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9元曲三首课件粤教版必修320191220272.pptx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9元曲三首课件粤教版必修32019122027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9元曲三首课件粤教版必修320191220272.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合作探究自主预习19元曲三首元曲三首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1.了解元曲的最基本知识,初步体会元曲的特点。2.能说出三首元曲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体会曲中描写的对象,了解元曲的语言特色,领悟作者的感情。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1.连线作者马致远(1250?1321?),大都(今北京)人,著名元曲作家。马致远在元代散曲作家中成就最高,被誉为“曲状元”。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现存小令115首,套数16套。后人辑为东篱乐府。他的散曲题材较广泛,以叹世归隐最多。其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意境开阔,遣词放任,构思巧妙。风格以
2、豪放为主,又有典雅清丽的一面。代表作有套数夜行船秋思、小令天净沙秋思。著有杂剧16种,现存7种,以汉宫秋为最著名。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关汉卿(约12341300),号已斋叟(或作已斋、一斋),元代杰出的戏曲家。他精通音律和戏曲艺术,能吟诗演剧,歌舞吹弹。著杂剧60多种,今存18种,著名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他是元杂剧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不仅是杂剧大家,也是散曲大家。今存套数13套,小令57首。睢景臣,字景贤,一作嘉贤,扬州(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元曲作家。写过3个杂剧,均不传。今存散曲套数3套
3、及一些断句,高祖还乡最为有名,是他的代表作。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2.写作背景马致远青年时追求功名,对“龙楼玉阁”抱有幻想。中年时期,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则淡泊名利,向往闲适的生活。蟾宫曲叹世这首小令联系历史人物表达自己的历史观、政治观。关汉卿长期深入民间,常生活在妓院和勾栏瓦肆之中,对现实人生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其散曲多抒发抱负,述说身世或描写男女恋情、离情别绪。四块玉别情就是描写离情别绪的作品。公元前 195年 10月,刘邦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反叛后,回朝途中经过故乡沛县,逗留了十几天。哨遍高祖还乡就是以此史实为题材而创作的一个文学作品。合作探究自主预
4、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1.【双调】蟾宫曲叹世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这样写对表达主旨有什么作用?提示提示:“叹世”本是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但本曲却无一字言及当世,而是通过“咏史”来达到“叹世”的目的,“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本是历史上极为壮丽的一页,却被说成是瞬息幻灭的南柯一梦;韩信虽屡建奇功却不能在世立身,蒯通劝韩信之言亦近似疯话。在作者看来,功业无用,世道无常,人生如梦,其牢骚之态跃然纸上。作者正是运用这些典故达
5、到了借古喻今的目的。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2.【南吕】四块玉别情在抒情方式上前后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提示提示:这支小令的前面三句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了离别“难舍”和“相思难绝”的思想感情。后面四句,则描写了一种杨花飞舞、溪水曲折、高山重叠遮住望眼的凄冷景象,衬托出女主人公沉痛的离别之情,相思之苦。这种以景衬情、景中含情的艺术技巧,能够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3.元代散曲一般都是“自抒胸襟之作”。【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虽是散曲,却采用了戏曲的代
6、言体形式,以一个乡民的视角来写高祖还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提示:作者从乡民的视角来写高祖还乡这一事件,使文章更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全篇语言皆出乡民之口,统统按农村中常见的事物和农民惯用的语言叙写和描绘,看似嘲笑乡民“有眼不识泰山”,实则充分暴露了汉高祖流氓无赖的本来面目。作者借乡民之口嬉笑怒骂,巧妙地运用“变形”手法,赋予皇帝庄严华丽的外表以极其荒诞的内涵,如把皇帝的旗队、仪仗队、卫队侍从说成是“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甜瓜苦瓜”等,也造成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的强烈反差,从而收到寓庄于谐、滑稽可笑的强烈的讽刺效果。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合作
7、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如何理解【双调】蟾宫曲叹世中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提示提示: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而被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故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醉不醒,哪管他成败是非。这是一种悲凉的嘲世和自嘲。元代文人对名利是淡泊的,一心归隐,很恬静,也很平淡。其实,更深层的真实原因是,元廷令他们根本无力“近是非,争名利”罢了。但是同时这也解放了历代为功名而学的文人们,他们获得了相对的思想上的自由。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南吕】四块玉别情末尾三句有哪几种理解?有何妙处?提示提示:末尾三句“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分明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四 单元 古典 诗歌 219 元曲 课件 粤教版 必修 320191220272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4943472.html
限制150内