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19.中华民族风采|冀教版(共64张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19.中华民族风采|冀教版(共64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19.中华民族风采|冀教版(共64张PPT).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民族风采中华民族风采前前 言言 壮美山河,哺育了伟大壮美山河,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神州大地,五的中华民族!神州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 五千年历史,孕育了灿五千年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五十六个民烂的中华文明。五十六个民族,创造出丰富多彩、各具族,创造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5656个民族(一)个民族(一) 汉族汉族 壮族壮族 满族满族 回族回族 苗族苗族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 土家族土家族 彝族彝族 蒙古族蒙古族 藏族藏族 5656个民族(二)个民族(二) 侗族侗族 瑶族瑶族 白族白族 傣族傣族 朝鲜族朝鲜族 布依族布依族 哈尼族哈尼族
2、哈萨克族哈萨克族 黎族黎族 畲族畲族 5656个民族(三)个民族(三)傈僳族傈僳族 仡佬族仡佬族 东乡族东乡族 高山族高山族 拉祜族拉祜族 水族水族 佤族佤族 纳西族纳西族 羌族羌族 土族土族 仫佬族仫佬族 锡伯族锡伯族 5656个民族(四)个民族(四) 毛南族毛南族 撒拉族撒拉族 布朗族布朗族 塔吉克族塔吉克族 阿昌族阿昌族 普米族普米族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 京族京族 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 达斡尔族达斡尔族 景颇族景颇族 怒族怒族 5656个民族(五)个民族(五)基诺族基诺族 德昂族德昂族 俄罗斯族俄罗斯族保安族保安族 裕固族裕固族 乌兹别克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门巴族 独龙族独龙族 鄂伦春族鄂伦
3、春族 赫哲族赫哲族 珞巴族珞巴族 塔塔尔族塔塔尔族 主目录页主目录页汉族汉族-(9-15页)页) 回族回族-(16-22页)页)满族满族-(23-29页)页) 藏族藏族-(30-36页)页)蒙古族蒙古族-(37-43页)页)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44-50页)页) 壮族壮族 -(51-57页)页) 苗族苗族-(58-64页)页)汉族汉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10页)页)传统节日传统节日-(1111页)页)宗教信仰宗教信仰-(1212页)页)饮食文化饮食文化-(1313页)页)民族服饰民族服饰-(1414页)页)姓氏及名字姓氏及名字-(1515页)页)汉族汉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 1、清明扫墓、祭祖2
4、、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绑百结绳,大人喝雄黄酒,小孩子用筷子蘸一点点在额上3、七月半鬼节祭祖、烧香磕头4、中秋赏月、吃月饼、全家团圆5、七夕乞巧、放河灯(这种现在比较少)6、冬至团圆、亲友互祝(也很少)7、除夕守夜,放鞭炮,家里长辈给压岁钱、派年糕(云片糕),小孩子要放在枕头底下压着睡觉的8、春节团圆,放鞭炮,全家吃饭,走亲访友的拜年。小孩子收压岁钱,大人给压岁钱9、初五放鞭炮迎财神.汉族传统节日汉族传统节日l 过大年过大年/春节春节 阴历正月初一阴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时,除夕要
5、守夜,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初一要拜年。)l 清明节清明节 阳历四月五日阳历四月五日四月六日四月六日 祭祖、扫墓祭祖、扫墓l 端午节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阴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l 七夕节七夕节 阴历七月初七阴历七月初七 又称乞巧节,当日女子拜织女又称乞巧节,当日女子拜织女,以求以求自己心灵手巧自己心灵手巧,嫁得如意郎君嫁得如意郎君; 男子拜魁星男子拜魁星,以求金榜提名以求金榜提名,事事业有成业有成l 中元节中元节 阴历七月十五阴历七月十五 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l 中秋
6、节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阴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l 重阳节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阴历九月初九 敬老节敬老节 l 腊八节腊八节 阴历腊月初八阴历腊月初八 喝腊八粥喝腊八粥l 小年小年 阴历腊月廿三阴历腊月廿三汉族宗教信仰汉族宗教信仰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而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
7、化与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汉族饮食文化汉族饮食文化 主食: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主食: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子、饺子、馄饨
8、、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浙、苏等八大菜系。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
9、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汉族民族服饰汉族民族服饰 自古到今,汉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裤,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的交领袍,或是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现代汉族的服装,男的以中山装为代表,女的以旗袍为代表。 千层底的布鞋,圆口低帮,轻便、透气、舒
10、适,也是汉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着之一。汉族姓氏及名字汉族姓氏及名字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许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回族回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17页)页)传统节日传统节日-(1818页)页)宗教信仰宗教信仰-(1919页)页)饮食文化饮食文化-(2020页)页)民族服饰民族服饰-(2121页)页)禁禁 忌忌-(2222页)页)回族回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 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
11、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狗肉,动物的血液等。 伊斯兰教 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回族传统节日回族传统节日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2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故回族
12、上述三大节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个月。 回族宗教信仰回族宗教信仰 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狗肉,动物的血液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 回族饮食文化回族饮食文化 从总体上看,回族的日常食品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一是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面食是回族人民的传统主食,其品种之多,花样之新,味道之香,技术之精,都是无与伦比的,显示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二是甜食占有一定的地位。回族著名
13、菜肴中,有不少是甜菜,如它似蜜、炸羊尾、糖醋里脊等。米面中的甜食就更多了,如凉糕、切糕、八宝甜盘子、甜麻花、甜馓子、糍糕、江米糕、柿子饼、糊托等 三是在菜肴中牛羊肉菜比重很大。回族特别喜爱吃牛羊肉,这和伊斯兰教的饮食思想有关。伊斯兰教倡导食用牛羊鸡鸭鱼等肉,禁戒猪驴骡及凶禽猛兽之肉。 回族民族服饰回族民族服饰 回族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回族聚居区中,回族群众依然保持着中亚人的传统穿衣打扮。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回族特点的穆斯林服饰男子多带小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另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
14、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回族禁忌回族禁忌 回族穆斯林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15、满族满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24页)页)传统节日传统节日-(2525页)页)宗教信仰宗教信仰-(2626页)页)饮食文化饮食文化-(2727页)页)民族服饰民族服饰-(2828页)页)民民 居居-(2929页)页)满族满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 在满族的风俗习惯中,对婚礼非常讲究,一般要举行三天,即传说中的三日婚。第一天“响棚”,第二天“亮轿”,第三天“正日”。 响棚:依照满族的风俗习惯,办喜事接新娘首先要选个好时辰,即订立吉日。吉日订妥后,男方就要给女方家送去一坛老酒、一只肥猪,给女方家宴请宾客用。 亮轿:婚礼第二天,依照满族的风俗习惯就是“亮轿”了,即请新娘上轿。届时,新娘要在鼓乐声中挥泪与家人
16、告别,母亲则把新娘的洗脸水泼在花轿停放过的地方。花轿则多是用马拉的,不用人抬,轿门用红绫档帘,轿顶上要有“麒麟送子”木刻,有的还在轿的两侧装上透明镜。其次,轿内还要压轿的孩子和娶亲婆。孩子一般选8至9岁的男孩子,娶亲婆则要是夫妻双全,儿女健康的。 正日:所谓的正日,就是新郎迎娶新娘的日子,在清晨新郎披红戴花乘轿或骑马,在伴郎陪的同下鼓乐吹奏,带领迎娶新娘的彩轿去女家迎亲。生命伊始便挂在脖子上的吉祥锁,是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祝福,如今要女儿留下这锁表达了对女儿的恋恋不舍,同时解下这把锁,也标志着女孩子从此成人美好的新生活即将开始。 满族传统节日满族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
17、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满族宗教信仰满族宗教信仰 滿族人信仰佛教和薩滿教。滿族人的家中供奉著佛各匣、祖宗板、祖宗架、木條等。在滿族人家中院里,迎
18、著大門立著一根六尺高神等,竿頂是風磨銅頂,包一塊紅布,竿的根部故有三塊石頭,俗稱“神石”,傳說,這些是為祭祀努爾哈赤的。滿族人以鴉為“神”,把它供為“神鳥、聖鴉”。祭祀時要把殺下的豬鎖骨挂在神竿上讓烏鴉吃,以示祭祀烏鴉。滿族人信仰佛教和薩滿教。满族饮食文化满族饮食文化 满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与汉族频繁交流,饮食习惯一方面与汉族有相似之处,如吃大米、小米、面食等等。另一方面仍有自己的特点,如喜吃甜食、过节时吃“艾吉格饽”(即饺子)等。还保留了饽饽、酸汤子、萨其玛、火锅等有民族特色的食品。满族民族服饰满族民族服饰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满族妇女不
19、缠足,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旗装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满族民居满族民居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伦杆”。满洲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
20、。 满族人的住宅,也有独特之处。满族人还喜欢睡火炕。家家户户都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着山墙还有一溜儿窄炕,把南北炕联了起来,俗称“万字炕”。他们以西炕为尊,南炕为大,北炕为小。南炕居长辈老人,北炕住小辈;西炕则为祖宗神位,墙上供着祖先神板,炕上设摆香案,一般不住人,最忌小辈和妇女坐,只有老人与亲姑爷可以坐。藏族藏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31页)页)传统节日传统节日-(3232页)页)宗教信仰宗教信仰-(3333页)页)饮食文化饮食文化-(3434页)页)民族服饰民族服饰-(3535页)页)其其 它它-(3636页)页)藏族藏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 藏族风俗习惯有献哈达,饮食禁忌,藏族有敬献奶茶,酥油
21、茶和青稞酒的礼俗,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藏族传统节日藏族传统节日 转山会: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 采花节: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 白来日追节:藏历10
22、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传统节日白来日追,即“吉祥天母节”。 女儿节:甘肃文县的藏族,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是他们的“女儿节”。 望果节:“望果节”(意为转田间)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 雪顿节: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 萨噶达瓦节: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关于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藏族宗教信仰藏族宗教信仰 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师,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19.中华民族风采冀教版 共64张PPT 四年级 下册 信息技术 课件 19. 中华民族 风采 冀教版 64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