收益与城市土地税收等,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本章重点是土地报酬递减规律、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及城市土地税收。在我们平时学习、解释城市土地经济问题时,应自觉地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2.1 城市土地的供需理论 2.1.1 城市土地的供给 (1) 城市土地供给的内涵 土地的供给通常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土地中自然形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就是土地的自然供给,它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
2、,即后备土地资源。 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有效供给。 相应地,城市土地也可以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城市土地的自然供给是指处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土地。无论土地的利用状况如何,只要被国家征购,所有权转至国家,即成为城市土地的自然供给。 城市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其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可以直接用于城市建设的有效供给。 城市土地的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自然供给是经济供给的基础,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 经济供给是变化的,有弹性的,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
3、给,并且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是不同的。 由于城市土地经济供给具有较大的弹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一直努力扩大土地的经济供给,以满足城市土地的需求。 对城市土地而言,增加城市土地经济供给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减少其它用地如农业用地来绝对地增加城市土地面积,即以外延扩大的方式增加供给; 另一种方式是增加土地投资或更加集约化利用现有的城市土地,在不增加城市土地面积数量的情况下,相对地扩大城市土地经济供给,这种方式称为内涵扩大方式。 在现实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土地供给,外延式与内涵式两种方式是并存的,分别表现为城市土地的绝对数量扩张与城市土地供给的存量调整。 (2)城市土地供
4、给的增量扩张 城市土地供给的增量扩张,是城市土地面积的增长,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过程的一个必然现象。 我国1987年城市建成面积为10816.5km2,到2006年底已经达到33660km2,平均每年增加1202.29km2。 新增加的城市用地绝大部分来自农业用地的转变。 城市土地供给的增量扩张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农业用地本身数量有限。在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下,扩大城市土地增量供给,则意味着用越来越少的土地为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 同时,城市在占用农业用地的同时,也要吸收原来依靠这些土地生活的农业人口。因为这些人口不具备从事非农生产的基本素质,所以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困
5、难。而且由于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的不可逆性,占用农用地扩大城市土地总量供给应尤为慎重。 农用地转化为城市土地,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程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差别。从地方利益角度出发,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农业用地,这样就造成了供给总量要大于需求量。这一条件为城市土地提供了大量而低廉的供给来源,也使得我国当前的城市土地供给以增量扩张为主。 (3) 城市土地供给的存量调整 城市土地供给扩大的另一种方式即内涵式的扩大,是在土地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土地投资或提高集约化利用的程度,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实现相对增加城市土地的经济供给。这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存量调整。 具体表现为在原有建成区内对土地进行
6、二次开发,如适度地增加资金和劳力的投入,提高容积率和增加建筑密度,改变旧城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消除影响土地利用的阻碍因素,完善基础设施等,使单位面积的土地具有更大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内涵式扩大土地供给的目的。 但内涵式扩大城市土地供给也要受到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限制。虽然相对用地而言,城市土地边际报酬的递减速度要慢得多,但是城市土地投资的集是有一个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在技术上是无法实现的。 内涵式扩大城市土给需要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才能有经济效益。随着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不高,不少城市土地的拆迁成本已经变得非常高,甚至使重新开发变得无利可得求,所以人们更倾向于开发新地块,而不进行旧城改造,从而阻碍
7、了内涵式城市供给的增加。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对城市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我国情决定了城市土地的供给受到多种制约,所以不能简单地依靠扩大城市范增加城市土地,而应结合外延和内涵两种方式来增加城市土地供给。 2.1.2 城市土地的需求 供给就是要满足正常的土地需求。因此土地需求是个自变量,在土地供求关起基础决定作用。分析城市土地需求,有利于正确了解城市土地供给的服务。 (1) 城市土地需求的构成 城市土地的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构成。 城市土地的消费需求是发展对土地产生的需求,用来承载建筑物、构筑物、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土地普通商品属性的一面。 此外,城市土地还具有投资
8、品的属性,可以让渡使用权租金让收益,也可以通过转手,赚取买卖差价。由此产生的需求城市土地的投资需求。 (2) 城市土地需求的影响因素 影响城市土地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经济发展、区位条件、人口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城市土地需求的最根本因素。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过程,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逐渐减少,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经济越发展,城市就越发达,对城市土地的需求也就越多。 区位条件指城市所在的区位。城市所在的区位条件越优越,对该城市土地的需求就越大。 城市的区位条件有自然的和经济的两个方面,自然的是指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如沿
9、海和内地),经济的是指城市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在该区域的经济地位。如上海市既有沿海的自然区位条件,又有长三角经济中心的经济区位条件,而重庆只有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经济区位条件,所以,对上海土地的需求大于对重庆的需求。 人口数量是指城市常住人口及潜在的迁入人口。人口数量越大,对城市土地的需求也就越大。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数量也不断增长,对城市土地的需求也就不断增长。因此,对城市土地的需求与城市化速度密切相关。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对城市土地的需求也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硬件”,包括市内和城际两部分。基础设施越完善,对城市土地的需求就越大。市内的基础设施可提高城
10、市自身的运行效率,城际的则可提高城市群的运行效率。运行效率越高的城市,其创造价值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对其土地的需求就越大。 公共服务是城市的“软件”,是指城市政府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公共服务对城市土地需求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城市综合竞争力来实现的。公共服务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能吸引更多资金、人才等要素,从而间接增加对城市土地的需求。 2.1.3 城市土地的供求平衡 城市土地供求平衡是指城市发展的合理土地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合理”不包括对城市土地的投资需求。但正因为城市土地具有投资品属性,其需求膨胀。所以,当城市土地供不应求时,不能单纯地通过扩大供给来解决,而从控制需求入手,关键在于收取城
11、市地租(包括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尽量其投资获利空间。 (1) 城市土地供求规律 城市土地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部分,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需求遵循不同的规律。 城市土地的消费需求是随土地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土地地价下降而增加(见图2-1),这与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相同。 城市土地的投资需求相反,随着地价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地价的下降而减少(见图2-2)。 两种需求互叠加后,对城市土地需求取决于两种需求的权重,其走势是不确定的。 城市土地的供给遵循普通商品供给规律,供给量和价格正向相关。 但在我国现行城市土地供给体制下,土地供给量是一个可控的外生变量,其大小并不由市场决定,而是由政府宏观调控
12、的需要决定。 (2) 城市土地供需平衡调控 在大多的西方数国家,虽然政府对城市土地供给实行总量控制,并通过城市规划进行用途管制,但在土地供求调控方面,均采用市场化形式,土地供给量及需求量主要由土地市场交易价格决定。 这些国家对增量土地供给数量严格控制,由控制的土地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形成高地价,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抑制新增城市土地的需求,达到保护耕地和促使用地者集约使用城市存量土地的目的。 我国目前的新增建设用地只能通过土地征用方式进入供地环节,土地征用费用不是以市场价格为标准,而是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导致城市土地供给以增量供给为主,增量供给增长过快。 我国城市土地的供给调控,主要是供给增量土地实现
13、的。增量是根据供求平衡状况确定的。但这种土地的供给调控,没有考虑到经济发展特殊时期的特殊的土地供求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开发商的土地储备量。 开发商大量囤积土地,削弱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此时单纯的增加或减少土地供给都无法达到调控目的。2.2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2.1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内涵 2.2.2.1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1)定义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在一定土地面积上追加劳动和资本,所得的土地报酬由递增到递减的现象。土地报酬又称土地收益。在此,我们将土地报酬定义为对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土地报酬有三种形态:实物形态报酬、价值形态报酬和价
14、格形态报酬。土地报酬可分三种类型:总报酬、边际报酬和平均报酬。 (2)理解递减规律要注意的问题 土地报酬不同于土地肥力。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而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因此,他们的变化模式是不同的。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因为,从人类生产的历史看,随着技术进步,土地报酬是递增的,而只有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技术一定,报酬变化才符合“递减规律”。 不是针对生产部门或人类历史过程。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某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阶段,因投入变动要素(如劳动力)的数量不同,而导致的总产出量和变量要素的边际产量的变化。因此它只对一个具体的生产过程适用,而不能无
15、限扩大。 该理论本质为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某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报酬递减其实是不变要素的功能全部发挥出来以后出现的情况。随变动要素投入的增加,变动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先递增再递减。 “递减规律”是生产力范畴,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无关。它只是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递增到递减”。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实质反映了报酬先为递增然后递减的过程。如表2-1和图2-3所示。 (2)发展过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17世纪中叶,最早注意土地报酬递减现象。发现一定面积土地生产力有一定限度,超过此限度,土地产出物的数量就不可能随劳动的增加而增加。 法国重农学派杜尔格:在18世纪
16、70年代,最早详细描述土地报酬递减的内涵,但未将其提升为规律。 英国农场主安德森:在1777年,最早注意科学因素对土地报酬递减现象的影响。 英国威斯特(EWest):最早正式提出“土地报酬递减律”的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 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BClark):引入“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报酬递减律发生的又一条件。 克拉克和马歇尔(AMarshall):引进生产函数后,将生产单位视作研究报酬变化的基点。 布赖克(JDBlack):在生产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总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的概念和图解,
17、突出变动要素生产率曲线,使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更加完整,并推广于一般经济生产领域。 卡尔马克思全面论述了土地报酬理论。 2土地报酬变化的三阶段分析 (1)相关概念 设农业生产函数表示为:Yf(Xi)f(X1,X2,Xn) 为了研究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量,固定其他要素投入量,只研究一种生产要素与产出的关系,为此构造新函数,Y为总产量,X为某一生产要素投入量,则: Y(X) (2-1)于是有:平均报酬(APP)Y/X。表示每单位投入生产出的产量。边际报酬(MPP)dY/dX。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出的变化量。研究报酬变化主要是研究边际产量。生产弹性APP/MPP。表示报酬变化强弱和变化方向。总报
18、酬、平均报酬、边际报酬的变化曲线如图2-5所示。 (2)三阶段分析 OA阶段:粗放阶段,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能停。资源利用和生产潜力发挥很不充分。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均未达到最高点,且总产量加速递增。 AC阶段:集约阶段,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期。总产量以递减速度增加,边际产量下降。B点为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等的点,也是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大小的分界点,没有实际的价值。 C阶段:过度集约阶段,生产要素不能继续投入。总产量在减少,边际产量小于零。 (3)最佳投入点分析 考虑实物报酬:C点为最高产量点,显然该点为最佳投资点。 考虑价格报酬:最佳投资点为边际投入等于边际产出的点,即获得土地利润的最大化的点,有:
19、dY/dXPX/PY。该点肯定在A点与C点之间。 2.2.2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要求我们要地尽其利,集约利用土地。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已经说明了不同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特征。第一阶段没有达到粗放边际,第三阶段变量资源投入过多,超越了土地的受容力,越过了集约边际,只有第二阶段,是我们寻求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投入量及其最佳配比的阶段。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对土地实行集约经营势在必行。土地利用采用何种集约度取决于农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农业技术水平、农业投资能力、土地数量、土地质量、人地比例、交通条件、区位条件、土地受容力和土地生产效率等。一定技
20、术条件下,土地资源与其他生产资源的最佳配合比例所能受容其他变量资源的数量多者称土地受容力大,反之,受容力小。 受容力大的土地其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大。土地生产效率指所获报酬与所投成本的比例。从经济学原理讲,土地集约是有限度的。逾越这一限度则为过度经营。西方经济学将集约度的最高限度称为利用的集约边际,把集约度的最低限度称为利用的粗放边际。 一般地说,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土地上集约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城市用地(特别是商业区中心)通常是高集约用地;依次农用地、林地、牧地的集约度较低。但其中各用地内又有集约与粗放之分。这除了用途、质量不同外,投入产出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决定的作用。 而现实的土地
21、利用和农业生产通常是在技术不断进步但又相对稳定的趋势下发展的。当农产品需要量增长、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时,有了扩大投资和生产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土地报酬是递增的;但由于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又是相对稳定的,加上人口增多对资源的压力及投资的相对不足或过量,往往造成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又会经常出现报酬递减的现象,这种递增递减连续发生或交替出现的运动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此,在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当我们年复一年地利用土地资源确定其开发利用的适宜投入变量资源的集约度及其最佳配合方案时,就有必要依据报酬递增递减的发展阶段,从中做出最优选择,
22、以便自觉地据以确定和调节投入变量资源和固定资源(土地)的适当比例关系。2.3 城市地租理论与地价理论 2.3.1城市地租理论概述 2.3.1.1 地租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任何社会,只要存在着土地所有者和不占有土地的直接生产者,后者在土地利用中有剩余生产物被前者所占有,就有产生地租的经济基础。历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地租。现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地租。当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地租,其社会性质是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是把资本主义按其形成条
23、件和原因的不同,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前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后一类地租(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 资产阶级经济学回避地租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把地租定义为“土地在生产利用中自然产生的或应该产生的经济报酬”,“地租是一种经济剩余,即总产值或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并按照这种定义把地租分为契约地租和经济地租两类。契约地租也称商业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将土地租给土地使用者,土地承租人与土地出租人签订租赁契约所确定的租金;经济地租也称理论地租,是指土地总收益扣除总成本的剩余部分,即利用土地所得超过成本的纯收入。 2.
24、3.1.2 地租的产生与发展 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由于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同,地租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 地租是与土地所有权出现于广大耕地上同时产生的。最初出现的是奴隶制地租,这种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和自由民的结果,它表现为在优等土地上或易于利用的土地上进行生产的奴隶的较高劳动生产率,除了满足奴隶自身的最低需要外,尚有剩余生产被奴隶主占有;同时也表现在小农经济(自由民)对奴隶主的各种形式的赋役中。奴隶制以劳役地租为基本形式。 在封建制度下,地租反映的是地主剥削农民(农奴)的生产关系。在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下,地租包含了直接生产者(佃农)的全部剩余生
25、产物。封建地租在前期以实物地租为主,后期出现了货币地租。前资本主义地租(奴隶制地租、封建制地租)的共同特点是:土地所有者与生产者的直接对立;土地所有者占有直接生产者的全部剩余生产物,以至部分必要的生产物。 资本主义地租以货币地租为主要形式,所反映的经济关系的与封建地租不同。资本主义地租不再是占有直接生产者的全部剩余生产物,而仅是其中的超额利润部分,平均利润部分由产业资本家占有。因此,资本主义地租反映的是土地所有者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 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起土地共有制度,但由于仍然存在土地所有权的不同主体及其垄断以及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因此也就仍然存在着产生地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章 城市土地经济理论课件 城市 土地 经济理论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